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子洞遗址 编辑

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化子洞遗址化子洞遗址

化子洞遗址,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党坝镇瀑河东岸的一处高于水面约6.5米的二级台地上,是继四方洞遗址发现之后,承德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又一重要发现。

化子洞是一处典型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洞口向北,洞口上部岩石向外凸出约3米,形成一岩厦。

2003年,化子洞遗址被平泉县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10月23日,化子洞遗址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化子洞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化子洞遗址

所处地区: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党坝镇

所处时代:旧石器时代晚期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国务院

编号:7-0003-1-003

历史沿革

编辑

化子洞遗址化子洞遗址

该遗址地处燕山腹地,周围均为相对高度200米左右的高山,瀑河由东向西于山间蜿蜒流过,化子洞就位于河南岸水面6.5米处的二阶台地上,洞口向北,洞口上部岩石向外凸出约3米,自然形成岩厦状。

2000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承德市文物园林局、平泉县文保所联合对位于河北平泉县党坝镇旧石器时代遗址化子洞洞外堆积进行了发掘,出土各类文化遗物4000余件及大量的动物骨骼。 依据出土遗物及地层分析,化子洞遗址是距今约1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存,时间与北京大房身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相同。

2003年,化子洞遗址被平泉县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10月23日,化子洞遗址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5月,化子洞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特点

编辑

化子洞遗址局部图

化子洞遗址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党坝镇瀑河东岸的一处高于水面约6.5米的二级台地上,洞口北向,距河面垂直高度6.5米。洞口上部岩石向前延伸探出约3米,自然形成岩厦状。

化子洞遗址地层堆积厚4米,可分为11层,文化层中以第7层较为重要,此层由一层灰烬一层土相间堆积而成,最厚处为0.88米,灰烬、土分层现象明显,每一层厚2~4厘米不等,有的土层表面有局部轻度的烧结面,推测应是一处人工用火遗迹。

文物遗存

编辑
出土遗物有石制品、骨器和动物骨骼。

石制品

出土的刮削器

石制品以细石器为主,以燧石为主要原料,另有少量的玛瑙、砂岩、玄武岩。细石核以小型的船底形为代表,细石叶数量很大。石器种类比较单一,以各式刮削器为主,有端刃、单刃、双刃、多刃之分,普通石片也占有很大比例。

骨器

骨器有骨锥、骨针以及两面穿孔的骨珠饰品。

动物骨骼

动物骨骼有鸟类、兽类、鼠类和鱼类等多种类型,少数有轻度的石化现象。

研究价值

编辑

文化价值

从出土遗物及地层情况分析,化子洞遗址是一处典型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存、遗址出土的细石器,显示长城以北旧石器文化的另一个特征。遗址内外以小型船底形石核为代表的石制品与冀东地区同类遗存如昌黎渟泗涧、抚宁荼棚等十分相近,两者可能同属一个文化系统。

历史价值

大量细石核、细石叶,碎石屑及石器的出土,可以推断此处曾经作为石器加工场所存在。此类遗址在承德地区尚属首次发掘。化子洞遗址的发现,是继四方洞遗址发现之后,承德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又一重要发现,为研究承德及华北地区史前时代历史提供新的实物依据。

保护措施

编辑
2003年,化子洞遗址被平泉县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10月23日,化子洞遗址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化子洞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北省人民政府确定了保护范围:以现存洞口中心点为基点,向西外扩10米至瀑河东岸,向南、北各外扩30米,向东外扩40米,并建设了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外缘为基线,向四周外扩10米。

旅游信息

编辑
化子洞遗址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党坝镇瀑河东岸,在平青乐线附近。

瀑河

下一篇 顶子城遗址

上一篇 四方洞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