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遗址 编辑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集遗址文集遗址

文集遗址,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常村镇文集自然村西南澧河北岸的二级台地上,总面积约为60万平方米,是新石器时代历经金元时期的遗址。

文集遗址可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西部是宋元时期的遗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干渠经过宋元时期遗址的东部。文集遗址发现各类遗迹1470多个,最为重要的遗迹是:5座保存较好的较大型房基、4个存留瓷器数量较多的窖藏坑、1个埋藏有一大缸铜钱币的窖藏坑等。文集遗址是一处自唐代延续至元代、在金代发展的较大规模的民间商品流通、交易场所及集镇一类的遗存。文集遗址中较为清晰而明确的地层关系和丰富的遗迹、遗物,将增进对中原地区金代瓷器的认识和了解,为研究这一地区唐代至明代的历史文化面貌,尤其是金、元时期民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社会生活诸方面的发展状况提供一批重要资料。

2013年3月5日,文集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文集遗址

地理位置: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常村镇文集自然村西南澧河北岸的二级台地上

所处时代:新石器时代 金元时期

占地面积:约 600000 m²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7-0299-1-299

历史沿革

编辑

文集遗址文集遗址

2006年、2007年、2008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平顶山市文物局、叶县文化局文物管理办公室,用了3年时间对文集遗址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文物勘探与考古发掘。

遗址特点

编辑
综述

文集遗址可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西部是宋元时期的遗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干渠经过宋元时期遗址的东部。文集遗址发现各类遗迹1470多个,最为重要的遗迹是:5座保存较好的较大型房基、4个存留瓷器数量较多的窖藏坑、1个埋藏有一大缸铜钱币的窖藏坑等。文集遗址是一处自唐代延续至元代、在金代发展的较大规模的民间商品流通、交易场所及集镇一类的遗存。

商业街遗迹

文集遗址中部自西向东横贯一条宽阔的街道,近5米的道路上铺有约2米厚的数十层沙石。这条街道向东通往叶县城方向,向西通往鲁山县、宝丰县城方向,街道中段向南分出一个叉道,直通澧河码头,舟船辗转运输货物可达淮河两岸其他许多地方。这个集镇的水路与陆路交通发达、通畅。就其整体布局来看,遗址是以这条街道为中轴,街道两旁依次排列分布着鳞次栉比的住家与商店。商店类房屋基址,由于年代的差异其建筑形式也大不相同,从早到晚大致可分为简易草棚式、单间式、连间排房式、庭院式等四种。从发现的砖、瓦、瓦当等建筑材料来看,这些房屋基址至少有一部分是瓦顶砖墙的高级别建筑设施。十四眼水井是解决店铺等住户用水的重要来,计有土壁式与砖壁式两种,其深度一般在6~8米。在街道两旁的一些房屋基址内地灶很多,其中有两个形制很大的灶坑位于同一间房内,南北相邻而建,非某一家族所有,应是商品街的对外营业的某一家饭店所用。

商品街在唐代以前还是一块有好几道排水沟的农田,唐代始有二条小路与大面积的硬土面,可能已初步形成了小村落。大约在北宋时期这里形成了青灰色垫土层。首先在上面生活的人们是一些商贩,他们大都是用木桩栽在地上,上面搭起帐篷居住或暂住,然后在那里做买卖。到了金代以后,商品街逐渐变得繁华起来。

