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悬泉置遗址 编辑
悬泉置遗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瓜敦公路甜水井南侧1.5千米处。遗址开创于西汉武帝元鼎至征和(前111年至前92年)约30年间。1987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悬泉置遗址。遗址总占地面积22500平方米 。
悬泉置遗址包括主题建筑、灰区、马厩及其附属建筑,共出土文物约7万件,其中简牍3.5万枚,有字简牍2至3万枚 。 悬泉置遗址的发现证实了中国汉代邮政机关的存在,明确了中国汉代东西交通线的位置,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存在;悬泉置遗址出土的的简牍为研究中国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交通、邮驿、民族、文化、习俗等提供了资料;悬泉置遗址出土的麻纸为中国研究纸的发展变化提供了较多的实物资料 ;悬泉置遗址选址科学合理,值得今人学习和借鉴;悬泉置采用坞堡式院落建筑形式,内部格局得当,为研究甘肃沙漠地区的建筑特色与沿革提供了良好的实例,在建筑学方面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 。
2001年6月25日,悬泉置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6月22日,悬泉置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中文名:悬泉置遗址
地理位置:甘肃省敦煌市瓜敦公路甜水井南侧1.5千米处
占地面积:22500 m²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5-0123-1-123
批准时间:2001年6月25日
保护级别: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魏晋时期,被改做他用。
唐代,复称“悬泉驿”。
宋代以后,逐渐废弃。悬泉置从开创到废弃,延续了400余年 。
1990年10月至1992年12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敦煌甜水井附近的汉代悬泉置遗址进行全面清理发掘 。
1991年,悬泉置遗址被评为十大考古发现和“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
考古发掘平面图
建筑遗存 | 简介 |
坞院 | 坐西向东,呈50×50米正方形院落,门向东,墙基宽1.5-2米,残高0.8米,用0.48×0.28×0.2米的土坯砌筑,墙内外抹草拌泥,并途白色。东北和西南转角处筑角楼,正方形,基底7×7米,残高1米,筑法与坞墙同。坞院内沿坞墙四周均有房屋建筑,共27间:东墙下靠南2间和南墙下3间,均保存不好;西墙下10间排列整齐,保存较好,为传舍用房,但叠压关系复杂,现存房基之下有早期建筑,房屋可分为方形和长方形两种,长方形面积较大,方形较小;北墙和东墙上房子较多,有12间,大小不一,多有套间,面积均较大,为主要办公用房;坞内西北角因自然破坏,墙体无存,估计原来还有房屋建筑。东门外南侧有一组建筑,从遗迹推测,原有房屋5间,现保存较好的仅2间,估计为门卫戍守住所,很可能就是汉简中记载的“非常屋”。 |
马厩 | 位于坞院南墙外,依墙搭建,为土坯砌筑,由东、西两部分构成,共3间:靠东一组2间,大间11×11米、小间11×6米;靠西为一大通间,与西南角楼相连,东西长28米,南北宽14.5米、墙基宽0.5米,残高1米。 |
灰坑 | 共有灰坑10余座,形状不一,分布无规律,根据出土汉简推测,这些灰坑为东汉初期形成。 |
灰区 | 主要分布在坞院西墙外和东门口及北侧等地点。其中西墙处最为丰富,东门口次之,北侧则较简单,汉简等文物大都出于西墙堆积中。其中两墙处灰区堆积紧依西墙向南、北、西三个方向延伸,中心部位高,四周渐低,形成小丘状,最厚处1.6米。堆积有一定规律,每一时期堆积物均较为集中,当形成若干个高低不平的小堆后,进行平整,然后在依次堆放,形成了比较清晰和整齐的文化层次。 |
表格参考资料来源: |
文物类别 | 简介 | 图片 |
---|---|---|
文献类 | 悬泉置遗址遗存的文献有竹木简牍、帛书、纸文书及墙壁题记。 简牍35000余枚。其中有字者23000余枚。主要出土于西墙外和东门口的灰区堆积中,房屋遗址内较少。简牍以木质为主,竹质很少。木材初步鉴定有油松、红松、白杨、柽柳等。简牍文书大多数编绳已朽,为散简,现存少量较完整者50余册。简牍文书按内容,分为15类近百种。 帛书10件。均为私人信札,用黄、褐二色绢作为书写材料。 纸文书写有文字的残片共10件。其中汉纸9件,晋纸1件,为文书残片和药方。时代据同出简牍和地层,可分为3个时期。西汉武、昭帝时期3件,西汉宣帝至成帝时期4件,东汉初期2件。 墙壁题记因墙壁倒塌而成碎块。共有大小不同的残块203块。其中大部分为长期涂抹多次书写的多层墙皮墨书,少部分为一次书写。 | 悬泉置遗址出土简牍 |
