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文襄公祠 编辑
左文襄公祠,又名左公祠,俗称相国祠,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文星镇八甲村,是为纪念清末爱国将领左宗棠而修建的地方性祠庙建筑,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
左文襄公祠是砖、木、石结构,由三组硬山式屋宇组成,星宇间用边廊连结,形成整体,加上边厢、水塘,占地15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座北朝南,由前门、中栋和后殿及廊厢组成,西墙中栋处伸出边厢,建筑风格为晚清小型殿宇式。主体为木构,四周为灌斗砖墙,东西为马头墙,屋面盖小赤瓦,中栋与后栋中设天井。
2013年3月5日,左文襄公祠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左文襄公祠
地理位置: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文星镇八甲村
所处时代:1892年
占地面积:1500 m²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别名:左公祠,相国祠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批准文号:国发(2013)13号
编号:7-1821-5-214
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1950年,湘阴和平解放,左文襄公祠收归国有,交湘阴县房产部门管理。
1951年,左文襄公祠辟为小学,祠内慈禧太后、光绪皇帝题匾改作黑板。同年,湘阴有群众将此事报告湖南省人民政府,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至函湘阴县人民政府,要求查实,并作为文物加以保护。
1958年,大跃进时期,左文襄公祠改作酱厂,天井加盖屋顶,西侧附属建筑北面杂屋被拆除后新建厂房,西侧马头墙改作厂房西墙,南侧厢房北部切除三分之一,辟为厂房(木柱,牵手枋被割断)。
1996年,湘阴特大洪水,左文襄公祠被淹1米,时间长达1个月,左文襄公祠受到了严重破坏。
1999年5月,湘阴县文物管理所筹资8万元对其进行第一次维修,修复了前门及中栋前门,并竖立了保护标志及说明词。
2012年5月,为纪念左宗棠诞辰200周年,湘阴县人民政府拨款200余万元,对左文襄公祠进行大修。
1904年黄兴与明德学堂师生在左文襄祠正殿前合影
综述
左文襄公祠坐北朝南,平面基本呈方形,由中间的主体建筑和东西对称的庑院组成,整个建筑群占地面积达2640平方米。建筑群为砖木结构,单层、单檐,外围封火山墙,东西为马头墙,除后寝用黄色琉璃瓦外,其他建筑屋面均为小青瓦,中栋和后栋之间设天井。主体建筑为长方形,自南向北,由一字形照壁、前院、门厅、天井院、东西庑廊、后寝组成。东西庑院为附属建筑,包括前、后厢房和中间的天井,与主体建筑一起共同组成左文襄公祠建筑组群。后殿正中设木龛,立左宗棠牌位。整个建筑风格为晚清官式建筑和湖南典型地方传统建筑的做法和特点,构造简洁明快,用材合度。
左文襄公祠
照壁
照壁又称影壁,位于左文襄公祠整体建筑最前端正中,一字形,东西两侧各开一券拱形门。中间墙体较两侧高大且厚,照壁总的宽度为14.72米,与前院和中间门厅的宽度一样。照壁中间厚墙宽7.66米、高6.0米,两侧开门的低墙宽各为3.53米,高5.3米,券门左右对称,宽1.83米、门高2.8米。券拱门顶背面,东西两侧分别有 “纬武”“经文”隶书体阴文题刻。在照壁的上部两侧出檐,其建造形式与封火山墙相同,即墙帽以一层砖拔檐上加以冰盘盖,上盖琉璃瓦剪边和小青瓦。在照壁东西两侧砌有延伸的围墙,分别与东西庑院两侧向南延伸的围墙垂直相接,使整个建筑组群形成一封闭的院落。两侧围墙近门处,分别将黑色花岗岩保护标志和说明词碑嵌在墙上。围墙下部为绵墙,上部用小青瓦砌成网络状透空花格窗形式,花格窗上部建筑装饰手法与照壁顶部相同。
前院
前院位于照壁与门厅之间,左右两侧分别有高墙将照壁与门栋相连,墙的高度和建造形式与照壁两侧低墙一致,由此形成一处高大、威严的封闭院落。春秋两季每当地方官员下马来此拜祭时,进入前院都会让人产生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前院南北长14.5米、东西宽14.12米,面积204平方米。地面全部用青砖铺砌,从照壁两侧进入前院后,为一段横向平铺的场面,住前则分成七组,即通往门厅相国祠三个拱门的地面铺成“人”字形,其他四个区域则与进门处一样,全部是横平铺。
