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昆古戏台 编辑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湘昆古戏台湘昆古戏台

湘昆古戏台,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是清朝时期的古建筑遗存。

湘昆古戏台大多依附于宗祠,是宗祠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宗祠有机地融合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作为宗祠核心部分的古戏台,其设计巧妙、布局科学、结构别致、雕刻精美、形式多样。其形制一般后有厢房依托,前有柱子支撑,斗檐飞拱。封檐板的木雕、柱基的石雕、墙上的壁画,内容与题材都丰富多样。湘昆古戏台大多建于明清时期。桂阳古戏台见证了湘昆曲的兴衰流变,是湘南文化传承的历史见证,也是研究中国南方明清古戏台建筑的重要范本之一。

2019年10月7日,湘昆古戏台被中华人民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湘昆古戏台

地理位置: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

所处时代:清朝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8-0389-3-192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桂阳县作为湘昆曲的发之地,遗存丰富,至民国末年,全县有戏台500余座。

湘昆古戏台

全国文物第二次普查,统计桂阳县古戏台数量超过400座。

湘昆古戏台湘昆古戏台

全国文物第三次普查,桂阳县仍然保存较好的古戏台有300余座。

1989年冬,桂阳县里调查,城关镇城隍庙戏台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是已知桂阳县建得最早的古戏台。

2021年,桂阳县争取湘昆古戏台骆氏宗祠等消防工程资金300万元。

建筑格局

编辑

湘昆古戏台湘昆古戏台

桂阳县每个乡镇都有戏台遗存,比较集中的有敖泉(21座)、欧阳海(12座)、樟市(21座)等几个乡镇,形成了戏台群落的格局。

湘昆古戏台分类

湘昆古戏台根据所处空间环境,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戏台依附于祠堂,这也是大部分戏台所存在的环境,可称之为庭院式戏台。戏台台口正对大殿,形成对称的格局,这是因为戏曲表演源于酬神活动。规模稍大的祠堂开正中山门,戏台与山门合二为一,有利于节约占地面积,创造更多的庭院空间;规模稍小的祠堂,因地制宜,山门让位到戏台东南角一侧,并在正殿东西两角设置腰门,方便人员疏散,更强调的是祠堂戏曲观演功能。第二类戏台则是利用开阔平整的自然地势或人流量较大的街道巷口,形成的圩场戏台、道口戏台和乡间田野草坪,这可称之为广场式戏台。这是由于祠堂庭院场地有限,无法涌入更多人同时观看,促使村民建造祠堂之外的戏台。第三类是在规模比较大的民居内,依附于天井和庭院形成的家庭式戏台,以便经常聘班演戏,以娱视听。湘粤按察使魏喻义官厅,由南往北十进格局,其中第三进是大厅和戏台的结合,戏台前有天井,正对后厅,两侧是廊道和厢房。第四类是公共神庙戏台,桂阳县已无遗存。七星街城隍庙戏台是可考证的最大戏台,是县城重要的娱乐场所,已于1951年拆除,县文物局资料有文字描述,“台面高过人头,前台宽约二丈四(大约7.9米),深约二丈(6.6米)”,“两侧看楼长六丈(约19.8米),深一丈(约3.3米)”。

建筑特点

编辑
平面形式

平面形式平面形式

湘昆古戏台由前台和后台组成,前台伸向戏场,多为三开间,形成三面围观的形式,后台面阔大于前台,多为五开间,祠堂类戏台的后台还会与与两侧看楼结合;大一点规模的祠堂戏台,后台为七开间甚至九开间,且利用前台两侧的空当之处设置了乐台,容纳伴奏人员。前台的尺度直接关乎演出效果,遵循湘昆曲表演的一般要求,制式较为统一,而后台更多依据场地形式和建造者财力而定,对空间要求无严格限制。湘昆曲在全盛时期,一个戏班演员众多,后台难以满足扮戏需要,表演时多借助于周边民宅,或在戏台附近另建一座专门扮戏的建筑。

构造体系

根据戏台立柱的支撑结构和前后台屋面梁架的组合方式,湘昆古戏台可分戏台为两大类,一类是前后台共用一排柱网,前台为歇山,后台为硬山,屋面梁架分离;另一类前后台屋面梁架为同一体系,屋顶整体为硬山顶或半歇山与硬山结合的形式。

台基

湘南地区丛林密布,多雨潮湿,为了戏台的耐久性,多选用空腔式的砖石基座,由于经济原因需选用木立柱时,也会先垫上较高的石材柱础。台基高度决定了人们的视线和观赏方式。祠堂戏场中,庭院前排的视听效果最好,往往摆放桌椅,安排长者和贵宾的坐席,后部多为站立观看。广场式戏台观众人流量较大,前后排观众均需站立观看。总的来说,广场式戏台的台基高于祠堂戏台,这是要让较远处观众视线不受阻挡;山门戏台台基高于山门让位的戏台,这是为了满足戏台底部通行的需要。

