娅怀洞遗址 编辑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娅怀洞遗址娅怀洞遗址

娅怀洞遗址,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隆安县乔建镇博浪村博浪屯,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 。

娅怀洞遗址为一处喀斯特岩溶洞穴遗址,位于一座石灰岩孤山上,前面为一片开阔地,距离右江约1千米。遗址由前洞厅、内洞和洞外三部分组成,总面积约230平方米,其中洞厅和内洞约110平方米,洞外部分约120平方米 。遗址出土文化堆积厚度约5米,出土有文化遗物、自然遗存、人类头骨化石、水稻植硅体、人类生活遗迹等各类遗物约2万件 。娅怀洞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对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史前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2019年10月7日,娅怀洞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娅怀洞遗址

地理位置: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隆安县乔建镇博浪村博浪屯

所处时代:旧石器时期

占地面积:约 230 m²(洞厅和内洞约110㎡,洞外约120㎡)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文保编号:8-0118-1-118

历史沿革

编辑
地质历史时期,娅怀洞因岩溶作用等一系列地质综合作用而形成。

旧石器时代,娅怀洞成为早期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

2014年,娅怀洞遗址经考古被发现。

娅怀洞遗址外部鸟瞰娅怀洞遗址外部鸟瞰

2015年5月至2017年,娅怀洞遗址进行了三个年度的考古发掘 。

遗址特点

编辑
娅怀洞遗址为一处喀斯特岩溶洞穴遗址,位于一座石灰岩孤山上,前面为一片开阔地,距离右江约1千米。遗址由前洞厅、内洞和洞外三部分组成,总面积约230平方米,其中洞厅和内洞约110平方米,洞外部分约120平方米 。

娅怀洞遗址分为A、B、C、D四个发掘区,总揭露面积约50平方米。文化堆积厚度约5米,以旧石器时代的堆积为主。年代为距今44000至4000年。文化遗存大致可以分为四期,其中第一期至第三期属于旧石器时代,第四期为新石器时代 。

娅怀洞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文物遗存

编辑

娅怀洞遗址出土文物娅怀洞遗址出土文物

娅怀洞遗址自考古挖掘开始以来,已发现出土文化遗物、自然遗存、人类头骨化石、水稻植硅体、人类生活遗迹等各类遗物约2万件。出土文化遗物包括数以万计的石制品、陶片、骨器、蚌器等;自然遗存包括大量的螺壳、蚌壳、鱼骨、龟鳖甲、大小哺乳动物遗骸及植物等 。除文化遗物与自然遗存外,娅怀洞遗址还发现了约1.6万年前的墓葬及包括完整头骨在内的人类化石,是为继山顶洞人墓葬后在中国发现的第二处旧石器时代墓葬,头骨是当时岭南地区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唯一具有确切地层层位和可靠测年的完整人类头骨及体骨化石 。此外,娅怀洞遗址发现有约2.8万年前的疑似水稻植硅体、1.6万年前的稻属植硅体以及两处史前人类用火遗迹 。

科研成果

编辑

史前人类生活研究

娅怀洞遗址石器放大图娅怀洞遗址石器放大图

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谢光茂团队发现,娅怀洞出土的石器整体面貌独特,和中国南方常见的砾石石器不同,属于石片石器工业系统。这种石器组合反应了这一地区当时气候和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史前人类的经济生活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转变。有了适用的工具,史前人类就可以处理他们捕获的猎物了。发掘出土了大量水陆生动物遗存与不同地层出土的众多的兽骨以及猴、野猪、鹿等牙齿等动物遗存可能系居住在该洞穴的史前人类从外面捕捞回来食用后所遗弃。在地层堆积的上部发现有大量螺壳和蚌壳,其中很多螺壳的尾巴被敲掉,这与现代人吃螺的方式相同,可见当时人类在吃食上的“用心” 。

此外,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大量穿孔石器及其半成品,大的宽于巴掌,小的只有两三指宽,外廓大多呈椭圆或扁圆形,但另一些被有意制成方形,这在同时期的其他遗址没有发现过。考古界对于这些穿孔石器的用途尚未有定论,其用途解释包括狩猎、耕种等多种 。

娅怀洞跨越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发掘面积有限,且尚未完全挖掘,但已经获得大量的文化遗物和自然遗物。从已有的发掘情况来看,娅怀洞遗址堆积深厚,文化内涵丰富,遗物众多,延续时间长,推测当时住在洞里的人不少,但史前人类的长相与来去仍是未解之谜 。

谢光茂团队表示,能确定的有几点:一是洞穴的用火遗迹堆积很厚,说明有人长期居住在这里;二是原始人类通常按血缘关系群居,原始人群的数量很难统计,但不会少,生活时间很长,因为留下的文化遗物不一样而排除为同一拨人的可能。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些人骨,其中有两块下颌骨,根据牙齿的磨损程度推测,估计主人的年龄比较大 。

史前野生稻研究

娅怀洞遗址水稻植硅体娅怀洞遗址水稻植硅体

中国科研人员在距今3万年左右的广西娅怀洞遗址中发现了1.6万年前的稻属植硅体,为古人类利用野生稻提供了重要证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妍团队在获取娅怀洞遗址的系列样品后对该遗址古植物遗存开展相关研究 。

研究发现,在不同时间段,古人类利用植物种类不同。研究人员在距今约3万5千年至1万6千年这一时间段发现了榆属植物,而竹子和棕榈则出现在整个时间序列中。更重要的是,吴妍团队还发现了距今1.6万年的稻属植硅体,为古人类利用野生稻提供了重要证据。栽培稻的驯化和稻作农业可追溯至距今1万年前后。娅怀洞遗址中的稻属遗存和其他对1万年前植硅体的研究共同印证了水稻的栽培驯化是人类对野生稻资长期利用的结果 。

研究团队利用放射性碳同位素测年,结合遗址的遗迹与遗物,建立研究点的年代框架并通过植硅体分析,辅以孢粉信息,获取古人类植物资源信息 。

此外,娅怀洞遗址独特的石器组合类似于华北地区的早前发现。3万年前是晚更新世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时期,对人类产生了深刻影响。研究人员猜测,北方的古人类曾因气候变冷南迁并由此带来了他们惯用的工具和技术 。

文物价值

编辑
娅怀洞遗址发掘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它对研究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史前文化,更新世晚期人类行为及文化的多样性、人群迁徙与交流以及本土民族(壮族)的起源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填补了右江流域史前文化的缺环,进一步完善了广西史前文化序列 ,成为研究华南及东南亚地区此类遗存的重要标尺 。

所获荣誉

编辑
2017年,娅怀洞遗址入围“2017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和“2017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 。

文物保护

编辑

娅怀洞遗址文保立碑娅怀洞遗址文保立碑

2019年10月7日,娅怀洞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参观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娅怀洞遗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隆安县乔建镇博浪村博浪屯。

娅怀洞遗址

交通信息

公交:乘坐隆安公交1路、6路、58路、59路等至博浪站下车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