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汶口古石桥 编辑
大汶口古石桥,又称为明石桥、姜公桥,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山西街村,始建于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年),是明朝至清朝古石桥遗存。
大汶口古石桥呈南北向,横贯大汶河,为“S”型,总长570.95米。石桥没有桥栏,桥板纵横相接处,均用铁制纺锤形扒锔相嵌接,桥面上平,桥墩因河面的地势有高有低,实际上每座桥墩都是下接河床石底。古石桥由北引桥、主桥、南引桥三部分组成。古石桥的建成,解决了古渡口历史上的南北交通问题,为汶河两岸的人们提供了生产生活和交通的方便,是大汶河上唯一的一座石板桥,也是山东省保留较为完好的古代大型石桥之一,具有较高的桥梁技术研究价值。
2013年3月5日,大汶口古石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大汶口古石桥
地理位置: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山西街村
所处时代:明至清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152-3-450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别名:明石桥、姜公桥
清雍正八年(1730年),大汶口古石桥被大水冲毁,石匠姜桂松对之进行义修,故又称为“姜公桥”。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大汶口古石桥部分桥孔被冲毁并进行修缮。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月2日,日军坦克过桥时,部分桥孔被地雷炸毁,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进行修缮。
2003年,大汶口古石桥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整修,在桥北首立“重修大汶河明石桥记”碑记。
2018年,大汶口古石桥实施修缮工程。
大汶口古石桥
大汶口古石桥,又称为明石桥,呈南北向,横贯大汶河,西距大汶口遗址约400米。大汶口古石桥北起西南门,南至宁阳县磁窑镇茶棚村。在西南门方向尽头处的右侧,立有一石碑,在石碑的前面是明石桥的北入口——门楼,高约10米左右,宽约2米,明清古建筑风格。门楼的下方左侧岸北边有一黑色石碑,上书“大汶口古石桥”六个大字。
大汶口古石桥
大汶口古石桥呈“S”型,总长570.95米。石桥没有桥栏,桥面分别由5块泰山花岗岩条石并排铺成,每块长3.5米,宽0.5米,厚0.3米,桥板纵横相接处,均用铁制纺锤形扒锔相嵌接,共约360余块大型石条。大汶口古石桥共有66个桥墩,共65孔,每孔桥长约为3.5米,桥面上平,桥墩因河面的地势有高有低,看上去高低不平,实际上每座桥墩都是下接河床石底。桥面宽3.3米,桥高1.3~1.8米。大汶口古石桥
大汶口古石桥由北引桥、主桥、南引桥三部分组成,其中北引桥42.3米,南引桥213.72米,主桥长298米,依地形和水势分为南北两段,南北段各32孔。北端从大汶口镇西南门起,下铺20余米的石面下坡路,进入主桥。这段桥至河床中心,有一段岩石隆起处,修桥时,仅将岩石铲平,铺上平整的巨型山岩,当地群众叫作哑吧桥,中间有宽约3米、深2米多的流水道,此处架了一孔桥,使“哑吧桥”分为两段,北段约27米,南段约40米,南接32孔主桥,是一段较长的隆起石面,铲平作为路面,此桥为漫水桥。明石桥的中段,位于桥基西侧的一块巨石上,一条长约半米、宽约七八厘米的石缝。北引桥中央东侧桥基处,置有两个巨大的龙头。大汶口古石桥以桥中点为界,分属于磁窑镇和岱岳区两地。大汶河是由东往西流的一条倒流河,历史上,大汶河曾是齐鲁两国的分界线之一。大汶口古石桥中间为一块原本就存在的天然石头,没有流水的声音,所以这一段又叫“哑巴桥”,传说这里就是齐鲁两国的天然分界线,大汶口古石桥有“双脚踏齐鲁”的传说。
遗址碑
2013年3月5日,大汶口古石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理位置
大汶口古石桥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山西街村。
大汶口古石桥
交通信息
自驾:自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大汶口古石桥,路程约34.9千米,用时约38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