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政试院 编辑
学政试院,也称为“扬郡试院”,位于江苏省泰州市五一路与鼓楼路交汇路口,曾是江苏学政主持院试的地方。
清康熙至光绪年间,扬郡试院设于泰州,是清代科举制度下扬州府属八县童生考秀才的试场,由于试院一直由省学政主持考试,所以又称为学政试院。学政试院历史上建筑结构完整,建筑规模宏伟,有头门、仪门、大堂、思补堂、东楼、西楼、上房、下房、考棚、福神祠等建筑。现存主体建筑头门和思补堂,为清代官式建筑,系为原构。头门五间五檩,两侧梢间设门房,门设于明间与次间中柱一线,整栋建筑建于约35厘米高的台基之上。思补堂又名四教堂,五间九檩。明间脊枋下皮留有“大清光绪十七年岁次辛卯三月吉日知府衔知泰州事张兆鹿重修”墨书题记。学政试院是明末清初的代表性古建筑,是少量仅存的院试考试场所,是中国科举制度的实物见证,也是泰州曾是江淮地区重要文化中心之一的历史见证。
2013年3月5日,学政试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学政试院
地理位置:江苏省泰州市五一路与鼓楼路交汇路口
所处时代:清朝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0977-3-275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清康熙至光绪年间,扬郡试院设于泰州,是清代科举制度下扬州府属八县童生考秀才的试场,由于试院一直由省学政主持考试,所以又称为学政试院。
2008年,学政试院在原址上按原貌修复。修复后的学政试院基本恢复了清代时期的规模,被命名为“中国科举院试博物馆”,用于举办中国科举院试展览。
学政试院
学政试院历史上建筑结构完整,建筑规模宏伟,有头门、仪门、大堂、思补堂、东楼、西楼、上房、下房、考棚、福神祠等建筑。现存主体建筑头门和思补堂,为清代官式建筑,系为原构。
头门五间五檩,面阔19.3米,进深约6米。两侧梢间设门房,门设于明间与次间中柱一线。圆作直梁,抬梁,剥腮做法,檐柱与中柱落地,明间与次间的梁柱尺寸明显比山面大。柱脚做覆盆柱础,整栋建筑建于约35厘米高的台基之上。
明间平身科四攒,次间与梢间平身科各两攒,坐落于平板枋之上。平板枋断面宽度大于额枋,组合呈T形。前檐斗拱做五踩重昂里转单翘麻叶头,里拽瓜栱做三福云;后檐做五踩双翘里转单翘麻叶头,出跳的横栱均做成斜栱的形式。明间与次间均施斗拱,双步梁与串枋之间置隔架科,一斗六升,上承替木;双步梁上承荷叶墩,置45度平盘斗,做三踩单翘斗拱,承接单步梁与金檩。脊檩与脊枋之间也做隔架科,一斗三升。头门前后均为木檐,明间与次间三道门的两侧均放置抱鼓门枕石。
思补堂
思补堂
思补堂又名四教堂,五间九檩,面阔21.4米,进深约13米。前檐两步架凹进做檐廊,明间后檐内金柱间做屏门。思补堂圆作直梁,抬梁。明间五架梁前后双步梁对称,用四柱;次间三架梁前后各单步梁、双步梁对称,用六柱;山面以中柱对称,各两步双步梁,用五柱。由于后次间与梢间做檐墙,檐柱均一半包裹在墙体之中。脊檩约1尺的间距下有脊枋,明间脊枋下皮留有“大清光绪十七年岁次辛卯三月吉日知府衔知泰州事张兆鹿重修”墨书题记。前檐檐檩下施斗拱,明间平身科四攒,次间与档间平身科各两。斗拱均为五重昂里转单麻叶头,后檐无斗拱。
学政试院遗址碑
2013年3月5日,学政试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理位置
学政试院位于江苏省泰州市五一路与鼓楼路交汇路口。
学政试院
交通信息
自驾:自江苏省泰州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学政试院,路程约4.3千米,用时约13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