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工城遗址 编辑
六工城遗址,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南岔镇七工村西2千米处的荒草滩上,是汉至唐时期的古遗址。
六工城遗址最早在民国十五年(1926年)被记录。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正式开始考古调查。遗址由城和障两部分组成。大城东西长约362米,南北宽约304米,面积约110048平方米。其东北连接一座小城障,平面呈方形,南面正中设门,四角各遗存角墩一座。除东北角外侧剥落较为严重外,其它墙体保存完整。小城障西南角发掘出灰层剖面,灰层厚达1.6米,按照年代可划分为三层:下层夹杂有魏晋时期陶片,中层为唐宋时期陶片,上层多是清代陶瓷片。六工城遗址是丝绸之路上两汉以来一处重要的城址,初步考证大城当为“宜禾县”,小城当为“昆仑障”之故址,为研究丝绸之路发展和各民族交往有重要的价值。
2013年3月5日,六工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六工城遗址
地理位置: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南岔镇七工村西2千米处的荒草滩上
所处时代:汉至唐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7-0478-1-478
据《甘肃省新通志》、《重修肃州新志•安西卫》记载:清雍正年间大力实行移民屯黄,安置移民。故该城得以整修,安置吐鲁番回民屯垦,后叠遭肃州回民﹑安西南山土匪逆害,城破民逃,废弃。
六工城遗址最早在民国十五年(1926年)被记录。
六工城遗址卫星图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正式开始考古调查六工城遗址。
六工城南城墙及南门
六工城遗址由城和障两部分组成。大城东西长约362米,南北宽约304米,面积约110048平方米。城墙底宽4米,顶宽2.8米,高7.5米,夯土版筑,夯层厚约0.16米。南﹑西﹑北三面各有城门及瓮城,城墙呈直线,唯以东城墙连续四次内折,南、西、北墙保存相对较好,外城东墙倒塌严重。全城共有内外角墩7个、马面8个。
六工城小城俯瞰图
大城东北连接一座小城障,平面呈方形,南面正中设门,四角各遗存角墩一座。东西长约76米,南北宽约82米,面积约6232平方米,夯土版筑,底宽8.3米,顶宽4.9米,高10米。除东北角外侧剥落较为严重外,其它墙体保存完整。小城障西南角发掘出灰层剖面,灰层厚达1.6米,按照年代可划分为三层:下层夹杂有魏晋时期陶片,中层为唐宋时期陶片,上层多是清代陶瓷片。
六工城遗址采集有绳纹、水波纹等纹饰的灰陶片和瓷片。普查人员曾于城内采集到“五铢钱”和“开元通宝”钱币数枚。
魏晋“食饭举”陶奁
六工城出土陶奁(食饭举)
陶奁,高13.7厘米,口径17.9厘米,底径20.9厘米。现瓜州县博物馆藏。1988年,出土。灰陶,子口,折肩,直壁,平底。墨书“食饭举”三字。对研究魏晋时期的文字发展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六工城遗址保护标志
2013年3月5日,六工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理位置
六工城遗址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南岔镇七工村西2千米处的荒草滩上。
六工城遗址
交通信息
自驾:自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六工城遗址,路程约24.4千米,用时约38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