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城岗冶铁遗址 编辑
望城岗冶铁遗址,是一处大型汉代冶铸遗址, 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南关外岗子上。 因岗内包含大量炉渣,俗称“煤渣岗”,站在岗上可北望城池,故又名“望城岗”。
望城岗冶铁遗址东起殷家岗,西到贺楼前面的南北大路,北界县城南关外毛家村,南至望城岗后灌渠南岸。 遗址东西最长1100米,南北最宽420米,面积约33.5万平方米。 望城岗冶铁遗址是中国汉代南阳府大型冶铁基地遗址,是保护面积最大的冶铁遗址之一,其考古发掘的高炉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最特别的椭圆高炉,遗址冶铁窑炉众多,还有许多窑渣、窑壁、砖、瓦、陶器残片、陶范及五铢钱、铁器等遗物,在中国考古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研究中国汉代冶铁史提供了实物依据。
2006年5月25日,望城岗冶铁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中文名:望城岗冶铁遗址
地理位置: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南关外岗子上
所处时代:汉
占地面积:约 335000 m²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6-0148-1-148
河南鲁山望城岗冶铁遗址位置示意图
1976年,当地生产队平整土地时,把渣堆顶部削去约两米后,发现了大量赤铁矿石、褐铁矿石。
1976年秋,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首都钢铁公司和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前身)有关学者,对包括该遗址在内的河南省五县古代铁矿冶遗址进行了调查。调查报告指出,该遗址分为东、西两岗。根据现有的资料可知当时调查的东、西两岗应是遗址的东区,而遗址西区则未涉及。
2000年11月2日至2001年元月16日,为配合鲁山县城南望城岗冶铁遗址保护区北沿新辟鲁平大道的建设,鲁山县政府出资30万元河南省文物局考古研究所和山县文物办公室组织进行抢救性发掘。 发掘出冶铁炉基、水渠、房基、水井、煤渣、炉渣、红烧土、木炭、矿石、生铁块、陶范、铁范、泥范、犁铧范、锄范、墓葬、铁粉、犁铧农具等,文化层厚达2~5米。
2009年8月和2010年8月,北京大学又重新对该遗址进行调查,并对采集遗物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该遗址的年代可能从汉代延续至宋代。
2017年,鲁山县文化局委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遗址进行考古勘探,发现的遗迹现象极大地丰富了该遗址的内涵。
2018年,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鲁山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对遗址西区,即2000年发掘区的南部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600余平方米。不仅发现了较为丰富的冶铸遗存,还发现了东周时期遗存和唐代至清代墓葬。同时,对遗址东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采集了一批遗物标本。
望城岗冶铁遗址西区地势整体北高南低,地层堆积较为简单,但各时期地层分布不均匀。 明清时期地层除个别探方未发现外,其余探方均有分布。唐至金代地层呈片状分布,且主要分布于发掘区北部。汉代地层除个别之外,其余探方均有发现,多数为全方分布,个别探方则呈片状分布。汉代遗迹多开口于本层表,个别开口于生土层表。东周时期遗迹均坐落在生土层,且主要分布于发掘区的中北部,但未发现相应的地层堆积。
望城岗冶铁遗址挖掘现场高空鸟瞰图
鲁山望城岗冶铁遗址西区出土部分文物
望城岗冶铁遗址东半部有3个炉渣岗,西部有1个炉渣丘。东部的渣岗高达6米以上,内含大量赤铁矿、褐铁和木炭块。其中的生铁块,经化验为灰生铁。 遗址西部有成排的大型烧结炉底,北部发现有砂堆,南部发现许多小高炉底。北部和南部发现有汉代的铁锄、铁蹶、铁犁铧、铁轮、铁垫及大量铲范、蹶范和铧范等。其中有的铧范带“阳一”铭文。
2018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鲁山望城岗冶铁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为加深对该区域两汉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了解,剖析该地区先民饮食结构的组成,于2019年10月开展了植物大遗存浮选分析,结果发现了少量的汉代植物大遗存。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望城岗冶铁遗址部分炭化植物种子
