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缸缸洼遗址 编辑
缸缸洼遗址,位于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大庄子乡永丰村三组东南6.6千米处的沙漠腹地,面积约33.6万平方米,新石器时代、夏、商时期的古遗址。
缸缸洼遗址因地处四周高、中间低的洼地,出有陶罐(俗称“缸缸”),故名“缸缸洼”。遗址南北长600米,东西宽560米,属四坝文化。1987年,发现。文化堆积厚1~2米,地表密布夹砂红陶片、彩陶片和破碎石器。遗址中部台地上残存烧制陶器的窑址4座,占地约2700平方米。遗址西部台地上有墓葬群,多为竖穴土坑墓葬。东部风蚀台地上有冶铜址,傍边遗有直径15米,深0.9米的灰层,地表有大量铜矿石,碎铜块及碳釉结块。从窑址和陶片看,这是一处陶器作坊,属四坝文化类型。该遗址文化层分布密集,文化内涵丰富多样,是四坝文化的代表性遗址之一,为研究该地区四坝文化时期的民族分布情况、产业发展情况和历史文化提供了实物依据,同时,对研究黑河流域史前文化面貌和序列具有重要意义。缸缸洼遗址发现的铜渣等为研究中国早期铜器的起源和铜器制作及冶炼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13年3月5日,缸缸洼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巩固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缸缸洼遗址
地理位置: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大庄子乡永丰村三组东南6.6千米处的沙漠腹地
所处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7-0466-1-466
缸缸洼遗址
2017年9月,对缸缸洼遗址进行试掘,缸缸洼遗址总共发掘约32平方米,总共清理房址2座、灰坑9个。缸缸洼遗址航拍景象
缸缸洼遗址东南距永丰村8千米,西南距金塔县城约35千米,东北距火石梁遗址10千米。经调查,遗址位于沙垄之上,遗址周围沙漠化严重,被沙丘包围。由于受到风沙侵蚀覆盖影响,遗址被分割成条带状,东西长约560米、南北宽约600米。总体分布呈椭圆形。为新石器时代、夏、商时期的村落遗址,文化类型以四坝文化为主,兼有少量马厂类型和齐家类型的遗物。遗址下部已被沙丘掩埋,上部文化层风化侵蚀严重,遗址表层被陶片、矿石、矿渣等遗物覆盖。遗址由窑址、冶铜址、墓葬群构成。窑址
缸缸洼遗址中部台地上残存烧制陶器的窑址4座,占地约2700平方米。1号窑长宽各1米;2号窑残底呈圆形,直径1.4米;3号窑长2米,宽1.5米,炉门西开,宽0.3米;四号窑仅存灰层,范围模糊,灰层中有木炭残块。
墓葬
缸缸洼遗址西部台地上有墓葬群,多为竖穴土坑墓葬。
冶铜址
缸缸洼遗址东部风蚀台地上有直径15米的冶铜址,地表有大量铜矿石,碎铜块及碳釉结块。
遗迹
房址
缸缸洼遗址房址为地面立柱式建筑,T1911F1平面呈长方形,由柱洞、活动面和火烧面(灶址)组成。活动面为黄土垫面,厚约20厘米。火烧面位于房址近中部,3个柱洞成排分布,部分柱洞内残存腐朽的木柱。灰坑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文化分期
从文化层及出土器物判断该遗址可以分为两期,早期为马厂文化晚期,相当于西城驿遗址一期遗存;晚期为西城驿文化时期,相当于西城驿遗址二期。早期出土的施紫红色陶衣陶片应该为马厂晚期典型遗物,结合碳-14测年结果判断,其年代为距今4200〜4000年;晚期地层出土大量陶片与西城驿遗址二期出土陶器形制和纹饰一致,结合碳-14测年结果判断,其年代为距今4000〜3800年。同时,早、晚期文化层都出土有典型齐家文化篮纹陶片,说明齐家文化与马厂文化晚期和西城驿文化共存。文化层基本为夹炭屑和草木灰的黄沙层。
缸缸洼遗址出土遗物
缸缸洼遗址出土遗物包括陶器、石器、骨器、铜冶金遗物、炭化植物遗存和动物骨骼遗存等。
陶器
缸缸洼遗址出土双耳罐
陶器从陶质、陶色可分为泥质橙黄陶、泥质红陶、夹砂红(褐)陶和夹砂灰陶,以夹砂红陶为主。纹饰常见刻划纹、绳纹和戳印纹、篮纹,彩陶部分饰红色或紫红色陶衣,纹饰有条带纹、倒三角纹、菱形网格纹、折线纹等。陶器类型包括双耳罐、盆、器盖等。铜冶金遗物
缸缸洼遗址出土石刀
铜冶金遗物主要包括矿石、炉渣、炉壁,石器主要为石刀和细石器(包块细石叶和石核)。骨器
骨器主要是骨针和骨锥等。
地理位置
缸缸洼遗址位于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大庄子乡永丰村三组东南6.6千米处的沙漠腹地。
大庄子乡永丰村村民委员会
交通信息
自驾:自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缸缸洼遗址,路程约43千米,用时约50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