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 编辑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又称黄花岗公园,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白云山南麓先烈中路,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是为纪念清宣统三年(1911年)4月27日由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在广州黄花岗起义中牺牲的烈士而建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是是广州作为近代革命策源地的重要见证。园内集中了辛亥革命时期重要人物手书碑刻,如孙中山、章炳麟等。黄花岗公园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人文历史沉淀最为深厚的烈士墓园之一。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的整体建筑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陵园风格,在具体建筑上又融合了西方建筑特色,充分体现了清末民初中西文化交融的特征,呈现出别具一格的风格特色。
2016年9月,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2016年12月,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
中文名: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
地理位置: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79号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6:30-19:30
景点级别:AAAA级
门票价格:免费
占地面积:160000 m²
著名景点:纪功坊
别名:黄花岗公园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
清宣统三年(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领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广州起义。敢死队成功突入总督署,总督张鸣岐逃走。起义军随后焚毁了总督署,并在东辕门外与水师提督李准派来的北洋军展开了激战,由于寡不敌众,黄花岗起义最终失败了。喻培伦等86人(一说100余人)英勇牺牲,其中华侨29人。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冒着生命危险把散落的七十二烈士遗骸收殓安葬于红花岗(后改名“黄花岗”,黄花即菊花,比喻节烈),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民国元年(1912年),广东军政府拨款在原墓地的基础上修建烈士陵园。
民国八年(1919年),孙中山应林森之请,写了《为劝募建筑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纪功坊捐款致各埠同志书》,号召华侨同志“协力捐助”修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纪功石坊。
民国十年(1921年),烈士墓和纪功坊先后落成,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建筑已初具规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的建设,筑起围墙,加强整治保护。1981年和1986年,政府两次拨款维修,使浩气重现,1986年被评为“羊城新八景”之一,名“黄花浩气”。
综述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
公园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建筑规模宏大,园内300多米长的层级主干道两旁苍松翠柏排列有序。巍峨的正门为高13米的牌坊,上面镌刻着孙中山先生亲笔题词“浩气长存” 四个大字。园内有墓亭、陵墓、纪功坊、记功碑等。
记功碑上刻有历史缘由和烈士英名,顶部是高举火炬的石雕自由神像。
岗陵上安放着七十二烈士之墓,烈士墓构筑在岗陵之上,居于墓台当中,纪功坊峙立墓后。墓后的纪功坊上屹立着自由女神像,墓旁孙中山先生手植树苍劲挺拔。孙中山书“浩气长存”四字镌于墓坊。入门是宽敞的墓道,长200米。
墓道两旁苍松翠柏,烘托出满园黄花辉映碧血的庄严肃穆气氛。南墓道为碑林,镌刻有“自由魂”“精神不死”等碑文,字字语重千钧。两条3米多高的连州青石透雕龙柱,夹道相对。园内还有黄花井、黄花亭、默池、四方池、八角亭、黄花园及网球角活动服务区。
