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篮桥监狱早期建筑 编辑

上海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提篮桥监狱早期建筑提篮桥监狱早期建筑

提篮桥监狱早期建筑,位于上海市虹口区长阳路147号(原华德路117号),北面紧邻昆明路,西侧是舟山路,东面近保定路。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建造提篮桥监狱;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5月,启用;后又陆续改建、扩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形成一个高楼型的建筑群,并一直沿用。最初的主要建筑留存部分占地面积约60.4亩,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有10幢4到6层的监楼,将近4000间囚室,以及工场、医院、炊场、办公楼等建筑。监狱周围设有5米多高的围墙,内部除了普通监室外,还设有“橡皮监”(防暴监房)、“风波亭”(禁闭室)、“室内刑场”(绞刑房)、室外刑场等等特种设施。 提篮桥监狱早期建筑是英国殖民主义侵略华夏、奴役华人的罪证;提篮桥监狱早期建筑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提篮桥监狱,地处上海市中心,继续承载着新时期司法行刑的功能,凸现经久不衰的使用价值。

2013年3月5日,提篮桥监狱早期建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提篮桥监狱早期建筑

地理位置:上海市虹口区长阳路147号(原华德路117号)

所处时代:1903年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696-5-089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1935年的提篮桥监狱大门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建造提篮桥监狱;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5月,启用;后又陆续改建、扩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定型,形成一个高楼型的建筑群,并一直沿用。

提篮桥监狱从清宣统元年(1909年)开始,押犯就突破了1000人,押犯人数常年位居中国第一。20世纪30、40年代,从关押人数来说,提篮桥监狱不但是远东第一大监狱,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的最高关押数为7251人。民国三十三年(1934年),提篮桥监狱容纳的犯人数量,相当于整个英国犯人的一半以上。

提篮桥监狱自启用到1949年5月,先后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日本、汪精卫政权、南京国民政府、南京中华民国政府管理。监狱初称“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务处监狱”,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1月,更名“上海共同租界工部局华德路刑务所”。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8月,汪精卫政权接管后,改称“司法行政部直辖上海监狱”。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接管,仍称“司法行政部直辖上海监狱”。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在中共上海警察局工作委员会(简称“警委”)领导下,在监狱看守中成立了中共地下党支部,赵英盛任支部书记。1949年5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派员接管监狱。当时监狱内有650名囚犯,其中“政治犯”50人,外国籍犯人18人。同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监狱,负责警戒及看押。翌日,监狱召开了慰问并欢送“政治犯”恢复自由大会,欢送“政治犯”出狱。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监狱后,1949年9月21日,正式挂牌成立上海市人民法院监狱,武中奇(曾任八路军团长,冯玉祥的金石教师,书法家)。该监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上海后,上海地区成立的第一所监狱。1951年5月,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规定,该监狱由法院划归上海市公安局领导,同年8月更名为上海市监狱。1983年7月,划归司法系统领导。1995年6月,更名上海市提篮桥监狱。

民国三十四年至民国三十七年(1945~1948年),这里是关押、审判和处决日本战犯的场所,曾有上百名日本战犯关押于此。1997年8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提篮桥监狱日本战犯关押、审判、执行处列为“上海市抗日纪念地”,并立碑纪念。

1999年12月,十字型监楼改建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座省市级的监狱陈列馆。

建筑格局

编辑

提篮桥监狱早期建筑

提篮桥监狱的前身叫做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务处监狱,俗称“华德路监狱”“提篮桥监狱”“外国牢监”“西牢”等等,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创建,英国驻新加坡工程处设计中标。最初的主要建筑包括两幢4层的监楼,囚室480间,以及炊场、办公楼、医务所等,占地面积约10亩。今占地面积约60.4亩,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有10幢4到6层的监楼,将近4000间囚室,以及工场、医院、炊场、办公楼等建筑,监狱建筑规模宏大,设备精良,大于印度的孟买监狱和日本的巢鸭监狱,被称为“远东第一监狱”。监狱周围设有5米多高的围墙,内部除了普通监室外,还设有“橡皮监”(防暴监房)、“风波亭”(禁闭室)、“室内刑场”(绞刑房)、室外刑场等等特种设施。

