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龙山摩崖造像 编辑
重龙山摩崖造像,又称“北岩”造像,位于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重龙镇公园街,占地面积约7100平方米,龛窟面积约2325平方米,是唐至民国时期的遗址。
重龙山摩崖造像主要分布在君子泉和古北崖石壁上。凹腹岩壁,高深约15米,有造像127龛,1222尊。君子泉上方的古北崖石壁上,还有造像45龛,491尊。古北崖的造像呈带状分布,由一条窄窄的栈道相连。造像大致为中唐27龛,晚唐98龛,五代31龛,宋15龛,清1龛。造像类型多样,品式丰富,较多的是佛、菩萨、天王,突出的为观音、地藏、药师佛、净土变等,反映了当时人们渴求社会安定和平的愿望。重龙山摩崖造像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特色显著,尤其是它紧接在唐武宗灭佛之后建设,在这特定的时间环境里,对于研究晚唐至五代的四川石窟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10月7日,重龙山摩崖造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重龙山摩崖造像
地理位置: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重龙镇公园街
所处时代:唐至民国
占地面积:约 7100 m²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8-0501-4-024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世纪80年代后期,文管部门对“千手观音”进行了修复。
重龙山摩崖造像
重龙山摩崖造像又称“北岩”造像,与资中县内东、西、南岩摩崖造像相比,规模最大、雕刻最精、年代较早。像龛的形制与四川地区的摩崖造像大致相同,主要是平顶敞口长方形或正方形龛,深浅不一。重龙山摩崖造像主要分布在君子泉和古北崖石壁上。整个造像占地面积约7100平方米,龛窟面积约2325平方米。凹腹岩壁,高深约15米,有造像127龛,1222尊。君子泉上方的古北崖石壁上,还有造像45龛,491尊。古北崖的造像呈带状分布,由一条窄窄的栈道相连。
时代和造型
重龙山摩崖造像各时代的造像大致为中唐27龛,晚唐98龛,五代31龛,宋15龛,清1龛。造像类型多样,品式丰富,较多的是佛、菩萨、天王,突出的为观音、地藏、药师佛、净土变等,反映了当时人们渴求社会安定和平的愿望。
重龙山摩崖造像局部
重龙山摩崖造像天王造像数量仅次于观音,达到20龛之多。有的一龛一像,有的一龛数像。天王有坐有立,有的手托宝塔,有的怒目攒拳。其中尤以64号和88号二龛最为生动。《中国名胜辞典》中把88号“毗沙门天王”和113号“大悲观音”称为“北岩最佳的像龛”。“毗沙门天王”,尽管衣身饰品已有风化,但可以看见这座天王身着七宝金刚甲胄,脚踩妖魔鬼怪,其广目圆睁,不怒自威。第93号龛“释迦泾”,凿于唐大中八年之前,佛和菩萨均面目姣好,体态丰膄,显示了唐代以来佛教造象日益中国化的过程。该龛是四川唐代石窟中规模最大的龛窟。
第113号龛的千手观音,中晚唐时的雕刻杰作,高3.9米,深1.85米。观音头戴花冠,冠中一化佛。身后浮雕超过30余只手,分持铃、瓶、轮、镜、弓、杵、盾等法器,环绕身侧,外刻火焰纹背光,构图完整,法像端严。
千手观音
维摩诘经变
第23号龛的“维摩诘经变”,龛悬于君子泉崖壁中空,悬空而立,龛右维摩头戴居士巾,手扶小儿结跏跌坐于屋中宝床上,屋顶翼角尤如牛角高翘呈鸱尾形,是典型的唐代建筑结构。龛高1.62米,宽2.13米,造像多达60身,轮廓清晰,主从分明,富有艺术特色 。铭文、题记
阿弥陀佛
君子泉、古北崖石壁上,共172龛1713尊造像。
铭刻
岩壁间除唐、五代、宋时造像,还有自五代、两宋、明清至民国的题记、铭文、诗赋、游记,遍布崖壁。现存题记35起,游记25处,题名5则,铭文8宗,诗词4首,剥蚀14起,共存86处。重龙山君子泉处的岩下石壁,镌刻隶书“君子泉”,由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资州牧胡学文题写。
地理位置
龙山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重龙镇公园街。
重龙山
交通信息
自驾:自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龙山摩崖造像,路程约3千米,用时约8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