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师姑城址 编辑
大师姑城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广武镇大师姑村和杨寨村南地的索河二级台地上,为二里头文化时期城址。
大师姑城址平面呈东西长、南北宽的扁长方形,总面积约51万平方米。由城垣和壕沟两部分组成。城址内部二里头文化遗存丰富,文化层厚度一般在2~2.5米。发掘清理有夯土房址、灰坑、窖穴、灰沟等多处遗迹,出土有青铜工具、玉钺、玉杯及大量的石制生产工具和陶制生活用具。大师姑城址是中国已发现的唯一一座二里头文化城址,它的发现填补了中国夏代城址考古的空白,对探讨夏代晚期夏商文化关系、夏商交替年代等重大学术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2006年5月25日,大师姑城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大师姑城址
地理位置:河南省郑州市 荥阳市广武镇大师姑村和杨寨村南地的索河二级台地上
所处时代:夏至商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面积:约 510000 m²
编号:6-0138-1-138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02~2003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大师姑城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540平方米,发现二里头文化的夯土城垣和城壕。
大师姑城址
大师姑城址由城垣和城壕两部分组成,总面积约51万平方米。城址在商代早期继续沿用。城垣距现地表深度不一,一般在1米左右。已发现的部分为南墙西段、南墙东段的部分地段、东墙北段、西墙北段和北墙西段。城垣总周长已发现长度为2450米,复原长度为2900米。总面积约51万平方米。根据发现,城垣现存顶部宽度为7米,底部宽约16米,残存高度为3.75米。夯土城垣的结构较为复杂,经过多次的续建和修补。修筑方法为平地起建,倾斜堆筑,水平夯打。夯层的厚度不匀,约在0.1~0.4米不等,夯窝不甚清晰。城壕位于夯土城垣外侧,距夯土城垣6米左右。现存深度在2~2.8米之间,壕沟内侧因被早商环壕打破,原始宽度已不知,现存宽度在5~9米之间。形状为斜壁平底或圆底。
大师姑城址始建于二里头文化二、三期之交,在二里头文化三期早段之前进行过大规模续建,约在二里头文化四期偏晚阶段至二里岗下层偏早阶段之间被废弃。城址内部二里头文化遗存丰富,文化层厚度一般在2~2.5米之间。已发掘有夯土房址、灰坑窖穴、灰沟等多处遗迹,显示城址内部存在有规模较高的大型建筑。早商文化遗存也较丰富,尤其是发现有早商时期的大型环壕,说明这里在早商时期仍是一处重要的聚落遗址。在城址的东北角还发现有早商文化的墓地。
大师姑城址出土遗物
大师姑城址出土有青铜工具、玉钺、玉环及大量的石制生产工具和陶制生活用具,陶器图案以简单绳纹为主。在城址中部发掘出土有成片倒塌的夯土墙体和大量的陶制排水管道。还发现了房基、墓葬、人骨、灰沟、灰坑和遗物。
古城址推测
大师姑城址北依邙山,紧邻黄河,面积较大,显然是一处具有重要政治和军事意义的夏代古城。城址的性质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推测认为大师姑城址是夏王朝设置在东境的军事重镇。根据《史记》记载,夏王朝的东境在河、济之间。而河、济相交的地点根据《尚书》《汉书》《水经注》等古代文献记载,应该在现在的温县和武陟的沁河和黄河南岸的古荥镇东边一带,而这一带正好是夏商文化的分界线。大师姑夏代城址正位于这条分界线的附近。大师姑城址所在的郑州西北郊分布有众多的二里头文化遗址,这些遗址和大师姑二里头文化面貌基本一致,都属于二里头文化二里头类型,因此,大师姑夏代城址有可能是夏王朝设置在东境的一处军事重镇。
第二种推测认为大师姑夏代城址是夏代的方国都城,文献和甲骨文材料记载在夏王朝东境的方国有韦、顾、商、昆吾、戈等小国,近代学者认为韦国就在现在的郑州市区,而顾国则紧邻黄河,在怀庆府(今沁阳)的沁水附近。而大师姑夏代城址北距黄河南岸约有13千米,隔岸正对沁水的入河处,距离郑州市区的直线距离也只有22千米,从地理位置上判断正好与近代学者考证的韦国或顾国接近,因此也极有可能是二者其中的一个小国。
2006年5月25日,大师姑城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大师姑城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广武镇大师姑村和杨寨村南地的索河二级台地上。
大师姑村
交通信息
自驾:从荥阳市出发经索河路—广武路—科学大道—京城路—荥广路—莲花街—大师姑城址,全程大约17千米。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