文具类 | 毛笔4枝。其中2枚保存较好,但均属使用后被弃者。 麻纸460余件。根据颜色和质地可分为黑色厚、黑色薄、褐色厚、褐色薄、白色厚、白色薄、黄色厚、黄色薄8种。纸上写字者多为白色和黄色纸。时代从武、昭帝始,经宣、元、成帝至东汉初及晋。 | 悬泉置遗址出土文物 |
生活用品类 | 有竹木漆器、草编器、皮革和丝绸制品、毛麻织品等,共6000余件。漆木器主要有耳杯、盘、筷子、匕、勺等。草编器多为席类,有床上用品和门帘等。丝织品均残,多为衣服碎片,质地有绢、帛、绸、缯等。皮革和麻布类制品主要有大人和小孩的鞋、鞋垫、袜子等。 出土有大量灰陶片,初步统计30000余片,主要器物有罐、盆、甑、瓮等。 生产工具主要为铁器,共230余件。有犁、雨、铧、削、镰、锛、铲、刀等。经使用损坏而弃,锈蚀严重。另有加工粮食的石磨等。 | 麻纸 |
其他 | 钱币为五铢钱和新莽币;车马器残件;带钩、木梳篦、玩具、印章、封泥等。农作物有大麦、粟、糜、豆、苜蓿、大蒜、核桃、胡桃、杏核等。另有大量家畜骨骼,如马、牛、羊、鸡、狗、兔、骆驼等,其中以马、牛、鸡的骨骼最多。 | 钱币 |
表格参考资料来源: |
名称由来
悬泉置遗址因出土的汉简上书“悬泉置”三字而定名。究其原因,该遗址地处火焰山一冲积扇台地上,其东南侧有一山谷,进谷中两公里处,有一水泉,此泉非像常见之泉出于泉眼,而是自山崖石缝中悬空而出,今人谓之“吊吊水”,古称“悬泉”。《西凉录·异物志》有载:“侧出悬崖,故曰悬泉 。”
悬泉置遗址出土文物
传说轶事
传说在汉武帝时期,被称为“贰师将军”的李广利西征大宛取得大胜班师回京,途经敦煌时,天气炎热,人困马乏,携带的水早已喝完,战士们体力不支纷纷倒在戈壁滩上。而荒山周围一直找不到水源,李广利心急如焚,决定亲自去找水。他来到南面山中,发现山是秃山,寸草不生,谷是干谷,滴水不见,走进山谷时却被迎面的悬崖挡住了去路,崖上还刻有“滴水石”。李广利见此不由怒发冲冠, 拍打着山石说:“滴水石,不见水,戏弄行人,徒有其名,毁我三军,留它何用?”于是便拔剑上前奋力一劈,瞬间青石抖动,火花四迸;第二剑劈下去, 四周黄沙四起,天昏地暗;第三剑刺进去, 顿时岩石开口,一股清泉水从石缝中汩汩涌出。战士们欢腾雀跃,争相痛饮。李广利将军开凿的悬泉水成为百里无人区内的生命之源,延续着沙漠里生命的希望。为纪念李广利将军,当地的人们便将此泉命名为“贰师泉”,也就是后来的“悬泉”,又在旁边修建了一座贰师庙,庙里供奉李广利像,并在此设置了驿站,供过往军队、使者歇息 。
历史价值
悬泉置遗址的发现证实了中国汉代邮政机关的存在,大量的驿置文书为研究汉代郡县建制提供了有力的实物依据,同时也为汉代以后驿城建制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悬泉置遗址的发现,明确了中国汉代东西交通线的位置,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存在;悬泉置遗址出土的数量众多的简牍为研究中国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交通、邮驿、民族、文化、习俗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悬泉置遗址出土的麻纸,为中国研究纸的发展变化提供了较多的实物资料 。
科学价值
悬泉置处在安西至敦煌的交通枢纽要塞,且临近水源,其选址科学合理,属于典型的绿洲文化,值得今人学习和借鉴;悬泉置采用坞堡式院落建筑形式,内部格局得当,为研究甘肃沙漠地区的建筑特色与沿革提供了良好的实例,在建筑学方面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 。
1993年,悬泉置遗址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001年6月25日,悬泉置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014年6月22日,悬泉置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地理位置
悬泉置遗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瓜敦公路甜水井南侧1.5千米处的戈壁上 。
悬泉置遗址
交通信息
自驾:从敦煌市区出发,到达甜水井后再向东南方向行驶约2千米,到达悬泉置遗址。
开放时间
全天。
门票价格
免费。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