在河南省鲁山县望城岗冶铁遗址发掘的汉代遗迹土样中,共浮选出炭化植物种子31粒,其中农作物遗存包括粟和小麦,杂草类种子涉及马齿苋、苋属、藜和蓼属。出土的炭化农作物遗存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从事生铁冶铸手工业者的饮食结构,以粟与小麦此类旱地作物为主,构成较为单一。
浮选出土的汉代炭化种子共有31粒,其中农作物遗存包括粟(Setariaitalica)和小麦(Triticeaeaestivum)共14粒,杂草类种子涉及马齿苋(Portulacaoleracea)、苋属(Amaranthussp.)、藜(Chenopodiumalbum)和蓼属(Polygonumsp.)。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两汉时期该遗址作为生铁冶铸功能区,出土的炭化植物遗存主要为该区从事生铁冶铸的手工业者所消费的农作物,且从生活区运输至生产区消费的可能性较高,从出土的农作物种类来看,该手工区先民的饮食结构构成较为单一。
这些炭化遗存以出土于灰坑内居多,且45%为农作物遗存,农作物与杂草类遗存在绝对数量上与出土概率上不相上下。从绝对数量和出土概率来看,出土的小麦遗存与炭化粟绝对数量相当,粟的出土概率为6%,而小麦的出土概率为16%。因此,推测两汉时期该遗址小麦的地位略高于粟。
出土燃料鉴定与研究
2018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鲁山望城岗冶铁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丰富的冶铸遗存,在炉渣内发现了大量的木炭。王树芝、孙凯、焦延静团队从炉渣中采集了一些木炭样品,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鉴定木炭种属,确定燃料种属;二是通过对木炭表面形态观察和年轮数统计,探讨古人对木炭薪柴的采集策略。
鲁山县望城岗冶铁遗址出土的12块木炭都是栎属,其中槲栎组占比较高,麻栎组次之。表明当时的人们有意选择燃烧热值高、火力强大、燃烧持久的优质栎木作为冶铁燃料。通过对木炭样品的观察,发现58%有明显的材表,木炭样品的年轮数大于或等于10轮,直径在5.2厘米或以上,认为古人对采集冶铁燃料可能有规定。
冶铁遗物的综合分析
通过对河南鲁山望城岗冶铁遗址出土和采集的冶铁遗物的综合分析,证明该遗址是个集冶炼、铸造和炼钢为一体的大型工场,持续时间较长,具体工艺表现为采用选好的褐铁矿在高炉中炼出生铁,然后铸成器物,存在脱碳制钢的处理工艺,并且在冶炼时可能使用了煤炭作为燃料。
望城岗冶铁遗址是中国汉代南阳府大型冶铁基地遗址,是保护面积最大的冶铁遗址之一,其考古发掘的高炉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最特别的椭圆高炉,遗址冶铁窑炉众多,还有许多窑渣、窑壁、砖、瓦、陶器残片、陶范及五铢钱、铁器等遗物,在中国考古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研究中国汉代冶铁史提供了实物依据。
2.汉代工匠为提高冶炼效率,将原大型高炉减小了一定规模,炉缸缩小的改建遗迹显示了当时的工匠对冶炼规律的认识与实践,揭示了汉代冶铸的生产技术与发展状况。
3.望城岗冶铁遗址北部还采集了一面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周围并有铭文“长宜子孙,君宜高官”的铜镜,是研究汉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素材。
艺术价值
望城岗冶铁遗址出土了大量带有汉代纹饰、表面存有绳纹、方格纹的汉代瓦片、卷云纹瓦当以及汉代“五”字砖等汉代文物,证明了汉代冶炼技艺的高超水平。
科学价值
望城岗冶铁遗址作为集冶炼、铸造和炼钢为一体的工业遗迹,采用了脱碳制钢的处理工艺,并采用了煤炭作燃料;其冶铁炉冶炼出的成品与铁渣分别从两个不同口出,并以自然风来鼓风,节省了人力、财力﹔首次发现了填料的工作台。这些都足以证明望城岗冶铁遗址的科学价值,对研究汉代冶铁、铸造、炼钢技术有着巨大价值。
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
望城岗冶铁遗址汉代冶铁场景雕塑
1.作为河南省重要的矿冶遗址,不但有利于塑造河南是拥有众多悠久历史文化遗产的省份形象,也促进了鲁山城市社会发展,通过旅游业带动经济增长,为当地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起带头作用。
2.望城岗冶铁遗址反映了两汉时期人类冶铁文化的独有特点,具有较强的文化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利于促进形成当地文化特色。
2006年5月25日,望城岗冶铁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望城岗冶铁遗址文保碑
望城岗冶铁遗址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南关外岗子上。
交通信息
自驾:从鲁山站出发,距离大约2.4公里,花费7分钟左右。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