左文襄公祠
门厅
门厅又称相国祠,位于照壁与后寝之间,为左祠迎接官员和官员到达后停留处。建筑形制为两进三开间,硬山人字形屋架,东西两侧封火山墙高大威猛。其面阔14.12米,进深8.26米,面积117平方米。前面为三个用麻石砌成的券拱门,中间拱门较两侧高大,中间拱门顶上自右向左刻有“相国祠”三个大字,表明该处建筑的名称及功用。门厅东西两侧各有一圆门与东西庑院相连,圆门直径2.0米,门厅地面较东西庑院高出约25厘米。
相国祠
天井院
天井院位于门厅与后寝之间,中间为天井,左右两侧周以回廊,回廊与东西庑院的隔墙上分别开有两个横长方形的石质菱形花格窗。花格窗高2.0米、宽2.55米。连同回廊在内,天井院东西宽为14.12米、南北长14.23米,占地面积201平方米。两侧回廊各宽2.7米,中间天井宽8.53米,在天井的中间有连接门厅与后寝的通道,通道与门厅和两侧回廊地面在同一平面上,通道宽2.1米,通道将天井分成东西两部分,天井两侧底部有钱纹下水孔。
后寝
后寝位于左文襄公祠后部中间,为左祠的中心主体建筑。与门厅一样,后寝亦为两进三开间,外面有走廊与天井东西回廊相连。在走廊的东西两侧,各开一小门与东西庑院相通。后寝东西面阔14.12米,进深8.44米,面积120平方米,后寝地面较门厅高出40厘米。殿正中后部设有木龛,立左宗棠牌位。后寝为人字屋檩,通过立柱和穿插枋及枋间的驼墩将木檩架住。山墙外檐下有堆塑的蝙蝠图案。后寝屋面盖黄色琉璃瓦,前檐下有卷棚,与廊柱相连。屋顶正中为葫芦形宝顶,两侧屋脊上为镂空琉璃件,东西两端为高翘上卷的鸱吻。后寝整体建筑高大,线条优美 ,为典型的殿宇式建筑。
庑院
庑院分东庑院和西庑院,以主体建筑为中心东西对称。庑院与门厅和后寝两侧相接处分别建有前厢房和后厢房。前厢房通过圆门与门厅相连,而后厢房则通过厢房与后寝前廊之间的小门相通。在前厢房与前面的围墙之间围成一花坛,前厢房与门厅之间有2.15米宽的通道,连同通道和中间廊道在内,前厢房东西宽17.9米、南北进深为7.21米,建筑面积达129平方米。而后厢房东西宽与前厢房相同,亦为17.9米,进深8.4米,建筑面积为150平方米。厢房东西两侧亦设有回廊,与两厢房间的前廊相接,并通过回廊与其他建筑相连,可以达到晴不曝日,雨不湿鞋的效果。在东西庑院两厢房的外墙中间部位,各有一向外开的石框双开木门。在前后厢房和回廊之间,各形成一平面呈长方形的天井院,每个天井院被青砖铺地隔开后形成四个小型花坛,平面呈“田”字形,中间栽种桂花树,并辅以其他花草。
左宗棠(1812年~1885年)字季高,湖南湘阴人,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之一。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举人,清咸丰元年(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他与曾国藩等组织湘军镇压了太平军。清同治五年(1866年),左宗棠任陕甘总督,先后镇压过捻军和陕甘回民起义。清光绪元年(1875年),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讨伐阿古柏,收复失地。中、俄伊犁交涉中,主张“先之以谈判,继之以战阵”。清光绪七年(1881年),任军机大臣,调两江总督,后病殁福州。
2002年5月,左文襄公祠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左文襄公祠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左文襄公祠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文星镇八甲村。
左宗棠文化园-左文襄公祠
交通指南
从许昌—广州高速公路湘阴南收费站(许广高速出口),驾车前往左文襄公祠,路程大约有6.7千米,需要用时11分钟。
从许昌—广州高速公路湘阴东收费站(许广高速出口),驾车前往左文襄公祠,路程大约有11千米,需要用时19分钟。
从平江—洞口高速公路湘阴北收费站(平洞高速出口),驾车前往左文襄公祠,路程大约有7.8千米,需要用时17分钟。
从平江—洞口高速公路鹤龙湖收费站(平洞高速出口),驾车前往左文襄公祠,路程大约有15千米,需要用时23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