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大佛 编辑

山西省运城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稷山大佛稷山大佛

稷山大佛,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大佛路大佛寺大殿内,是金、元时期文物遗存。

稷山大佛雕刻于金皇统二年(1142年),为土雕彩塑弥勒大佛,是由一座自然形成的土崖雕塑而成,下部为土雕,上身为泥塑。通高16.68米。稷山大佛体态丰满,佛像衣裙飘带的褶纹,疏密相间,宽窄有度;大佛的头饰密集罗鬓,鼻梁高挺,两眼端庄,神采奕奕;两只双耳垂在宽厚的双肩之上,嘴角则微翘着;左手下垂扶于左膝之上,右手上举呈“说法印”的佛手状;双腿下垂,双足下踩莲花台;整个形体高大雄伟。从工艺角度来讲,大佛的头部是用泥塑的,身部是用土雕的。稷山大佛除手部残损外,其余保存完好,具有典型的宋金时期佛教造像的特征。稷山大佛是研究金、元时期雕塑艺术、佛教造像、佛教文化传播及宗教信仰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2013年5月,稷山大佛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稷山大佛

地理位置: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大佛路大佛寺大殿内

所处时代:金、元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937-6-001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金皇统二年(1142年),雕刻稷山大佛。

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大佛寺有修葺。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咸丰九年(1859年),大佛寺有修葺。

民国五年(1916年),大佛寺有修葺。

2004年,大佛寺有修葺。

文物特点

编辑

稷山大佛

稷山大佛位于大佛寺正中,为土雕彩塑弥勒大佛,是由一座自然形成的土崖雕塑而成,下部为土雕,上身为泥塑。通高16.68米,宽6.8米。稷山大佛体态丰满,佛像衣裙飘带的褶纹,疏密相间,宽窄有度;大佛的头饰密集罗鬓,鼻梁高挺,两眼端庄,神采奕奕;两只双耳垂在宽厚的双肩之上,嘴角则微翘着,流露出善意祥和的喜悦;左手下垂扶于左膝之上,右手上举呈“说法印”的佛手状,意在向信众讲经说法,赐福降祥;他的双腿下垂,双足下踩莲花台;整个形体高大雄伟。从工艺角度来讲,大佛的头部是用泥塑的,身部是用土雕的。稷山大佛除手部残损外,其余保存完好,具有典型的宋金时期佛教造像的特征。

文物遗存

编辑
大佛寺十殿阎君洞系在土崖开凿而成,洞内塑有地藏菩萨和十殿阎塑像13尊,为元代泥塑。寺内存元、清、民国各时期重修记事碑6通、石碣2方。

历史文化

编辑
大佛寺

大佛寺大佛寺

大佛寺原名清院,又名佛阁寺,创建于金皇统二年(1142年)。寺院坐北朝南,平面布局呈不规则形,南北长约180米,东西宽约106米,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中轴线由南向北,建有山门、天王殿、大殿及两侧钟楼、鼓楼、碑廊、文殊殿、普贤殿、十八罗汉洞和十殿阎君洞。

文物价值

编辑
稷山大佛是研究金、元时期雕塑艺术、佛教造像、佛教文化传播及宗教信仰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保护措施

编辑

遗址碑遗址碑

2013年5月,稷山大佛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稷山大佛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大佛路大佛寺大殿内。

大佛寺

交通信息

自驾: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稷山大佛,路程约1.5千米,用时约6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