窖藏坑

窖藏坑,30多个,是文集遗址的一大特色。作为当时商店的一种储备仓库类建筑设施,它一般都位于房基的范围之内或其附近。这些窖藏坑大都是口小而底大、较为规整,多数是圆形或椭圆形坑,少数是长方形坑,绝大多数的坑内底部再挖一个小坑,或在小坑内或在大坑内放置一个或多个瓷缸。考古学上称之为“子母坑”。这种地窖式储藏室相当于冰箱,在天气较热或较冷的时候,具有保持恒温效果与食物短期保鲜功能。尤其是小坑中冷藏食品的作用更为明显,譬如在H1104窖藏坑内的一个小坑中放置有一件小瓷罐,罐内放置有肉食类食品,上面覆盖着一个口部朝下的青瓷碗。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窖藏坑中仅存留有器物者就有十多坑,尤其是个别坑内出土的瓷器、铁器、陶器更多。这些器物大都被放置在大坑的底部,有的被放在坑底另挖的子坑内,有的被放置在粗瓷缸内。也有一些窖藏坑内放置有数量不等的铜钱币,例如在一个坑内埋有一个大瓷缸,缸内盛装有满鼓鼓一大缸铜钱,估计有800多公斤,铜钱上面放置有两三件铁制用具,其上用一个很大的陶盆口朝下覆盖着。另有一些窖藏坑内仅剩下几只或一只粗瓷缸,显然原来存放于缸内及其周围的器物,在最后一次被取出使用后再没有被放回原处。

窖藏坑H1104出土瓷器数量较多,大多是没有使用过的商品。而窖藏坑H417所出7件钧瓷器则不然,它们出自一个灰坑的中上部,出土时每一件瓷碗、盘的上面都沾有较多的土锈,并且有两块板瓦竖立于它们的左右两侧,上面再覆盖一块板瓦。推测这应是专门为保护瓷器不被以后的填土砸破而采取的临时措施。显然,这些餐具是没有来得及清洗而被放入灰坑内的,可见其有主人在逃难时的仓促与匆忙。

窖藏坑的年代大致属于两个时期,其一为金代中晚期之际,这是一批基本同时的器物窖藏坑,以H444与H417及H687较为重要;其二是金代末期或元代初期,只有少数几个窖藏坑,以H1104最为重要。这些瓷器窖藏坑最主要的一个特征是,钧瓷数量最大,青瓷次之,白瓷与黑瓷最少。值得注意的是,在遗址出土瓷片中是以白瓷与黑瓷为最多,而钧瓷与青瓷则最少。这表明当时钧瓷与青瓷是比较珍贵的,大概是较富裕的人们才能使用的物品,而一般老百姓大多用的仍然是价格较为低廉的白瓷与黑瓷器。大概当战乱来临之际,他们大都选择在他们看来比较珍贵的商品埋藏起来,这就是黑、白瓷器较少出现在窖藏坑的原因。

钱庄(银行)遗迹

遗址中发现一个较大的金代铜钱币窖藏坑,应是这条商业街上一家规模较大的银行,也就是钱庄所在地。铜钱被放置在一个大瓷缸内,缸的上面扣着一只陶盆。据粗略估计,铜钱币的总重量约有800多公斤。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距离地表较浅的土坑,其中存有大约100多公斤的铜钱币,应是其主人在逃难时临时埋藏的。它与前文所述的一个窖藏坑内和农具、工具、生活用品一同出土的少量铜钱,应当都是既经商又务农的家庭的储备存款。

文物遗存

编辑
综述

文集遗址出土文物文集遗址出土文物

文集遗址出土遗物中完整或较完整的器物计有2300余件。以其质地的不同,可分为陶、瓷、三彩、铁、铜、银、玉、石、骨等九大类。

瓷器

青釉碗青釉碗

瓷器大都是生活用器皿。以釉色的不同,可分为白、黑、青、钧、酱色五种,其中白瓷占绝大多数,黑瓷、酱色瓷次之,青瓷与钧瓷数量较少。据不完全统计,瓷器的器型计有碗、盘、钵、盏、盂、瓶、灯、执壶、尊、盆、缸等器皿类物,此外还有瓷俑、绞胎球、玩具等。就其装饰技法来看,计有模印、刻划、绘花三种,装饰花纹的种类计有三彩、白地黑花、红绿彩、青花等四种。比较典型的瓷器品种有白釉瓜棱盂、葵口碗、菊瓣纹碗、斗笠碗、黑釉凸黄线执壶、三彩枕与灯、白地黑花碗与盆等。有不少白瓷碗的圈足内墨书有姓氏或人名,如“李”“张”“杨”“朱”“郝”“梵”“马三”等,其内容各不相同,推测可能是瓷碗使用者的姓或名。其中在一件碗内底部发现有“都务”“都”等字样的墨书题款。在这里生活的这批人可能与某一大型集体活动密切相关,值得深入研究。