浩气长存
浩气长存
竣工于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 正门牌坊长31米、宽3米、高13米。门额上以花岗石镌刻着孙中山先生题写的“浩气长存”四个贴金大字。从词义上说,浩气就是正气。七十二烈士之墓
七十二烈士之墓
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同盟会发动广州起义失败,喻培伦、林文、林觉民、方声洞等100多人殉难,潘达微先生将收殓的72具遗骸营葬此地。默池
默池
建于1921年(民国十年)。默池正面正处在主墓道,是瞻仰、拜祭先烈必经之道。游客走上拱桥,由于斜坡的作用,便会不由自主地把头低下,就像低头默念,使人肃然起敬。纪功坊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
于1921年(民国十年)建成。纪功坊由前后各72块青石叠成崇山形,象征72烈士。这些青石分别刻上当时国民党海外各地支部名称和个人的名字,作为纪念他们捐款建设墓园有功的“献石”。纪功坊上的横额,是12个字的篆文:“缔结民国七十二烈士纪功坊”。由著名的革命党人 章炳麟书写。 献石堆顶上屹立着自由女神像,表达了要为建立自由平等国家而奋斗的革命思想。
红铁门石牌坊
红铁门石牌坊
公园南墓道入口。黄花亭
黄花亭
建于1926年(民国十五年)。龙柱
龙柱
国民党安南党部于1926年3月(民国十五年献造)。用著名的连柱青石雕刻而成,高3米,柱身为倒卷的青龙,柱底为鲤鱼跃龙门。这对龙柱,体现了革命先烈为中华民族腾飞而奋斗的磅礴气势。四方池
四方池
建于1921年(即民国十年)。当时民国菲律宾埠中国国民党第一支部、第二支部同敬献。池壁上刻着七十二烈士庐塘基(意思是房舍,有池塘)。孙中山手植树
孙中山手植树
它出自孙中山先生手泽,是黄花岗墓园繁多的树木中最有历史意义的封植。1912年陵园初建时,两粤广仁善堂恭请孙中山先生手植松树四棵,这是仅存的一棵。潘达微墓
潘达微墓
潘达微,广东番禺人,1906年参加同盟会,三·二九起义失败后,他冒死发动广仁善堂收集烈士遗骸及以房契作抵押,购得东郊红花岗,是以秋日黄花喻烈士不屈的品格。从这以后,黄花岗之名沿用至今。碑廊
碑廊
碑廊里是后人为纪念缅怀死难烈士所立的碑。七十二烈士的确定经历了一段复杂的过程:1918年由广东革命政府主持,由爱国华侨捐款重修七十二烈士陵园。孙中山为陵园巨型牌坊手书“浩气长存”四个大字。广东革命政府拟将烈士姓名、籍贯、事略镌刻于纪念碑石,但不能尽知烈士们的生平事迹。为此,参议院长下令,由参加广州起义后尚健在的同盟会员吴永珊、徐维扬、胡君毅等组成审查委员会,负责审查死难的烈士,计得五十六人,时为1919年。1922年又查出烈士十六人,合计共七十二烈士。1932年又查出烈士十四名,再立第二碑以为纪念。
烈士墓园内除了72烈士之墓外,还有被誉为中国航空之父的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家和飞行家冯如之墓、陆军上将邓仲元之墓、被孙中山誉为“中国革命空军之父”的杨仙逸之墓、被孙中山称“为共和殉难之第二健将”的史坚如之墓以及越南烈士范鸿泰之墓等。潘达微先生、邓仲元、杨仙逸、冯如、史坚如等革命烈士也安葬于此。
黄花岗就义烈士远不止七十二人。据估计,广州起义牺牲的烈士多达百余人。根据当时国民党政府国史馆汇制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就义表》可以知道另外五位烈士:徐国泰、华金元、阮德三、陈甫仁、严确廷。历史上查出有姓名、籍贯、年龄可考者共八十六人。
下面是七十二位烈士的姓名籍贯:
广东人:徐佩旒,徐礼明,徐日培,徐广滔,徐临端,徐茂燎,徐松根,徐满凌,徐昭良,徐培添,徐保生,徐廉辉,徐容九,徐进照,徐褶成,徐应安,李柄辉,李晚,李文楷,李文甫,李雁南,陈春,陈潮,陈文褒,罗仲霍,罗坤,庞雄,周华,游寿,江继复,郭继枚,劳培,杜凤书,余东雄,马侣,黄鹤鸣,饶辅廷,张学铨,周增,林修明
福建人:方声洞,冯超骧,罗乃琳,卓秋元,黄忠炳,王灿登,胡应升,林觉民,林西惠,林尹民,林文,林时爽,刘六符,刘元栋,魏金龙,陈可钧,陈更新,陈与焱,陈清畴,陈发炎
广西人:韦树模,韦荣初,韦统淮,韦统钤,李德山,林盛初
四川人:秦炳,喻培伦,饶国梁
安徽人:程良,宋玉琳,石德宽
2023年5月19日,入选为广州市第一批历史名园名录。
2023年9月,获评为广州市粤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动基地2022年度考核优秀名单。
2024年5月,入选广州市第一批广州市永久保护绿地名录。
入园时间:6:30-19:30
交通指引:地铁:地铁6号线黄花岗站(B出口)公交路线:6、11、16、65、74、78、85、112、192、201、219、220、223、236、290、535、862B、大学城4路、高峰快线12路—黄花岗站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上一篇 三元里平英团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