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壮所城 编辑

浙江省苍南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蒲壮所城蒲壮所城

蒲壮所城,位于浙江省苍南县马站镇蒲城社区浙闽交界处附近的山麓,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当时倭寇频频犯境,信国公汤和受朱元璋之托,在沿海边境大修城垣,共筑卫城、所城59座,蒲壮所城为其一。全城周长2300余米,城内面积35万多平方米。

蒲壮所城是一座保存完整的明代抗倭海防城堡建筑,城堡分东、南、西三门,各门均筑有瓮城和城楼。城内街巷排列成“田”字形。街街相贯,巷巷相通。城内古迹众多,有城隍庙、文昌阁、东林寺、西竺寺、守武真官墓。古谣称:“一亭二阁三牌坊,三门四巷七庵堂,东西南北十字街,二十四井八戏台”,是对城堡结构的形象写照。

1996年11月20日,蒲壮所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蒲壮所城

地理位置:温州市苍南县马站镇蒲城乡

所处时代:明朝

保护级别: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著名景点:蒲壮所城

始建: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

类别:海防城堡建筑

编号:4-0139-3-61

批准单位: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蒲壮所城鸟瞰图蒲壮所城鸟瞰图

蒲壮所城位于浙江省沿海最南端的苍南县南部。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浙闽沿海通道、南北转运中心,也是海滨要塞。

元末明初,沿海地区常遭倭寇进犯。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明太祖朱元璋任命信国公汤和负责全国的防倭城垣,设金乡卫,下辖蒲门、壮士、沙园三个千户所。

蒲门所城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筑成。

明隆庆二年(1568年),壮士所因倭寇登犯难守,遂弃城移并入蒲门所,合称“蒲壮所”。其后,卫所建置逐步完善,构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抗倭体系。

建筑格局

编辑

蒲壮所城

蒲壮所城的抗倭体系由一中心所城、三城堡、二寨、二巡检司和十八座辐射分布的堠、台、墩组成,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抗倭卫所遗址,也是研究明代卫所制度的详实实物遗存。所城地势东南低、西北高,现存平面为不规则方形,北圆南方,南北长291米,东西长485米,城墙周长2480米,面积24.9公顷。墙高5.2米,基阔6.8米,顶宽4.5米,城垛已毁(瓮城城垛于上世纪80年代维修)。墙体两壁用花岗岩裸砌,墙体收分明显,用内三层与外三层堆砌法,十分坚固。城墙北面依龙山而建,东、南、西三面设瓮城,均置有城楼(西城楼已毁)。东、南两座城楼形式一致,平层硬山顶,砖木结构,三开间。瓮城方形,城门朝向不一,在各中轴线成90度直角设置。瓮城两侧各筑敌台一座,突出墙外,呈方形。城墙内侧四向跑马道环绕,城外东、南、西三向有护城河围绕并置跨河吊桥。城内以建城奠基石为中心点,南城楼至城隍庙为中轴线,向四方伸出十字街,分成呈田字形的四区,并设诸多与跑马道相接的巷。一旦城门失守,这些复杂连通的巷子可以作为巷战的迂回余地,诱敌深入,形成夹攻,以期出奇制胜。此外,城内有24口水井,并与护城河有涵洞相通,以便设闸储水。

蒲壮所城

城内的民居建筑基本上是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后所建。清光绪年间(1736~1796年),蒲壮所城的经济、文化及人口发展进入鼎盛,形成了金、陈、叶、华四大望族。南北直街为金宅集中区域,城西为华宅,城东则为叶宅、陈宅集中之居。民居建筑风貌至今基本未变。这些民居建筑保存了自明代建城以来各时期形成的历史形制轮廓,并真实延续了原有的街巷空间尺度,还保留了从明代的抗倭军事化到清代去军事化,向普通城镇发展转变的历史信息,具有良好的整体传统风貌。

主要建筑

编辑

城墙、街道

东护城门

东护城门,两壁用块石垒砌,内夯实土、碎石,门面北,面阔2.30米,通进深6.64米,外层拱券门用四排条石分三层并联纵券对称砌法,券顶高3.4米,拱券厚1.15米,券顶距城顶1.60米,内层拱券门用青砖粘白灰并联错缝拱券砌筑,券顶高3.85米,面阔2.68米,拱券厚1.58米,于二层拱券门之间置一石横梁,其两端分别拴入城墙墙体,石梁宽0.48米,厚0.35米,距地2.08米,为原门户之顶梁,现门户已毁。东门瓮城内天井面阔14.90米,进深16米,瓮城台面阔19.60米,进深26.90米。

东门城堞

东门城堞,主要修筑于瓮城台面一周,用规则块石垒砌,堞高1.80米,堞口高1.13米,宽0.42米,城堞厚0.35米,箭孔方形,边长0.25米,各堞口相距2.00米。