主要建筑

编辑
大门

大门大门

提篮桥监狱的大门,朝两边开启。用厚厚的铁板铸成,透着漆黑漆黑的光泽,笨重、沉重。铁门的外框用钢筋水泥砌成,铁门上有小孔〔射枪口〕。这样的大门在一条直线上,重重叠叠有四道。每道铁门的形状大同小异,均是八字开,只是高低大小之分,铁门的职责和分工不同,一道比一道细碎和烦琐。第一道大门也是正门,连接机关大楼和四周相配套的楼房,以及巡捕医院〔现上海市虹口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监督所〕、警备大楼〔现上海虹口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包括临时审判的庭审室等,建筑功能和用途与古代监狱外监比较相似。大门内门楼上方有条暗廊,或叫通道,是狱方用来对付外面劫狱,镇压内部哄监越狱犯人的机枪楼,是监狱的要塞暗堡,以突然袭击对付疏忽防备;第二道铁门才算是监狱的真正大门,它与5.2米高的混凝土围墙整合在一起,把监狱围困得像一个大大的囚笼。夹角处设立与围墙连体的能四处观察的岗亭,每座岗亭设计建造的都不一样,像欧洲中世纪的古堡。高墙里面符合古代监狱二进院的模式,内设三道门与四道门,中间辟出个过度带或叫大院子,集结人员和停靠大囚车,也是圈套闹监者、斗欧者的地方;第四道门是真正意义上的内监,要想进入犯人区域,好比突破一个要塞关隘。

监房

监房监房

提篮桥监狱的监室呈“背对背”“肩靠肩”的细胞室排列,像豌豆状。每间监室面积为3.5~3.6平方米,每层一面46间,两面92间,只是外形上:一个坑连坑,一个室接室;一个牢房套坑,一个楼围监室;一个平屋,一个五层高楼。环境上:一个阴暗潮湿,一个采光通风,还能传声;一个细缝插针,一个瘦道走马,空间有所改变,较局促、苛刻和胁迫。监室两侧是走廊,连接两头楼梯上下通道,产生了一个大大的“回”字型;走廊中间用铁丝网铺设,可以让看守借助逆光反射的物理现象,看到犯人行为举止,便于错层监视;中间的铁丝网被齐腰的铁栏栅围住,自然把走廊分割成两条走道,里面一条犯人进出监室,外面靠窗一条看守巡逻之用。

十字型监楼

十字型监楼十字型监楼

十字型有着十字架的形状,是一般欧洲人奉行基督的象征。十字型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图案,表示中立团体的身份,主张公道和救死护伤。如果一旦发生战争,从飞机上俯瞰高楼呈十字型,会免遭炮击和轰炸。中国风水先生对十字型房屋也有独道的解释:叫财四通,邪泄四方的道理。十字型监楼高六层,纵横交错的十字型像舒展的四翼,向外延伸,每翼当中是走道,两边是紧挨在一起的袋形排列的监房;中央是直通圆耸的天井,每层用铁丝网状隔离,由玻璃砖块砌成的穹顶。十字型监楼内每间约8平方米监房,除了摆放桌子、木凳、小床外,还有抽水马桶和挑高的玻璃窗。监楼内专设处于极刑的绞刑架和预防自伤自残的橡皮房等。十字型监楼是当时用于关押西方外国人的监牢,一度以“外国牢监”成为提篮桥监狱的别称。

历史文化

编辑
提篮桥监狱

提篮桥监狱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监狱,创造了许多个“第一”。近代中国第一座建筑面积最大、收押犯人最多的大型监狱;中国第一座实行“以分减刑”的监狱;中国第一座在建筑、物品采购中运用招标方式的监狱;中国第一座综合利用科技实行管理的监狱;中国第一座建立少年犯监的监狱;中国第一座同步建设、同步启用医院的监狱。 监狱关押的主要对象最初是上海公共租界内被判处徒刑的中国籍男犯人,后也陆续开始收押女犯人以及外籍犯人。该监狱规模宏大、建筑优良,且收押犯人数量多,最多时达到8000多人,高于印度的孟买监狱及日本的巢鸭监狱,故号称“远东第一监狱”。

相关人物

许多仁人志士曾被囚禁于提篮桥监狱,如邹容、陈赓、张爱萍、任弼时、曹荻秋等。解放前夕,王孝和烈士就义于狱中刑场。除此之外,抗战胜利后部分日本战犯也都曾关押于此。

文物价值

编辑
提篮桥监狱早期建筑是英国殖民主义侵略华夏、奴役华人的罪证;提篮桥监狱早期建筑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提篮桥监狱,地处上海市中心,继续承载着新时期司法行刑的功能,凸现经久不衰的使用价值。

保护措施

编辑
2013年3月5日,提篮桥监狱早期建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9月,提篮桥监狱早期建筑被列入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提篮桥监狱早期建筑位于上海市虹口区长阳路147号(原华德路117号)。

提篮桥

交通信息

自驾:自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提篮桥监狱早期建筑,路程约2.5千米,用时约8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