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天正 编辑

《倚天屠龙记》中的角色

殷天正殷天正

殷天正是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的人物,在明教四大护教法王“紫白金青”中排行第二,也是四人中最年长的一位,因其长眉胜雪,鼻似鹰钩,又以绝技鹰爪擒拿手闻名,故绰号白眉鹰王。

为人豪气干云,严己律己,刚正不阿,是个慷慨磊落的侠义之士。

当年明教教主阳顶天失踪后,殷天正自创天鹰教,与明教分庭抗礼,当六大门派合剿光明顶时,殷天正义无反顾地率天鹰教主力支援明教,后来张无忌被推举为明教教主后,殷天正以外公之尊亲、元老之资历忠心耿耿地服从张无忌的领导。

后在屠狮英雄会召开前夕,同张无忌、杨逍合力挑战少林派渡字辈三僧的金刚伏魔圈,最终真气耗尽,油尽灯枯,溘然长逝。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殷天正

别名:白眉鹰王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280年

逝世日期:1358年

职业:明教四大护教法王之一,天鹰教教主

主要成就:创立天鹰教

出生地:中国

信仰:明教

武功:鹰爪擒拿手、天鹰剑法

教主:阳顶天,张无忌

性别:男

人物经历

编辑

2019版倚天屠龙记的殷天正(肖荣生饰演)2019版倚天屠龙记的殷天正(肖荣生饰演)

明教四大护教法王按紫白金青排列,殷天正在四大法王中位列第二,所以“金毛狮王”谢逊和“青翼蝠王”韦一笑叫他殷二哥,而“紫衫龙王”黛绮丝位列四大法王之首。因当年四人结拜时,黛绮丝护教有功,是以此让紫衫龙王排在最前面,也因为年纪最大,也称其为殷二哥 。

历版殷天正的影视形象

当年明教教主阳顶天失踪后,殷天正离开了光明顶,自创天鹰教。谢逊苦苦相劝,但他坚执不听,导致哥俩翻脸。于是谢逊在王盘山天鹰教扬刀立威特意赶去踢他场子,一来冲着屠龙宝刀,二来也为了出一口当年的恶气,存心要给殷天正下不了台。

当六大门派合剿光明顶时,杨逍和明教四大护教法王之一“青翼蝠王”韦一笑以及五散人被“混元霹雳手”成昆以“幻阴指”偷袭倒下,殷天正义无反顾地率天鹰教主力支援明教,在光明顶一战中,先挫少林派和华山派三名高手后,内力依然稍胜“武当七侠”之一张松溪比内力,战胜“武当七侠”之一莫声谷,只比招式和“武当七侠”之首宋远桥斗个旗鼓相当,重伤之余轻松击败“崆峒五老”老三唐文亮,而几乎内力耗尽,足显殷天正对明教的忠心可见一斑 。

后来张无忌被推举为明教教主后,殷天正以外公之尊亲、元老之资历仍恪守明教教规,忠心耿耿地服从张无忌的领导,从不居功、居亲自傲。并使天鹰教重新加入明教 。

殷天正影视形象

蝴蝶谷大会之后,他执行张无忌联合武林各派共同起义,推翻元朝的路线,以七旬高龄率领天鹰教在江浙起事,声援各地义军 。

在屠狮英雄会召开前夕,随同张无忌上少林寺自告奋勇同张无忌、杨逍挑战少林寺辈份最高的少林派渡字辈三大高僧渡难、渡厄与渡劫,当时,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为了兄弟情谊苦苦支撑,最后油尽灯枯,在出寺返回明教营地之后,真气耗尽,起身大笑三声,随即溘然长逝 。

群豪念及同教的义气,无不怆然泪下,讯息传出,明教中有许多教众原属天鹰教旗下,登时哭声震动山谷,数日间,群豪忙著料理殷天正的丧事,各门派、各帮会的武林人物也络绎上山,这些人仰慕殷天正的威名,都到木棚中他灵前奠祭。

人物关系

编辑

殷天正画像

儿子:殷野王

女儿:殷素素

女婿:张翠

外孙:张无忌

孙女:殷离

下属:无福、无禄、无寿

外貌描写

编辑
身材魁伟的秃顶老者,长眉胜雪,垂下眼角,鼻子钩曲,有若鹰嘴。

武功绝学

编辑
鹰爪擒拿手:白眉鹰王的拿手绝学,其锋锐处可随意拗断铁棍,若中人骨骼,则可断之。

人物评价

编辑

殷天正漫画

倪匡:白眉鹰王殷天正是上上人物,姜老而弥辣,白眉鹰王当之无愧。明教留不住,便自创天鹰教,光明磊落,来去自如。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最后只剩下殷天正一人,力抗群众,鹰爪手抓住了武当七侠莫声谷,立时松手放人,这是何等气概。四大法王中论气概之豪,舍白眉鹰王之外,不作第二人想。

覃贤茂:殷天正老而弥坚,暮年烈士,风度非凡。

影视形象

编辑

年份

饰演者

出自影视版本

1965

张作舟

香港粤语电影《倚天屠龙记》

1978

白文彪

香港无线电视剧《倚天屠龙记》

1978

井淼

香港邵氏电影《倚天屠龙记》

1984

万山

台湾台视电视剧《倚天屠龙记》

1986

蓝天

香港无线电视剧《倚天屠龙记》

1993

邵万林

香港永盛电影《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

1994

谷峰

台湾台视电视剧《倚天屠龙记》

2001

谷峰

香港无线电视剧《倚天屠龙记》

2003

姬麒麟

合拍电视剧《倚天屠龙记》

2009

陈之辉

内地电视剧《倚天屠龙记》

2019

肖荣生

内地电视剧《倚天屠龙记》

2022

骆应钧

香港电影《倚天屠龙记之九阳神功》

香港电影《倚天屠龙记之圣火雄风》

下一篇 昆仑兄弟

上一篇 祝绪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