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律台遗址 编辑
造律台遗址,古代亦称都台,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酂城镇东南侧,面积约1836平方米,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造律台遗址名称源于西汉丞相萧何曾在此制定法律,故名造律台。该遗址现存贺圆形土丘。高约7米,底部南北长54米,宽34米,文化层堆积厚度为8~9米。上层为商代遗存,下层为龙山文化遗存。文化遗物丰富,其中有石斧、骨箭头、骨锥等。造律台作为文化内涵丰富的历史文物,对于崇敬先贤、重法遵律、警示后代的见证,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研究酂城地区的历史文化和发展渊源提供了实物资料。
2013年3月5日,造律台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造律台遗址
地理位置: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酂城镇东南侧
所处时代:新石器时代
占地面积:约 1836 m²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7-0282-1-282
造律台遗址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1月,中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李景等同志对造律台进行发掘。试掘面积为154平方公尺,出土龙山文化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器、角器等。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和商丘地区文管会对造律台遗址进行考古调查。
2002年底,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造律台遗址进行考古复查,采集有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晚商时期的陶片,岳石文化遗物陶罐和泥质灰褐陶浅盘豆。
造律台遗址
造律台遗址,为河南龙山文化(王油坊类型)晚期的遗址,亦名酂台。因相传西汉丞相萧何曾在此制定律令,故名造律台。造律台遗址南临浍河(古涣水),现存一椭圆形的土台,高约7米,顶部南北长约48米,宽14米;底部长约54米,宽34米,面积约1836平方米。遗址东西两侧断壁上可见灰土层。造律台遗址
造律台遗址文化层厚约9米,分为两层,上层是商代堆积,下层为河南龙山文化遗存。河南龙山文化时期在时间上为公元前2600~前2000年左右,以此推算,造律台的历史至少在4000年以上。造律台遗址俯瞰图
造律台遗址,文化内涵较为丰富,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商代文化堆积,陶器种类有鬲、甗、鼎、盆、簋、瓮、尊、豆等,纹饰以中绳纹和粗绳纹为主。下部为龙山文化堆积,陶器多为泥质灰陶,也有少量泥质黑陶、褐陶和红陶,夹砂陶较少。器表以素面为主,纹饰有篮纹、方格纹、绳纹、弦纹、附加堆纹、划纹等。器形主要有鼎、罐、圈足盘、碗、豆、器盖、杯、盆、甗、鬶、甑、壶等。石器较少,有石斧、石锛、石镞等。骨蚌器数量较多,有骨凿、骨网坠、骨鱼镖、骨锥、骨镞、蚌刀、蚌镰等。角器有角锄、角锥等。造律台遗址萧何祠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蜂起,萧何断定秦朝必亡,必有雄才大略之人再行统治天下。为此,他避开世尘纷扰,匿身于当时这座杂草丛生的高台之上,默默地为新朝撰制律条。后来萧何参加了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并像他预料的那样取得了胜利,建立了汉朝。刘邦论功行赏,定萧何为首功,封他为酂侯,食邑最多。萧何遂向刘邦献出他为新朝撰制的治世律条《九章律》。由于萧何被封为酂侯,故民间认为萧何造律在酂城造律台。世界萧氏也认为萧何是他们的祖先,酂城是萧氏祖地。萧氏宗亲会还捐款在造律台前为萧何建祠立像。造律台遗址
2013年3月5日,造律台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理位置
造律台遗址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酂城镇东南侧。
永城造律台遗址
交通信息
自驾:自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造律台遗址,路程约33.5千米,用时约52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