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海运仓遗址 编辑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仓海运仓遗址太仓海运仓遗址

太仓海运仓遗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城厢镇南郊区,新浏河南岸,盐铁塘东侧,属于元代遗址,面积约11万平方米。

太仓海运仓遗址始建于元代,扩建于明代,主要用于贮存从江南各地征集来的粮食,再运至京都、辽东以备军需。2010年,经考古发掘,整个遗址为台形,基本形状保持良好。太仓海运仓遗址作为元代至明代早期古代国家仓储遗址,是中国已发现规模最大的粮仓遗址,为史料提供了实证,不仅印证了太仓“天下粮仓”得名的由来,也证实了700多年前中国南北海运呼应的历史,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2013年3月5日,太仓海运仓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太仓海运仓遗址

地理位置: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城厢镇南郊区

所处时代:元

占地面积:约 110000 m²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0159-1-159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太仓海运仓始建于元代,扩建于明代,主要贮存从江南各地征集的粮食,再运至京都、辽东以备军需。历史记载显示,元代时,太仓就已是水深口阔的天然良港,当时为满足北方粮食需求,开创海运时代。明代海运仓的规模达到“九百一十九间,时运粮七十万石”。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明政府在太仓南码头元代海运粮仓的基础上修建新的大型海运储仓。明太仓人张采所编崇祯《太仓州志》云:太仓,在城南娄江北岸,亦名“海运仓”。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即元旧,创廒九十一,为间者九百一十九,贮浙江、南直隶各处粮至数百万石,俗又呼“百万仓”。

太仓海运仓遗址太仓海运仓遗址

2008年,苏州博物馆与太仓文物部门联手对太仓“海运仓”遗址进行考古调查,调查采集到的元明龙泉窑瓷碗底、青瓷片等证明,历史记载的“海运仓”确实存在。

2010年,进行了考古发掘。

遗址特点

编辑

太仓海运仓遗址太仓海运仓遗址

太仓海运仓遗址由两个长方形土台组成,高出周围地面0.5~1.5米,面积约11万平方米。周围河流纵横成网,南有老浏河,北有新浏河,西为盐铁塘。北部土台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250米,东南土台南北宽约100米、东西长约140米左右。太仓海运仓遗址主要贮存从江南各地征集的粮食,以备军需。

文物遗存

编辑

太仓海运仓遗址采集瓷片太仓海运仓遗址采集瓷片

太仓海运仓遗址采集到的元明龙泉窑瓷碗底、青瓷片等。

研究价值

编辑

太仓海运仓遗址太仓海运仓遗址

太仓海运仓遗址的考古发现为史料提供了实证,不仅印证了太仓“天下粮仓”得名的由来,也证实了700多年前中国南北海运呼应的历史,是太仓重要发现之一。

历史文化

编辑
诗词

明景泰年间的进士、监察御史、太仓籍诗人高宗本有诗咏太仓南郊海运仓云:

太仓城南有海运仓,人皆以“南仓”呼之,永乐初年,贮米数百万石,浙江等处起运秋粮皆赴焉,故天下之仓此为最盛。后罢海运,遂废,今荒墟矣。

百万当年海运仓,可堪风雨变荒。 雕甍接栋春何在,野草含烟绿更长。 戍鼓声干逃雉兔,征旗影落下牛羊。 元戎功业难为继,独对寒潮酹一觞。

保护措施

编辑

太仓海运仓遗址太仓海运仓遗址

2013年3月5日,太仓海运仓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太仓海运仓遗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城厢镇南郊区。

太仓海运仓遗址

交通信息

自驾:自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城厢镇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太仓海运仓遗址,路程3.7千米,用时约1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