东城楼

东城楼,系木构建筑,面阔三间10米,其中明间阔4.00米,通进深三间6.70米,明问七架梁,次间边缝抬梁式结构,城楼基高0.15米,楼两壁及后墙均用青砖包砌,墙厚0.3米。东城楼明脊檩距地4.70米,上金檩距地4.20米,下金檩距地3米,檐檩距地3米。明问金柱方形,边长0. 23米,柱础石质方形,边长0.28米,高0.18米。明问地面铺设木质地板。门高2.00米,宽1.60米,门槛木质厚0.08米,高0.16米。两次间各置窗,长1.17米,宽0.90米。楼两侧墙门对开边门,门宽0.78米,高1.94米,设石质门槛,厚0.07米,高0.20米。城楼屋顶硬山造,正脊高0.60米,两端各饰鸾凤吻兽,两坡顶举折平缓,盖阴阳台瓦,不设滴水。

东护城河

东护城河,今已成为城外主要灌溉河道,但河道各段宽度和深度不一,河泥淤积较严重,河道两侧原护坡堤破损。原架设于东门外的吊桥现改为水泥桥。东门外南侧敌台构筑已毁,遗址尚可辨认。北侧敌台构筑破损,基座阔10.70,进深6.20米,顶残宽7.80米,残高7.60米。敌台靠城墙而筑,外壁用不规则块石垒砌,内夯实土与碎石。敌台顶遗有古榕树一株,浓荫蔽日。

东城墙

东城墙,长达425米,其内外两壁均以块石包砌,内夯实土与碎石,保存完整,城墙基阔5.30一11米。顶宽4.50米一10米,墙高3.10—6.20米。

南城门

南城门,两壁用块石包砌,内夯实土与碎石,门面阔脊高0.60米,两坡顶举折平缓,盖阴阳合瓦,勾头不设滴水。

南护城河、吊桥及敌台

护城河至今流淌,已成为城外旱田灌溉河道,由于年久失修,河道淤积严重,其各处深度、宽度不一,两侧原河道护堤亦残损严重。原吊桥遗址现已由三条石板拼铺构成单孔石桥,桥长4.00米,宽1.00米,石板厚0.20米。桥之东侧护城河上置一分水桥闸,使河道一侧贯通东城门河道,另一侧河道引水流沿河人海,增强排水功能。

南门外两敌台均靠城墙而建。其中东侧敌台基阔8米,深5.70米,残高3.00米,外筑块石,内夯实土、碎石。西侧敌台基阔8.50米,深10.20米,残高2.00米,外筑块石,内夯实土与碎石。

南城墙

南城墙,长达5 30米,其内外两侧均以块石垒砌,内夯以实土、碎石,保存完整。城墙内外两侧比较陡直,城墙基阔5130—10米,高3 00—6.00米,顶宽5—7米。

西城门

西城门原残损严重,仅存城门两壁墙,其用块石包砌,内夯实土与碎石,门面阔2.35米,通进深8.40米,顶部拱券结构和城楼久毁。2002年,已对顶部拱券结构作恢复性修建。

西护城门(挹仙门)

西护城门,两壁用块石包砌,内夯以实土和碎石,门面南,面阔2.14米,通进深5.55米。分内外二层拱券门合筑,外层拱券用六条石分三节并联对称砌筑,券顶高3.05米,拱券厚0.60米,券顶距城墙(残)l.20米。内层拱券门用青砖粘白灰并联错缝拱券砌筑,券顶高4.03米,面阔2.80米,券厚1.40米。于二层拱券门之间并横二条石梁,其两端分别拴入城墙体,二石梁合宽0.70米,厚0.35米,距地3.07米,系原门户之顶梁,现门户已毁。

西门护城河

西门护城河,为城外主要灌溉河道,由于年久失修,河泥淤积严重,河道各处宽度、深度不一,河道两侧护坡堤残损严重。原架设于西门外的吊桥已毁,今为单孔石板桥,西门外北侧敌台构筑严重残损,但遗迹可辨,南侧敌台构筑尚存,其靠城而建,基阔6.80米,深4.80米,残高5.20米,顶宽4.20米。敌台外侧为不规则块石垒砌,内夯实土与碎石。

西城墙

西城墙,长达5 80米,其内外两壁均以块石垒砌,内夯以实土、碎石,城墙保存较完整,顶部略有残损,其基阔5.50一l1.20米,顶宽4.50—10.0米,残高3.50—6.40米。

北面城墙

北面城墙,围绕龙山山腰而建,因历代未予修缮,现残损严重,其倚山而筑,故未设城门、护城门及瓮城。北城墙长约800米,龙山两侧山坡现辟为山园,种植旱作物及林木。城墙残高l一3米不等,墙顶部结构残损严重,但墙基构筑依存。

环城跑马道

环城跑马道,紧靠东、南、西三向城墙内侧,是所城内重要的交通、军事设施,更是城内驻军官员往返于各城门、城楼、瓮城、敌台之间的主干道,其用鹅孵石或块石铺筑而成,地面平整,各段宽度在3—5米之间,现保存完好,明代风貌依旧。位于各段城墙内侧与跑马道之间的是所城的排水道,它是建城时设置的。排水道顺各段城墙跟走向,经各城门、瓮城、护城门向护城河排流,为所城内重要的排水渠道。

