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銮寺 编辑
回銮寺,曾名灵溪寺、兴国寺,位于山西省介休市绵山镇兴地村,因唐太宗登绵山礼佛未成在此处回銮得名,寺建于唐代,五代时期毁于战乱。北宋建隆三年(962年)重建,后又毁。金天会、大定年间又重建。现存寺院保存完整,为元代建制。
回銮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562平方米,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有山门、天王殿、东西配殿、大雄宝殿、垛殿等50间。 回銮寺是宋元时期古建筑艺术的宝库,它保存了较为丰富的宋元建筑原始构件和营造法实例信息,具有文化历史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2006年5月25日,回銮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回銮寺
地理位置:山西省介休市绵山镇兴地村
所处时代:元至清
占地面积:6562 m²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文物编号:6-0412-3-115
五代时,寺庙毁于战乱。
宋建隆三年(962年),寺庙重建,改称兴国寺。北宋末年又被损毁。
金天会、大定年间(1161—1189年),寺庙再次重建,恢复寺名“回銮寺”。
清康熙二十五年至四十一年(1686—1702年),寺庙重新修葺。
民国五年至七年(1916—1918年),回銮寺东廊改作砖窑,重修寺内关帝庙。后又成为马场、仓库。
2006年,回銮寺再次重修。
回銮寺
大雄宝殿
天王殿
回銮寺
回銮寺
回銮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562平方米,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藏经阁,两侧为东西配殿、垛殿及厢房。现存建筑大雄宝殿、天王殿为元代遗构,余皆为明、清建筑。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黄绿琉璃瓦剪边。梁架结构彻上露明造,四椽栿对前后搭牵通檐用四柱。殿内采用减柱造,前檐斗拱六铺作单抄双下昂,后檐斗拱四铺作单下昂,单拱计心造。
古树
回銮寺有龙爪槐以及松、柏、杄、楸古树四株。
碑刻
回銮寺碑刻
回銮寺现存明代彩塑4尊,碑刻21通。其中以宋咸平五年(1002年)的《大宋国抱腹山回銮寺及诸寺院灵境之碑》和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的《重修回銮寺碑记》颇具历史研究价值。 《重修回銮寺碑记》碑高210厘米,宽95厘米,厚25厘米,青石质,风化严重。碑文为楷书,共24行,满行58字,额文篆书“重修回銮寺记”。文化内涵
回銮寺是初唐“与陕府蜀川天下三处同名寺貌”的著名古寺之一。其寺名因唐太宗李世民于绵山礼佛不遇而至此回銮得名。回銮寺与绵山佛教文化息息相关,无论是寺内梁架结构的营造或是用材,都体现了所属时代的原始风貌。
相关传说
相传唐贞观十四年(640年)关中大旱,唐太宗李世民到山西介休绵山求雨,空王佛田志超就命令正在煮饭的弟子将淘米水向西南方向泼去,于是长安一带普降甘霖,干旱解除,万民欢腾。为感谢志超解民倒悬之恩,唐贞观十五年(641年),唐王李世民率领臣子们朝山拜佛。这时,田志超的弟子银空在抱腹岩说师父已经圆寂西归。太宗未能如意,内心空悲,仰天而叹此行空望佛也,顿时天空出现了“空王古佛”四个大字。下山途中天降大雨,太宗行回銮到空山灵溪寺,看到寺院美景尽收眼底,唐王兴至即赋诗一首:“回銮游福地,极目玩芳晨。宝刹遥承露,天花近足春。梵钟交二响,法目转双轮。寂尔真化境,超然离俗尘。”太宗回京后几十年,寺宇重建。唐僖宗赐名“回銮寺”。
回銮寺
2006年5月25日,回銮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理位置
回銮寺位于山西省介休市绵山镇兴地村。
回銮寺
交通信息
在介休市乘坐公交205路,兴地站下车,步行500米即到达回銮寺。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