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樾旧居 编辑

江苏省苏州市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俞樾旧居俞樾旧居

俞樾旧居,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人民路马医科巷43号,俗称曲园。始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为清末朴学大师俞樾的故居。

俞樾旧居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分三路,正宅居中,自南而北共五进。正厅“乐知堂”,取“乐天知命”之意。为当年接待贵宾和举行喜庆礼仪活动的所在。厅西有“春在堂”,取“花落春仍在”之意,曾国藩题,是俞樾当年以文会友和读书著述之处。宅西北有曲尺形小园,取老子“曲则全”之意,名为“曲园”。

2006年5月25日,俞樾旧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俞樾旧居

地理位置:江苏省苏州市人民路马医科巷43号

所处时代:清

占地面积:2800 m²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6-0928-5-055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俞樾待友人资助,购得马医科巷潘宅废地,亲自擘画,构屋三十余楹,作为起居、著述之所。李鸿章为其书“德清俞太史著书之庐”横额。

清光绪元年(1875年)四月,建成俞樾宅。

1954年,著名学者俞平伯将曾祖故居捐献归公。

1957年,政府拨款3000元维修曲园。

20世纪60年代初,再次进行比较全面的整修。其后十多年中,此地的厅堂、花园先后由苏州市文联、市政协、市评弹团、市物资贸易公司等单位使用,住宅部分则由房管部门租与20余户居民。在此期间,厅堂损坏严重,园中假山、亭阁、曲廊、水池及花木几乎被毁殆尽,园内还建了一栋三层简易住宅楼。

1982年,苏州市政府决定迁出园内相关单位。同年底,修复小竹里馆、春在堂、认春轩、乐知堂等建筑。

1985年,交市文管会,经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布置陈列,于1986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

1988年,第二期维修工程动工,动迁园中门厅、轿厅所住居民,拆除园中原三层简易住宅楼,疏浚小池、恢复假山,复其原貌。同时,修复回峰阁、曲水亭、长廊、达斋等,还增加了多块反映俞樾信札、遗诗、遗言等内容的书条石等陈设。

建筑格局

编辑
俞樾旧居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分三路,正宅居中,自南而北共五进。正厅“乐知堂”,取“乐天知命”之意。为当年接待贵宾和举行喜庆礼仪活动的所在。厅西有“春在堂”,取“花落春仍在”之意,曾国藩题,是俞樾当年以文会友和读书著述之处。宅西北有曲尺形小园,取老子“曲则全”之意,名为“曲园”。园内有达斋、艮宦、曲水亭、回峰阁,认春轩诸构,连以回廊,缀以竹木花卉,映以小山曲池,为一书斋式小园林。

主要建筑

编辑

门厅

门厅甚为朴素,上悬“探花府邸”竖匾额,显然指的是俞樾之孙、俞平伯之父俞陛云

桥厅

桥厅

桥厅上悬李鸿章题的“德清俞太史著书之庐”匾额,下面是俞樾画像,两旁悬谢孝思重书的清代肃亲王联语:“太史为书能著录,子云于世不邀名。”上联指太史公司马迁专心著述,下联指扬雄(扬子云)简朴于世不求名声。实际上,这也是俞樾后期生活的写照。

正厅

正厅乐知堂极为朴素的三开间,进深五界。堂名取《周易》“乐天知命”之意,现堂匾“乐知堂”三字为顾廷龙重书。匾下一幅中堂,画的是俞樾坐于松树下凝思。旁悬俞樾自撰的一联:“积累譬为山,得寸则寸,得尺则尺;功修无幸获,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由费新我重书。厅中有两副抱柱联,后面的为俞樾自撰的“三多之外有三多,多德多才多觉悟;四美之先标四美,美名美寿美儿孙”,由张辛稼重书。前面为“且住为佳,何必园林穷胜事;集思广益,岂惟风月助清谈” ,也属俞樾亲撰,现由钱太初重书。这两幅联虽文字不深,却含义深刻,无丝毫“俗”气。

正厅乐知堂

历史文化

编辑

相关人物

俞樾(1821~1906年),字荫甫,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道光进士,朴学大师。曾任翰林院编修,因受咸丰皇帝赏识,一度放任河南学政。后因故罢官,移居苏州。潜心讲学,著述四十余载。曾主讲苏州紫阳书院、杭州诂经精含等。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等,国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著有《春在堂全书》。

保护措施

编辑

保护碑保护碑

1963年,俞樾旧居被苏州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5年,俞樾旧居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俞樾旧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俞樾旧居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人民路马医科巷43号。

俞樾旧居

交通信息

乘坐苏州市内公共交通262路至察院场站下车,步行260米可达。

下一篇 柳亚子旧居

上一篇 凝德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