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街沿江古城址 编辑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乌拉街沿江古城址乌拉街沿江古城址

乌拉街沿江古城址,由富尔哈古城、大常古城和三家子古城组成,分别位于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的富尔村、大常村和三家子村。

富尔哈古城,史称“伏尔哈”城,为金代古城,并为明代、清代沿用;大常古城现存两处角楼、三处城门遗址,城墙外附有瓮城,城外存有护城壕遗迹;三家子古城,当地人俗称“老城”或“小城子”。乌拉街沿江古城址历史丰富,是研究金代城址建筑重要的实物资料。

2013年3月5日,乌拉街沿江古城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乌拉街沿江古城址

地理位置: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的富尔村、大常村和三家子村

所处时代:金代、明朝、清朝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7-0121-1-121

历史沿革

编辑

乌拉街沿江古城址乌拉街沿江古城址

1988年8月3日~22日,吉林省的部分清史研究者同日本国满族史研究会的清史学者,在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就清入关前史举办了学术讨论会,并对乌拉街沿江古城址等处进行了考察。

遗址特点

编辑

富尔哈古城

综述

富尔哈古城富尔哈古城

富尔哈古城,史称“伏尔哈”城,地处前富尔通河后富尔通河与松花江的夹角地带,四周地势平坦,是一片开阔的冲击平原。古城西1.2千米是由南向北流过的松花江,北2千米是由松花江干道引山的支流前富尔通河,其南0.5千米为由东向西汇入松花江的富尔通河。

布局

富尔哈古城富尔哈古城

富尔哈古城,平面呈方形,只有南门,方向为160°,城墙结构为黄土垒砌,城墙外附有马面,瓮城建筑,城外存有护城壕遗迹。该城除东墙的北段遭到局部破坏,西墙和北墙因开水渠打开两口外,其它部分保存尚好。城垣周长总计为1412米,残存城墙高度在2.6~4.8米之间,墙基宽度在10~11米之间,顶宽25米左右。现存完整马面建筑13个,其中北墙7个,马面建筑保存最为完好,马面突出城墙的半径在4~5米之间,马面高度略高于城墙0.5米,城墙四角有略高于城墙的马面似的高台建筑。南墙正中开一城门,门址现宽5.5米,城门外建有瓮城一座,瓮城平面呈马蹄形,瓮城半径为25米、城基宽9米、顶宽2米,城门开向东南方向,现宽8米左右。离西城墙基外5米左右,仍可辨认出护城壕的遗迹,护城壕上宽10米,深1米左右。

城内北半部为旱田,南半部已辟为水田。古城内西南角处有古井一眼。

小城

富尔哈古城西南方向,相距0.5千米处,有一座小城,小城北边和东边是开阔的平地,南面紧靠后富尔通河,西南紧临松花江畔。小城平面呈方形,1956年修电灌站时,城墙被毁,现高出地面的台地,仅有西墙一段,残长20米、残高米、宽2~3米,从残垣断面观察,城墙下部1.5米以下为分层夯筑,夯层厚3厘米左右,夯土层土色深黄,夯土层以上为黄土垒筑。当地群众传说小城是望江楼遗址,经实地踏查分析,小城是沿江军事要塞、城堡一类遗址。在小城内外地面可采集到石斧、敲砸器、砺石、石网队、陶网坠、缸胎网坠以及布纹板瓦、瓷片等遗物。

古窑址

富尔前屯和富尔后屯之间的后富尔河畔,有古窑址一处,古窑距富尔哈市城西南1千米,小城东南200米处,由于自然倾覆和群众取土,只在窑地的两端还残留有残破的窑基址,在窑址附近可采集到灰色布纹板瓦、碎砖,其质地、形状、颜色与富尔哈古城和小城采集到的皆相同。由此推断,此窑与富尔哈古城,小城子当属同一历史时期遗存。

年代

富尔哈古城,从城的形制看,筑有瓮城、马面、都具有辽金古城的特点。另从出土遗物分析,如该城出土的泥质陶质地,平面呈长方形,两端刻有两道凹槽的陶网坠和近似“称陀”形、梁上端有一圆孔、饰红褐釉、缸胎网坠、肩部拍打出园饼纹的缸坛、以及布纹瓦、青砖等,也都具有辽金遗物的特点,该城当属辽金古城。其西南的小城子则是附属于富尔哈古城的、临江军事要塞城堡一类,古城内的建筑所需砖瓦材料,当是该城西南的古窑烧造提供的。由此,可以得出古城与古窑同属辽金时代遗存,这些遗存又都是建筑在原始社会遗址之上,这从遗存周围内采集到的石斧、石锄、砺石、敲砸器、豆柱等遗物可以佐证。到了明代,富尔哈古城又被扈伦四部之一的乌拉部所继续延用,成为乌拉部都城周围的军事重镇和守卫都城南部的重要门户。

