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墓群 编辑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氏墓群唐氏墓群

唐氏墓群,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唐家镇柯山岭一带,总占地面积约34万平方米,是宋朝至清朝时期的古墓群。

唐氏墓群始葬于南宋咸淳五年(1269年),是粤琼唐氏始祖唐菽林及历代功名子孙的陵园。墓群座西北向东南,有保存完好的宋、元、明、清历代唐氏家族古墓52座。墓群陵园中轴线是一条用水泥及青石铺设的祭祀大道。大道笔直,将陵园内的文物遗址连成一线。陵园内有宋、元、明、清时期的石墓、石像、碑记亭及溯亭等文物古迹。唐氏墓群多为方坛或龟形石墓,不同朝代的古墓各不相同,而这些坟墓的质地、形制和墓碑形式的演变,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殡葬特点,是研究古代粤西地区葬俗的重要实物材料。

2013年3月5日,唐氏墓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唐氏墓群

地理位置: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唐家镇柯山岭一带

所处时代:宋至清

占地面积:约 340000 m²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0641-2-125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唐氏墓群始葬于南宋咸淳五年(1269年)。

崇祯九年(1636年),立碑告示:“柯山岭无论何人不得添葬或毀损祖墓上建筑物”。

清道光七年(1827年),海康知县特别颁布《柯山祖墓严禁条例》规定:“柯山之地乃雷琼晋昌派鼻祖之地,不准添葬,违者送官按法治罪”。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海康地方法院颁布布告第二五号,严正宣示:“不得在柯山添坟和砍伐树木”。

遗址特点

编辑
唐氏墓群是粤琼唐氏始祖唐菽林及历代功名子孙的陵园,总占地面积约34万平方米。唐氏墓群座西北向东南,有保存完好的宋、元、明、清历代唐氏家族古墓52座,其中宋代石墓6座、元代石墓17座、明代石墓6座、明清土丘墓23座。

主要建筑

编辑
石牌坊

石牌坊石牌坊

唐氏墓群陵园前为七门翘角大石牌坊,坊额上写着“阳洒离陲”四个大字,乃唐才猷将军所题。石牌坊右边立有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海康地方法院布告》石碑,布告有“不得在该山岭添坟墓及砍伐树木”等内容。石牌坊两侧趴蹲一对石牛,牌坊大门前为陵前广场。

石像及溯源亭

溯源亭溯源亭

墓群陵园中轴线是一条用水泥及青石铺设的祭祀大道。大道笔直,将陵园内的文物遗址连成一线。陵园内有宋、元、明、清时期的石墓、石像、碑记亭及溯源亭等文物古迹。其中,石像是雷州唐氏始祖唐菽林公的雕塑;溯源亭四面书写“进士护金瓯汗马安雷八百年前驱虎豹,大夫眠宝地黄牛望月九千里内起麟龙”“看水入南疆源远流长浩荡支流奔桂粤,柯山依北国峰青脉翠巍峨主脉壮雷琼”等楹联。

不同时期石墓

石墓

宋、元时期的石墓,形如“坛”状(“坛”意为“祭祀台”),分为6级,1、2级为坛座,3级为坛身,4至6级为坛盖,造型简朴肃穆;明朝时代的石墓,形如“龟”状(“龟”寓“寿”),分为3级,1、2级为底座,上面是龟甲形石刻棺盖,造型稳重大方。不同时代的造型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葬俗内涵。明清时期的封土墓,碑文详细,有墓主姓名、谥号、寿考、生前居住地址、后裔及墓座向等。这些封土墓因墓表流失,基本上只存墓碑,没有墓土……

唐菽林石墓

唐菽林石墓是中心区域主墓群,墓以青石条砌成,长2.28米,宽1.26米,高1.17米,呈6级坛形,荣勋“宋十三上舍”,墓前竖五祀,放置有纹龙描凤的石祭桌,墓碑书“宋故十三上舍唐公之墓咸淳五年乙已”。其三位夫人墓分列两旁,为“归晋昌柯宜人墓”“宋归晋昌郭安人墓”“晋昌郡张四孺人墓”等墓。这4座石墓碑文所署时间都是“咸淳五年已巳”(1269年)。

历史文化

编辑
相关人物

唐菽林雕塑唐菽林雕塑

唐菽林,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生于广西桂林兴安县。宋嘉定元年(1208年),进士及第,钦任雷州府户禄推官,诰授承御银青大夫,卸任后留居雷州开基立业。南宋淳佑四年(1244年),逝于雷州。

文物价值

编辑
唐氏墓群多为方坛或龟形石墓,不同朝代的古墓各不相同,而这些坟墓的质地、形制和墓碑形式的演变,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殡葬特点,是研究古代粤西地区葬俗的重要实物材料。

保护措施

编辑
2013年3月5日,唐氏墓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唐氏墓群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唐家镇柯山岭一带。

唐家镇

交通信息

自驾:自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唐氏墓群,路程约20千米,用时约4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