台口

湘昆古戏台前台多以四根檐柱将台口分为“一明二次”三开间,明间居中,其面宽约为次间两倍,明间前檐两柱常不与次间边檐角柱平行,并略微往戏台内移两尺左右(即0.64米),以使前区扩大,获取更大的表演区域。部分戏台则取消前檐两柱,变三开间为一开间,没有前檐两柱,观众视线不受遮挡。

文物遗存

编辑
雕刻与绘画

雕刻与绘画雕刻与绘画

湘昆古戏台重视装饰性,追求华丽的效果,主要通过通过了木雕、彩绘、砖石瓦作体现。从梁柱到牛腿柱、封檐板到雀替,整体和细部“凡木皆雕”。最为复杂的雕饰为戏台正面向观众的主梁,题材以“双龙戏珠”、“狮子吐球”等吉祥图案为主,也有的雕饰以戏曲故事的内容而创作,镂空雕手法和浮雕结合,造型精巧,活灵活现。彩绘多在藻井、天花、屏风等部位应用,丰富戏台的色彩,提升热闹的氛围,突出了戏台的表演氛围。基座边沿的护壁柱、戏台三边围栏条石,往往刻有简单纹饰,以瑞兽、鱼虫为主,起到了强化轮廓的作用。立柱的石材柱础,有铺地莲花式、盘龙柱式、鼓式等。瓦作的装饰通常在屋脊上体现,样式简单的屋脊以青瓦立铺,排列细密,形成灵动的屋脊曲线;复杂些的屋脊,多以石材雕饰压顶。正脊中间设有中堆雕塑,两侧有螭吻,戗脊尾端有一定弧度的起翘,末端有石作饰物。

楹联题壁

湘昆古戏台除了雕刻外,还有一副副楹联,它们或行书或草书或隶书,或阴刻或阳刻,劝说世人向上,描绘名胜风光和戏曲优美意境。戏台后台板壁上的戏班题壁,记载了演出时间、戏班名称、演出剧目等内容。如黄沙坪街道沙坪村大溪骆氏宗祠戏台后台板壁有清嘉庆年间维修工程竣工时,福庆园戏班在此演出16天56出昆曲节目题壁;樟市镇上坊村成氏宗祠戏台后台有宝钧班五十余出戏目题壁。

匾额

湘昆古戏台前后台用木板装壁隔开,有左右两门出入,门头上有“祖德流芳”“诗书继世”“奉贤思孝”“祖泽宗功”等一类思祖念祖、见贤思齐的匾额,在庆祝古戏台与祠堂同时落成的同时,着重阐明建设戏台与宗族祠堂的目的在于“演文德布武功”。

历史文化

编辑
湘昆曲发展

湘昆曲湘昆曲

明万历年间,昆曲以苏州为中心开始向外传播。流布地区,遍及南北,先后产生北昆、湘昆、川昆等支派,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昆腔腔系,再不是“昆山腔止行于中”。昆曲传入湖南,扎根最深,昆曲班社最多持续最久的莫过于桂阳,经过长期演变发展,与当地的语言和音乐结合,形成有地方色彩的湘昆曲。桂阳一带昆腔班都以“秀”字命名,一“秀”相承,群众习惯称昆腔班为“文秀班”。据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广州所立《外江梨园会馆上会碑记》,载有“湖南集秀班”,且系昆腔班,可推断桂阳最早有集秀班的说法是可信的;桂阳隔水村李氏宗祠戏台,立清嘉庆三年(1789年)《李氏宗词碑记》,记述建造戏台宗旨:“斯岂徒吴歈越吟,以娱视听计哉。”“吴歈越吟”一词,系指昆曲,可见清乾、嘉之际,昆曲已在桂阳盛行。桂阳桥市天堂村,清光绪元年(1875年),迎春佳节,请昆文秀班演戏五天,戏台屏风背面书写了当时所表演的曲目表。桂阳樟市太平村约八十户,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新建戏台,请昆文秀班踩台演出,又请福昆文秀班连演半月,至今屏风背面所留墨迹清晰醒目。昭金村魏氏宗祠戏台的屏风背面屏风背面保存的墨迹记载了文秀班”等15个戏班分别于清光绪四年(1879年)、六年(1881年)、十年(1885年)及民国时期等在此演出昆戏的剧目。自清光绪到民国年间有记载的十五个湘昆曲戏班,十四个成立于桂阳,足可见桂阳是湘昆曲的根基之地。正是桂阳群众对湘昆曲的热衷促使了戏台持续的建设和维护。村落之间以建设戏台之华丽为宗族之荣耀,部分村落甚至建造了多座戏台,戏台的建筑艺术成就也随之达到了最高峰。

文物价值

编辑
桂阳古戏台见证了湘昆曲的兴衰流变,是湘南文化传承的历史见证,也是研究中国南方明清古戏台建筑的重要范本之一。

保护措施

编辑
2019年10月7日,湘昆古戏台被中华人民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湘昆古戏台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

桂阳县人民政府

交通信息

自驾:自湖南省郴州市开车前往桂阳县,路程约32.6千米,用时约5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