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顶山摩崖造像 编辑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宝顶山摩崖造像宝顶山摩崖造像

宝顶山摩崖造像是由南宋高僧赵智凤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1174-1252年)主持开凿的一座以大、小佛湾为主体,造像近万尊的佛教密宗道场。

始刻于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至南宋淳佑九年(1249年)结束。宝顶山石刻以圣寿寺为中心,包括大佛湾、小佛湾等13处造像群,共有摩崖造像近万尊。 造像雕刻在U字形山湾内东、北、南三面崖壁上,崖面高8—25米,龛窟通编为31号。全部造像题材涉及佛教密宗、禅宗、华严宗等宗派,此外,大佛湾还遗存有碑碣、题刻、游记、诗词、培修、装绘等铭文2万余字。

1961年3月4日,宝顶山摩崖造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于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宝顶山摩崖造像

地理位置:重庆市大足区

所处时代:宋

保护级别: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组成部分:大佛湾、小佛湾、广大山、龙潭、松林坡

历史沿革

编辑
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宝顶山摩崖造像始刻,至南宋淳佑九年(1249年)结束。

建筑特点

编辑
宝顶山摩崖造像大佛湾呈马蹄形,长500多米,岩高15—30米,雕刻造像分布在东、南、北三面,先以小佛湾为蓝图,后在此雕造石窟。有三十多幅巨型的雕刻,著名的有六道轮回、广大宝楼阁、华严三圣像、千手观音像、释迦涅盘圣迹图、九龙浴太子、孔雀明王经变等,其中以宋代的雕刻最有特色,保存完整,极富趣味性和故事性。其中除毗卢洞及圆觉洞外,均为摩崖群雕。

宝顶山摩崖造像宝顶山摩崖造像

文物遗存

编辑

大佛湾

大佛湾位于圣寿寺左下一个形似"U"字形的山湾。崖面长约500米,高约8~25米。造像刻于东、南、北三面崖壁上,通编为31号。依次刻护法神像、六道轮回图、广大宝楼阁、华严三圣、毗卢庵、千手观音像、佛传故事、释迦涅磐圣迹图、九龙浴太子、孔雀明王经变相、毗卢洞、父母恩重经变相、雷音图、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观无量寿佛经变相、六耗图、地狱变相、柳本尊行化图、十大明王、三清龛、道祖山君龛、玉皇王母龛、宝顶福寿山水佳处字、柳本尊正觉像、圆觉洞、牧牛图、栗呫婆子图。全部造像图文并茂,无一龛重复。

其中,千手观音镌刻于大佛湾南崖东头的岩壁上,刻手1007只,纵横交错,富于变化,画面如同孔雀开屏一般,金碧辉煌、富丽多姿,是国内仅有的一尊。华严三圣像高7米,菩萨手托千斤石塔,历经多年而不坠毁,可见其建造时力学运用之高妙。宝顶圆觉洞,在大佛湾的南岩,以设计周密及雕刻精美而著称于世,洞顶的上方开天窗用以采光,洞口开有两道。洞顶的泉水引入洞中后经壁间的小沟流入龙口吐出,再注入暗沟流出洞外。洞的正壁刻有三尊佛像,主佛前有一尊跪菩萨,俯首合十,显得十分的恭敬虔诚。

左右壁为十二圆觉菩萨,趺坐莲台,美丽庄严,姿态不一。壁间雕刻楼台亭阁、人物鸟兽、花草树木、幽泉怪石,与写实作品十分相近,是大佛湾雕刻的精华之作。

小佛湾

小佛湾位于圣寿寺右侧,坐南面北。其主要建筑为一座石砌的坛台,高2.31、东西宽16.50、进深7.90米。坛台上用条石砌成石壁、石室,其上遍刻佛、菩萨像,通编为9号。主要有祖师法身经目塔、七佛龛壁、报恩经变洞、殿堂月轮佛龛及十恶罪报图、毗卢庵洞、华严三圣洞、灌顶井龛等。

圣寿寺

圣寿寺地处宝顶山大佛湾右后侧,是由南宋高僧赵智凤于1178年始建的一座密宗禅院,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原称“五佛崖”。圣寿寺依山构筑,雄伟壮观。南宋赵智凤创建,后遭元、明兵燹,明、清两度重修。现存主要殿宇山门、天王殿、帝释殿、大雄殿、三世佛殿、燃灯殿和维摩殿七重殿宇,为清代重建。建筑面积1631.68平方米。

大、小佛湾旁有释迦真如舍利塔和转法轮塔,此外周边尚分布十余处结界造像。如广大寺、佛祖寺、菩萨堡、岩湾、龙潭等。

文物价值

编辑
宝顶山摩崖造像中的大佛湾摩崖造像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构图谨严,教义体系完备,文字通俗,注意阐述哲理,涵盖社会思想,把佛教的基本教义与中国儒家的伦理、理学的心性及道教的学说融为一体,博采兼收,具有社会鉴戒作用,显示了中国宋代佛学思想的特征。

宝顶山摩崖造像生活气息浓郁,地方特色鲜明,是石窟艺术民族化、生活化的典范,反映出于印度的石窟艺术至此已完成了中国化的进程。宝顶山摩崖造像以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福乐,威之以祸苦为创作原则,并能融科原理于艺术造型之中,是石窟艺术的集大成之作。

宝顶山石窟除了造像外,造像龛刻铭文、碑碣、题刻、游记、诗词、培修、装绚记等文字记载更是数以万计,这些文字不仅是研究大足石刻的重要资料,同样可用来证史之误、补史之缺,与其他史料相互补充。 宝顶山摩崖造像对于研究中国佛教史,尤其是佛教密宗史等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对于宋代建筑、音乐、服饰、民俗等诸多领域的研究都具有其他石窟不可替代的价值和地位。

宝顶山摩崖造像

保护措施

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国家拨专款对宝顶山造像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在大佛湾增修了护檐、保坎、围墙和栏杆等,开凿大小排水沟2条及增建“牧牛图”保护亭。70年代,对石刻保护区的“圣寿寺”、“万岁楼”等进行维修,对“涅盘像”前的十大弟子、“毗卢洞”、“圆觉洞”、“牧牛图”等部分造像进行修复和粘接。80年代,实施“地狱变相”危岩的归位与粘结锚固,还对“毗卢洞”、“地狱变相”进行了化学灌浆加固等。

1956年8月16日,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3月4日,宝顶山摩崖造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包括大佛湾、小佛湾、广大山、龙头山及松林坡等13组,共27个点。

1999年12月4日,宝顶山摩崖造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9年6月29日,宝顶山摩崖造像保护修缮工程于启动本体修复,修缮分三阶段。第一阶段为前期勘察研究设计及局部病害治理阶段;第二阶段主要完成表面色彩信息提取及留存、残损石刻造像的现场试验性保护修复、试验性保护修复效果跟踪监测等。第三阶段主要完成残损石刻造像保护修复,完成各项病害治理工作的实施,预计到2023年完成。

地理位置

编辑
宝顶山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城东北约15公里处。

摩崖造像

下一篇 石宝寨

上一篇 舒成岩摩崖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