-
龙华塔 编辑
龙华塔,又称“报恩塔”,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十年(247年),位于上海市徐汇区龙华路2853号。
龙华塔系砖木楼阁式塔,八面七层,总高41.03米(自底层围廊地坪面算至塔尖)。龙华塔底层塔心室地面与底层围廊地坪面高差0.44米。每层伸出平座围以木栏,以斗拱向外挑出飞檐,出檐甚宽,檐角悬铁马(俗称铜铃)。龙华塔在自身纤细、轻灵、飘逸的基础上,融入了吴越文化,是中外建筑文化合璧的产物。
2006年5月25日,龙华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龙华塔
外文名:Longhua pagoda
地理位置:上海市徐汇区龙华路2853号(近龙华寺)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总高:41.03米
保护级别: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Ⅲ-208
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吴越王钱俶重建,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塔的底层毁于大火,龙华寺画僧竹禅捐画资修复。
1926年夏,某日上午10时许雷电交空,雷击中龙华塔,毁塔第4层北角及第3、第4层护栏。
1966年8月25日,一些人打着“破四旧”的旗号,用绳索套住龙华塔,欲将塔拉倒,进而企图用汽油焚烧,居民竭力反对而未逞。
1937年8月18日、9月11日和9月19日,日军数次派飞机轰炸龙华镇,龙华寺也多处中弹,到处残垣颓壁。
1954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拨款大修龙华塔,拆除民国时期所建不符原塔风格的部分建筑,以及明代改装的石梯,恢复木梯。施工中,在檐角上发现宋式砖拱额枋和鸳鸯交手拱,塔下又发现宋代瓦当。
1955年2月,龙华塔完成,宝塔重现宋代风貌。
1979年,国家拨款对龙华寺进行全面修复。
1982年,对龙华塔整修时塔心柱发现白蚁,施工队限于技术力量未作调换。
1984年5月起,龙华塔再次大修。截换了塔心柱上部近10米的一段。拆除并重建了塔的第6、7层,重新铸造并更换了重达3.2吨的铁制塔刹。
1985年6月,龙华塔改造完工。
1990年12月,龙华塔立面照明安装工程完工,塔身、塔檐安装164盏泛光照明灯,塔院装灯20盏。
1999年,由市文管会和龙华寺投资90多万元,对塔进行整修和粉刷,并装置光导纤维照明。
龙华塔
结构
龙华塔系砖木楼阁式塔,八面七层,总高41.03米(自底层围廊地坪面算至塔尖)。龙华塔塔基有尾径130毫米的木桩。龙华塔塔壁由实心烧结黏土青砖砌筑,经现场测量,青砖的尺寸为:一层,350毫米×155毫米×70毫米青砖;三层,350毫米×155毫米×70毫米青砖;五层,350毫米×130毫米×50毫米青砖;七层,350毫米×130毫米×50毫米青砖。砌筑砂浆为黄砂和石灰组成的混合物。砖砌塔壁为空筒式,为主要承重构件。层檐、屋顶以及挑出平座的重量均通过斗拱等木构件传入塔壁。塔顶木构主要由塔中央4根斜柱组成框架。整个顶盖的重量以及塔刹的重量皆通过斜柱传入塔壁,塔心柱主要起着中心固定的作用。
龙华塔
特点
龙华塔是典型的阁楼式古塔,塔体的形状规则有节律。平面为正八边形,规则对称,立面采用自下而上逐层递减的收分技术,塔身成自然缓和的锥形体,这不仅从视觉上给人以秀丽舒畅的感觉,而且在结构上增加了建筑的稳定性。每层各有4座壸门。每上一层,门的朝向各转45°,外观富有变化,且使塔壁承重均匀。龙华塔整体性能良好,砖墙壁较厚,每层有木结构的楼层约束,类似现代高层建筑中的筒体结构,具有抗震能力。
龙华塔
龙华塔
龙华塔
龙华塔在自身纤细、轻灵、飘逸的基础上,融入了吴越文化,是中外建筑文化合璧的产物。是地域性建筑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不同地域建筑审美风格的艺术显现,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龙华塔保养维护工程
2022年9月,入选第三届“上海市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示范项目推介名单”。龙华塔位于上海市徐汇区龙华路2853号。
龙华塔
交通
乘坐上海公交44、56、87、41、104、167、733、932、178、864,轨道交通11、12号线。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