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海战役总前委和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旧址 编辑
淮海战役总前委和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旧址,位于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濉溪县,是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淮海战役总前委和华东野战军指挥部驻扎地。
淮海战役总前委和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旧址包括文昌宫旧址、小李家旧址、杨家台子旧址。文昌宫旧址坐北朝南,大门朝东,分南、北、中三进院落;小李家总前委旧址分庄东、庄中两处院;杨家台子旧址坐北朝南,为清末皖北典型的小青瓦房四合院建筑风格,分东、中、西三路院落。旧址陈列有当年首长使用过的物品,保存较好。淮海战役总前委和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旧址对于研究淮海战役,研究毛泽东同志、中央军委和淮海战役总前委指挥艺术,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科学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和场所。淮海战役总前委和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旧址是淮海战役总前委的诞生地,是淮海战役胜利的历史见证,是一座革命的丰碑。保护好、利用好这座永恒的丰碑,对增强党的凝聚力,对弘扬革命传统、教育后代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06年5月,淮海战役总前委和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淮海战役总前委和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旧址
地理位置: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濉溪县
所处时代:1948年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6-961-5-088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杨家台子旧址为清末古建筑群落。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中原、华东野战军和地方部队共约60万人,以徐州为中心,在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发起了淮海战役。这是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歼敌数量最多的一个战役。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1月10日,刘伯承率中原野战军指挥部从豫西东进淮海前线,在河南柘城与陈毅、邓小平汇合。11月11日,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率中原野战军指挥部到达临涣集,中野指挥部设在临涣文昌宫。当晚,刘、陈、邓三人研究和部署了中野攻打宿县和切断徐
文昌宫坐北朝南,大门朝东,占地面积约5346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300多平方米;分南、北、中三进院落,地势比周围高出2米左右,墙体青砖砌成,屋面小瓦起脊,后殿中间3间重梁架起,将梁直接置于柱头挑出。文昌宫仍保存完好。总前委设在文昌宫西侧四合院,正厅5间,东西头各一间是首长住处,东西厢房分别为总前委办公室、电讯处和警卫处。中间庭院是首长开会与布置作战计划的地方。总前委五位成员中,只有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三位常委驻总前委指挥部,粟裕、谭震林分别驻华东野战军指挥部和山东兵团指挥部。小李家旧址
小李家旧址
小李家总前委旧址分庄东、庄中两处院:庄东一处共有16间草房,前后两进院,后院的3间东屋与前院的3间堂屋为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等几位首长的住房。前院是参谋和警卫人员的住所,后院是总前委的办公室。
杨家台子旧址
杨家台子旧址
杨家台子旧址为清末古建筑群落,原为杨姓地主的住宅大院。建筑坐北朝南,为清末皖北典型的小青瓦房四合院建筑风格,分东、中、西三路院落,每路三排三进,共由9个小院65间房屋组成。当年淮海战役总前委开会的房屋以及用过的桌、椅、马灯、文件柜、水桶等实物保存完好。
领导人合照
淮海战役五位“总前委”在旧址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也是淮海战役总前委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在这场战役期间的唯一一次合影。生活用品
小李家旧址室内摆放着总前委首长们使用过的大方桌、三抽桌、长条凳等物品;杨家台子旧址内当年淮海战役总前委开会的房屋以及用过的桌、椅、马灯、文件柜、水桶等实物保存完好;文昌宫旧址北展区保存着总前委首长们使用过的桌椅、床铺、电话、发报机、马灯等文物。
遗址碑
2006年5月,淮海战役总前委和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淮海战役总前委和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旧址位于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濉溪县。
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
交通信息
自驾:自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淮海战役总前委和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旧址,路程约33.2千米,用时约53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