街道

明初建城置米红色花岗岩奠基石为中心点,向东延伸是十字街,经横街转到东城门为东门街,长350米,路宽4—5米;向南延伸到南城门为南门街,长142米,宽4米;向西延伸到西城门为西门街,长183米,宽4米;向北延伸到龙山脚下城隍庙止为仓前街,长149米,宽2—4米。此花岗岩奠基石表面刻划成纵横7条方格线,至今作原地保存。城内街巷围绕“田”字形而设计,整齐排列;街街相贯,巷巷沟通。其它小街巷也在“田”字形方格内再次划分,并向四条街回环扩散,连通中心街,又与环城路一周相接,纵横交织,四通八达,如同贯通全身的血脉,组成了小城内的道路网络。城内布局可供军事化防卫,即使万一失守,或者诱敌深入,作为巷战的迂回余地,守兵可化整为零,内外夹攻,出奇制胜。

巷 弄

发祥巷

发祥巷,原名挖肠巷,位于城内东南角,为建城时民工受罚之处,呈“L",长120米,宽2米,西接五显巷,北连张道台巷。

社仓巷

社仓巷,位于城内西南角,东西走向,东接第四巷,西连城墙跑马道,长100米,宽2米。为明代所城后备设施区域。

铁械局巷

铁械局巷,位于城内西南角,与社仓巷平行,长110米,宽2米,为所城军需库所在地。

马房巷

马房巷,位于城内西南角,与铁械局巷平行,长80米,宽2米,为所城养马之处。

水井水沟

水井

问题为建城选址条件之一。蒲城地下水位平均在l米左右,建城时开凿有24口井,现大部分水井尚存。座落于城北首龙LU上的西庵有一口井,水深且绿,称之为“蒲门第一泉”。而位于城中十字街边的街心公井,为元代前所筑,水清源长,永不干枯。据传明初建城时特意留置街心,也使这条街为全城最宽,约6米,此井供军民饮用及防火之用,为当时二十四口井之冠,称之为“公井”。蒲壮所城的水井筑法与金乡卫城筑法不同,前者的水井大部分呈圆形,而后者的水井大都呈方形。

水沟

城内地表水由西城墙外渗入,顺街巷形成各条大小水沟,经仕美亭附近向南转向南门街,穿街向东,再转向东北注入文昌阁大水沟,流向为弧形,与南门街形成弓与箭式的搭配,象征坚不可摧之意。城内南北向平行的有二条大水沟,其中每段各长30多米,宽l.7米,深1.6米,逐段设闸储水,以供军民洗涤防火。二大水沟流经东西街时,有二座小桥,东面石桥板九块,西面桥石板八块,象征九经八卦之意。东西桥旁,各设有天灯,传供夜间巡逻士兵和更夫敲梆照明。城内的水系与护城河相通,流出东门外吊桥后汇入蒲江,注入沿浦海口即东海。

历史文化

编辑

蒲壮所城蒲壮所城

蒲壮所城,现存街、巷、井等不仅保存原来的格局,而且建筑文化等还保留至今。其中民居建筑有九间房、七间房、华家大院;名人住宅有华文漪、谢香塘、叶良金、张琴、王国桢等故居;宫庙有后英庙、城隍庙、晏公殿、五显庙;祠堂有甘氏宗祠、倪氏宗祠;石碑有明《遗爱亭碑记》、清《恩定粮规碑》、清《奉总督福浙部院大老爷范禁革现年各陋规碑记》、王母太宜人史氏墓志铭。诗文有宋代当地诗人陈桷,中进士一甲第三名,授文林郎,后官居礼部侍郎,他在古城合掌峰旁岩石上题诗:“合掌仙岩插汉高,下临沧海压波涛。”元代本县诗人陈高诗:“蒲关深入海东南,日出先看曙色酣。”清初当地诗人华文漪亦在合掌峰摩岩上题诗:“前贤不复作,遗旬在岩西。我为清秋至,高峰爽气齐。眼中沧海小,足下众心低。今古遥相望,长吟续旧题。”诗人陈陶在《蒲门戍观海》中云:“廊落溟涨晓,蒲门郁苍苍。登楼礼东君,旭日生扶桑。”蒲城的语言堪称蒲门文化一奇,只有6000多人口的蒲城竟使用瓯语、闽南语、畲语三种方言,其中城内居民通用的瓯语,据说是来自温州一带的抗倭兵官所说的方言受当地闽南话影响后的产物。明代军制与现代不一样,开国皇帝朱元璋接受高参刘基的提议,实行了“军卫制”,官兵驻防时带着家属,军籍世袭,且很少流动,不像俗话所说的“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保护措施

编辑

蒲壮所城蒲壮所城

1994年7月被命名为温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83年公布为苍南县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公布为浙江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11月20日,蒲壮所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蒲壮所城蒲壮所城

1989年,成立蒲城乡文保会,1997年,正式成立蒲壮所城文物保护管理所。

旅游信息

编辑

地址

蒲壮所城,位于浙江省苍南县马站镇蒲城社区浙闽交界处附近的山麓。

交通

从温州客运中心乘发往苍南县的班车,到苍南乘坐至马站的班车即可。

下一篇 壮士所城

上一篇 永昌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