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洞、吊桶环遗址 编辑

中国南方地区的洞穴遗址

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仙人洞、吊桶环遗址

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位于江西省万年县大镇附近的小荷山脚和吊桶环山顶, 坐落于小而湿润的大源盆地内,相距约800米,是中国南方地区典型的洞穴遗址。 1993~1995年,北京大学考古系、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美国安德沃考古基金会联合组成中美农业考古队,开展了对万年仙人洞取样、发掘和对万年吊桶环遗址的发掘,并对两遗址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遗物,获取了大量自然、人文信息。 1999年夏继续进行了发掘。时代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两遗址在石制品加工和陶器制作方面有明显差异。陶片为发现的中国最原始的陶制品之一。发现了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清晰的地层关系证据,并找到新石器早期的水稻遗存。

仙人洞、吊桶环遗址的地层堆积,涵盖了由旧石器时代末期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完整地层序列,它对于研究人类如何由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文化演进过程。尤其是对有关稻作农业起源、陶器的发现、动物的驯化等重大学术课题的解决提供了相关的考古学证据,揭示出我国从旧石器时期向新石器时期过渡的最清晰的地层关系证据。

仙人洞、吊桶环遗址,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仙人洞、吊桶环遗址

地理位置:万年县大源镇

所属地区:江西省万年县

高:60米

保护批次:第五批

保护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国务院

文物时代:新石器时代

批准文号:国发〔2001〕25号

批准编号:54

历史起源

编辑

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仙人洞、吊桶环遗址

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两处遗址的文化堆积丰富,出土遗物包括各种石器、骨器、穿孔蚌器、夹砂的褐色陶器、人骨和大量动物骨骼。此外,遗址附近还发现有种植水稻的遗迹。

布局结构

编辑
仙人洞遗址的洞口朝向东南,前面有一条小河。遗址出土遗物丰富,有石器、骨器、穿孔蚌器、陶片和人头骨、下颌骨、牙齿等,还有数以万计的动物骨骼碎片。

其中最特别的是年代超过万年的夹粗砂条纹陶、绳纹陶,这不仅是东亚地区,也是世界上发现年代最早的陶器标本之一。此外,还发现了12000年前的野生稻植硅石和10000年前的栽培稻植硅石,这是现今所知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遗存之一。

重要资料

编辑
遗址发现有华南地区洞穴罕见的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早期过渡的清晰地层堆积,为探讨人类如何从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这一世界性大课题提供了重要资料。

所获荣誉

编辑
2021年10月,被评为“百年百大考古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