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庆府古城墙 编辑
宝庆府古城墙,位于湖南省邵阳市西区资水南岸,始建于汉代,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升邵州为宝庆府,城址规模基本上定型,历经多朝治理修缮。
宝庆府古城原系土筑城垣,宋代以后改为砖石墙,周长4000余米,高约8米,宽约5米,东、西、南、北及西北分别设有朝天、定远、大安、庆丰、临津五道城门,西、南二门各筑瓮城,驻兵把守;城墙上设城楼7座、炮台12座,以御外患;城址东濒邵水,北临资江,西、南凿池,固若金汤,俗有“铁打的宝庆”之称。 宝庆府古城墙是宝庆古城现存最大的建筑物,体现了邵阳地区文明发展的进程,见证了邵阳城市建设的悠久历史。
2013年3月5日,宝庆府古城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宝庆府古城墙
地理位置:湖南省邵阳市西区资水南岸
所处时代:宋至清代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7-1178-3-476
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升邵州为宝庆府,府城向西面扩展,城址规模基本上定型。
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徽煝长子音垫嗣王,于弘治元年(1488年)移府(王府)宝庆府城。
辛亥革命(1911年)之后,废除了封建制度,封闭自守的城堡制亦被废弃。
民国时期,宝庆府为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公署(又称邵阳专员公署)。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为便于抗日时期城内居民疏散,将古城的东、南、西三面城墙拆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邵阳地区专员公署、邵阳市亦治此。
宝庆府古城墙
宝庆府城街巷呈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交错布局,形似棋盘。其中东西走向的主街有府街、县街、背街、狮子街;南北走向的短街有南门街、临津门街、北门街、府前街、二府街、打信街、杓把衔。府街,今名红旗路,东起青龙桥,西迄南正街,全长1280米。县街,今名城北路,全长约1100米。背街,即今红旗路之南约100米与红旗路平行的乾元巷、青云街、太平一巷,全长约900米。狮子街,在县街北,与县街平行,全长约500米。其它南北走向小街,长50至200余米不等。城内的小巷共二十条,呈南北走向,分布于府街和县街的两侧,这些小巷的名称大部分沿用。
地理优势
宝庆府古城位于湖南四大水系之一的资江河旁,城东有发源于邵东县回龙峰的邵水与资水汇流,城南小山连绵,具有两面临江,一面倚山的地理优势。该城水路上通广西,下通长江;陆路东接衡阳、湘潭、长沙,西连贵州、云南等地,是湘黔古道的要冲,其地理优势独特。
营建方式
宝庆府古城墙经历了汉、宋、明、清历朝营建,其设计理念一致,突出基础(基础宽度达12米宽),放坡均匀,排水有序,城墙砌体表面放坡系数均为1:0.15,内外设有排水沟及下水道,保证排水流畅。城墙采用内部夯填沙石,外用巨石码砌,严丝合缝,结构严谨,坚固异常。城墙砌体采用桐油、糯米汁混合砂浆勾缝,比现在M10水泥砂浆强度坚硬,经几百年风雨洗刷,红砂石砌体已被冲洗掏空,而勾缝油灰凸显。
防御体系
历代统治者都重视该城的营建,汉代土筑城垣,宋代以后改为砖石筑墙,东、西、南、北及西北分别设有五道城门,西、南二门各筑瓮城,驻兵把守;城墙上设城楼、炮台,以御外患;城门内侧有通往城外的地下暗道,以利紧急时刻对外通讯;城墙的东、南、西、北险要部位,共筑城墙马面六处,以利巡守防御。城址东濒邵水,北临资江,西、南凿池,固若金汤。其防御体系完善,堪称古代城建防御体系的典范,俗有“铁打的宝庆”之誉。
军事功能
宝庆府古城因地处湘黔古道要冲,水陆交通方便,因此,历为湖南军事重镇,具有“上控云贵,下制长衡”之功,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故有“宝庆安而全省定”之说。自西汉以来,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战事,无不与宝庆相关。
名称
“宝庆府”作为一个地名,自南宋至民国初年,沿用了近800年,人们已习惯了宝庆这一称谓,喜欢将邵阳叫做“宝庆”。尤其是明清时代宝庆商贾云集,许多商品都打上了“宝庆”的商标。因此,凡标注“宝庆”商标的土物产,外商仍然很感兴趣。“宝庆府”这个地名在官方的文牍中虽已久违,但它在民间,却仍然是经济文化的品牌。
2013年3月5日,宝庆府古城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