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冲洞遗址 编辑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信冲洞遗址信冲洞遗址

信冲洞遗址,位于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七叉镇保由村西南约2千米处,是旧石器时代的古遗址。

1995年,保由村村民在洞穴抓蝙蝠时发现信冲洞位遗址。遗址坐落在混雅岭南部悬崖峭壁之上。在黎语中,“信”即石,“冲”即洞,意为“石洞”。信冲洞遗址出土了较为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经电子自旋共振(ESR)法测定,信冲洞动物化石年代距今约40万年,其地质年代当在中更新世中期。考古队还在红林农场三队采石场发现了古代哺乳动物化石。信冲洞发现的动物化石证明,40~60万年前,海南岛与大陆紧紧相连,岛上分布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存在广域的沼泽地,有大面积的空旷草地,物种丰富。信冲洞遗址是海南已知最早的古生物化石地点,对探讨海南的古气候、古环境、古地理变迁及第四纪地层学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尤其是巨猿牙齿化石的发现,为寻找海南古人类和旧石器时代考古文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2013年3月5日,信冲洞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信冲洞遗址

地理位置: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七叉镇保由村西南约2千米处

所处时代:旧石器时代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0398-1-398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1995年,保由村村民在洞穴抓蝙蝠时发现信冲洞位遗址,当时采集了一些化石。

1998年,昌江黎族自治县文物普查时,县博物馆工作人员揭示了这个发现。当年,海南省文体厅专家即进入洞中作了初步的考察,确定洞中骨头确系化石,经测定,化石年代约在更新世纪晚期。

2006年5~6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昌江黎族自治县博物馆三方专业人员组成联合考古队,对信冲洞动物化石地点进行抢救性发掘。

信冲洞遗址信冲洞遗址

2009年5月8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将混雅岭更新世纪晚期洞穴遗址定名为信冲洞动物化石地点。

遗址特点

编辑

信冲洞巨猿化石点信冲洞巨猿化石点

信冲洞遗址冲洞是海南已知最早的古生物化石地点,坐落在混雅岭南部悬崖峭壁之上。在黎语中,“信”即石,“冲”即洞,意为“石洞”。信冲洞遗址出土了较为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经电子自旋共振(ESR)法测定,信冲洞动物化石年代距今约40万年,其地质年代当在中更新世中期。考古队还在红林农场三队采石场发现了古代哺乳动物化石。巨猿是与人伴生的灵长类物种,对研究古人类的进化有重要价值,仅在湖北、贵州、广西、广东发现巨猿化石,将其的分布纬度向南推移,为继续研究巨猿的生理特性提供了新的依据。信冲洞发现的动物化石证明,40~60万年前,海南岛与大陆紧紧相连,岛上分布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存在广域的沼泽地,有大面积的空旷草地,物种丰富。

文物遗存

编辑

信冲洞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

信冲洞遗址出土了较为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其中包括灵长目、食肉目、长鼻目、奇蹄目、偶蹄目、啮齿目、爬行目及鸟类、鱼类等,主要有巨猿、象、中国犀、最后鬣狗和牛、鹿、野猪、豪猪、貘、鼠等哺乳动物化石,其中有些动物属于灭绝种。

研究价值

编辑
信冲洞遗址是海南已知最早的古生物化石地点,对探讨海南的古气候、古环境、古地理变迁及第四纪地层学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尤其是巨猿牙齿化石的发现,为寻找海南古人类和旧石器时代考古文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保护措施

编辑
2013年3月5日,信冲洞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信冲洞遗址位于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七叉镇保由村西南约2千米处。

保由

交通信息

自驾:自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信冲洞遗址,路程约32.4千米,用时约5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