大常古城

综述

大常古城位于松花江东岸约4千米的开阔平原上。因城址位置在大常大队所在地,故而得名。城址在屯南十余米处,东距侯屯古密址约15千米,西距杨屯“大海猛古遗址”约2千米。松花江支流张老河由城东北半华里处流经城北,尔后折向东北。整个城垣高出四周地表约3米。

布局

大常古城大常古城

大常古城略呈方形,仅东墙中段向西南偏出14°,周长为1061.5米。除西墙淹没外,余下三面城墙基本完好。其中东墙为253.5米,南墙为262.5米,北墙为280米。经实测东墙中段顶宽1.7米,基宽13.3米,高3.2米。墙身为分层夯土构筑,每层厚度在30厘米左右。现存东北和东南二个墙角处,各有一凸起的台地,直径在14~16米之间。由此推断,该城四角原有角楼建筑,几经苍桑,现已无存。该城尚存东、南、北三个门址,东门在东墙由北至南150米处,门外置有瓮城一处,呈弧线形状,边长13米。瓮城东墙边长21米,城门冲南,门宽44米。南门位于南墙山东至西66.5米处,基宽6米。北门位于北墙由西至东146米处,残宽约6米。除此之外,东西南三道墙基外,尚残留着人工开凿的护城壕迹痕。经实测,南墙外护城壕底宽18米。西较为特殊,有护城壕两道,一宽11米,一宽19.5米,两壕之间相隔21.5米。

年代

大常古城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重要,其城址构造比较严谨,依据出土文物综合分析,该城为辽金时期一个较重要的城池。

三家子古城

综述

三家子古城位于乌拉街公社三家子大队西南处,东南与大口钦公社杨木大队隔河相望,西至北与松花江相距约百余米,南距前三家子屯约1.5千米。城东、南两侧为开阔地带,现为水田。城廓紧依村落,此城当地俗称“老城”或“小城子”

布局

三家子古城三家子古城

三家子古城略呈方形,墙基皆为石头垒筑,城墙为内、中、外三道,外城损失甚重,中城残存东至东北部及西北角,内城保存较好。该城形制较特殊,其城北侧有一舌头状土墩,与城墙等高,由城北正中南北连结三道城墙,南高北低星一斜坡状。经实测,外城边长近100米,其周长为380米;中城边长80米;内城边长40米。尚存中城北墙残高1.6米,基宽6.5、顶宽1.5米。三道城墙相距不等,内、中两道相距7.5米,中、外两道相距为9米,整个城址面积近1万平方米。

年代

依据该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构筑特点,以及出土遗物分析,此城可能为辽金时期所建的沿江军事城堡。

文物遗存

编辑
富尔哈古城遗物

富尔哈古城内采集到残瓦、断砖及破碎的陶、瓷片。瓦为灰色布纹板瓦,砖为长方形青砖。群众在古城内外卡层中曾采集到缸坛、缸网坠、石砚、陶罐、豆柱、打制石锄、石斧、敲砸器等遗物。

大常古城遗物

大常古城内采集到残砖、碎瓦以及瓷器残片,其中瓷器颜色有乳白色饰兰花或浅兰花及浅绿色深兰花等。陶器质地为泥质灰色、灰褐色两种陶器多为敞口卷唇,盆、罐之类,并饰有刻划纹饰。在出土的缸胎器物中,器表除施黑釉、红褐釉以外,还见有附加贴花纹饰。此外,城内曾出土过石臼、玉石人、玉石扣、铁剑、铁锁以及唐、宋时期铜钱等。据当地群众介绍,于1963年春,在古城西南侧距地表0.5米处,曾发现石头垒砌的锅灶遗迹,出土青色方砖和方形石板,另于城外东南角处曾发现过瓮棺墓数十座,瓮棺葬具皆为黑釉缸罐。在城东约1.5华里处,出土过铁铧、石函棺具以及磨制石斧、石磨盘等。

三家子古城遗物

三家子古城内采集到泥质灰褐色陶器残片和瓷器残片。据当地群众介绍,此城曾出土过“皇宋通宝”“元祐通宝”和“至和通宝”等宋代铜钱。

研究价值

编辑

乌拉街沿江古城址乌拉街沿江古城址

乌拉街沿江古城址历史丰富,是研究金代城址建筑重要的实物资料。

保护措施

编辑
2013年3月5日,乌拉街沿江古城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乌拉街沿江古城址位于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的富尔村、大常村和三家子村。

乌拉古城遗址

交通信息

自驾:自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人民政府开车前往乌拉街沿江古城址,路程约28.2千米,用时约47分钟。

下一篇 乌拉部故城

上一篇 前进古城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