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寺多宝塔 编辑

湖北省襄阳市境内古建筑

广德寺多宝塔广德寺多宝塔

广德寺多宝塔,位于湖北省襄阳市襄阳城西13公里处,建于明弘治七至九年(1494~1496)。于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德寺多宝塔为砖石仿木结构,通高约17米,由塔座、塔峰组成。塔座为八方形,八面墙上均有石凿佛龛和佛像,东西南北各有一石砌券门,正门石额刻“多宝佛塔”四字。塔身外嵌汉白玉佛四十八座(其中有三个“佛”字)。塔座上立五座小塔,居中一座是主塔,为喇嘛塔,主塔周围有四座重檐攒尖式小塔,相互对称。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广德寺多宝塔

地理位置:湖北省襄阳市城西13公里处

年代:明

保护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编辑
广德寺原名云居寺,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寺址原位于隆中山,唐以后逐渐废弃。明景泰年间,法号为大云的和尚募款重建云居寺。成化年间,襄简王朱见淑的妃子杜氏因病辞世,朱见淑遂将杜氏葬于寺旁,以夺风水,此事引起众僧不满。襄简王为安抚众僧,奏请皇上重建寺庙,宪宗皇帝颁旨,由礼部就近择址,建造各进殿宇,并御笔赐额“广德禅林”。弘治七年至九年(公元1494年-1496年)由道圆和尚主持,在寺后建造一座金刚宝座式佛塔,因主塔上建有五个小塔,故称多宝佛塔。

建筑结构

编辑
广德寺多宝塔为砖石结构,金刚宝座式,通高16.8米。

广德寺多宝塔广德寺多宝塔

塔座平面呈八方形,边5.5米,高7.26米,以青砖平砌,厚3.5米。八角砌圆弧形砖柱,上饰石雕螭首,下奠石柱础。基础为条石筑成,高0.45米。塔座东南、西北、西南、东北四面各有石砌券门,高1.66米,宽1.02米。八面墙上皆嵌石雕佛龛和佛像。正门佛龛之上有石额,刻楷书“多宝佛塔” 4字。塔座上端,作叠涩浅檐。檐下以方形片石刻成斗大“佛”字 3个,等距横列。塔座内部正中,设砖砌八方亭式小塔,置须弥座上。塔身当门四面亦嵌石龛、石佛,并饰额、枋及五斗等仿木建筑构件。此塔实际上起着塔心柱的作用,构成了环廊式塔室。在东北向的门道左侧开有小门,于夹壁间构石阶盘旋而上,可登塔座顶部。石阶出口处,有高3.25米的四角攒尖式方形罩亭。

座上置 5塔。中央为嘛塔式,高9.54米,下为石雕须弥座,刻仰覆莲瓣4层,其上置覆钵式塔身,四面均刻小石龛和佛像,最上为“十三天”、铜制宝盖和宝珠。宝盖下悬风铎。四隅小塔均为六角亭式,高6.65米,在石须弥座上,塔身嵌石龛、佛像,无门窗。上叠密檐三层,一层檐上六面各置琉璃佛像1尊。攒尖顶,上饰宝珠,南隅小塔壁嵌石1方,上刻弘治九年(1496)“襄阳承奉赵福保”捐资建塔题记。

此塔建筑结构、装饰纹样及雕刻手法都具有明代风格。塔前广德寺原有前殿及藏经楼,均为砖木结构。现存藏经楼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重檐硬山顶,为晚清建筑。

文物价值

编辑
多宝佛塔融民族艺术与印度佛塔造型于一体,比例均衡,结构严谨,多富变化。远看,五峰突出云表;近看,额、枋、斗拱装配适宜,纹饰图案别致、细腻。这种金刚宝座多宝佛塔在我国数量极少,襄阳的多宝佛塔,把六代盛行的喇嘛塔和辽代风格的密檐六角攒尖顶式塔结合在一个塔座上,又为全国所仅见,极为珍贵,实属不可多得的国宝。

保护措施

编辑
1957年,省政府拨专款维修多宝佛塔。1993年,市文物管理处全面维修了广德寺藏经楼、方丈院、知客楼、天王殿及山门,重建了大雄宝殿。1997年,广德寺作为佛教活动场所正式开放。

1988年,广德寺多宝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