陶器

满釉支烧板沿盘满釉支烧板沿盘

陶器除砖、瓦、瓦当等建筑材料之外,还有缸、盆、罐、砚台、龟、砖、瓦、吻兽等;白陶器有围棋子、骰子、弹丸等。

三彩器

钧瓷执壶钧瓷执壶

三彩器有枕、炉、灯、盒等。

铁器

钧瓷匜钧瓷匜

铁器有犁铧、云锄、罐、灯、剪刀、权、水壶、炉架等。

铜器

铜器有镜、钱币、人俑、匕匙等。

石器

石器有雄狮、磨盘、柱础、砚台等。

钱币

窖藏坑内,有98%以上是北宋的钱币,南宋王朝与金朝的钱币数量都非常少。据不完全统计,已发现有“宋元通宝”“太平通宝”“景德元宝”“熙宁元宝”“崇宁通宝”“大观通宝”等33种,囊括除“康定元宝”“建国通宝”“重和通宝”“靖康通宝”之外的所有北宋铜钱币。辽代只有“寿昌元宝”1种,南宋时期的钱币计有“建炎通宝”“绍兴元宝”“乾道元宝”“淳熙元宝”等4种,金代亦只有“正隆元宝”1种。

陶制储钱罐

文集遗址出土了十多个陶制储钱罐,它的形制自唐代至元代一直没有发生变化。它的形状就像是汉代墓葬中的陶仓,呈上粗下细的圆柱体,顶部为隆起为弧面形,底部是一个封闭的小平底。在陶罐表面设置有两个形状不同的透孔,其中的一个位于罐的顶部中心,是一条很细而且很短的缝隙,其大小恰好与一枚圜形方孔铜钱币的直径与厚度相当,这是专门用来投放钱币的入口,另一个孔大体呈圆形,位于罐的腹部,用以察看所存钱币的大致数量。因为这两个孔都很小,铜钱一旦投进去,就再不会掉出来,只许进不许出,只能存不能取。如果想取出使用,就必须将该器物打碎破坏,或在其底部打穿一个较大的洞孔。这种陶罐是一次性产品,不能重复使用。由此不难看出,它是人们为限制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少花钱,以期养成一种勤俭节约过日子的良好生活习惯,而特以设计出来的一种器物。

人物俑和动物俑

文集遗址中发现有一些陶或瓷质的人物俑和动物俑。这种用以观赏的工艺品,是古代雕塑艺术被用于反映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人形陶瓷俑中以女俑居多,形态各异,有的作站立形;有的则坐在高椅上;有的骑在毛驴身上;有的手执一面镜子。尤其是瓷俑身着衣服装饰有鲜亮的红彩、绿彩与黑彩,衬以白瓷的地色。遗址中多出现女人骑驴的瓷器造型。

动物形瓷俑诸如猴、马、鸡、鸭、鹅等,微型器物诸如罐、瓶、篓筐、壶等容器仿真效果较强,只不过是小型化而已。推测这些大概都是为小孩子们专门烧制的小型玩具。陶俑大多用红陶制成,其中1件呈一童子裸体而卧之形,是仿自娃娃卧睡姿态的瓷枕。另有1件红陶海龟。

所获荣誉

编辑
文集遗址被评为2007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之一。

研究价值

编辑
文集遗址中较为清晰而明确的地层关系和丰富的遗迹、遗物,增进对中原地区金代瓷器的认识和了解,为研究这一地区唐代至明代的历史文化面貌,尤其是金、元时期民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社会生活诸方面的发展状况提供一批重要资料。

保护措施

编辑
2013年3月5日,文集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文集遗址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常村镇文集自然村西南澧河北岸的二级台地上。

文集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文集遗址,路程约29.8千米,用时约38分钟。

下一篇 父城遗址

上一篇 小李庄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