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冒襄 编辑
冒襄(1611年-1693年),字辟疆,号巢民,一号朴庵,又号朴巢,江苏如皋人。 明朝副使起宗之子, 明末清初文学家,明末四公子之一。
冒襄出生于世代仕宦之家,幼年随祖父在任所读书,14岁就刊刻诗集《香俪园偶存》,被比作初唐的王勃。在1627-1642年间,冒襄6次去南京乡试,6次落第,深感怀才不遇。1636年,他与张明弼结盟,参加复社,同陈贞慧、方以智、侯朝宗过从甚密,人称“四公子”。清兵入关后,冒襄回归故里隐居, 他隐居后名气更大。清朝督抚和御史均因其才能推举他,他都借口父亲年迈而推辞。康熙年间,有人又以山林隐逸及博学鸿词举荐冒襄,他也不去。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去世,享年八十三岁。
冒襄能诗善文,博学多才,一生著作繁富,有品茶、古玩、植花等科学杂著。传世的有《先世前征录》《朴巢诗文集》《岕茶汇抄》《水绘园诗文集》《影梅庵忆语》《寒碧孤吟》和《六十年师友诗文同人集》等。其中《影梅庵忆语》洋洋四千言,回忆了冒襄和秦淮名姬董小宛缠绵悱恻的爱情生活,是中国忆语体文字的鼻祖。除了在文学方面有较高的成就,冒襄一生还有一个杰作——水绘园。水绘园是其淡出仕途之后主持改建和扩建的园林,是他和董小宛曾经的栖隐之所。这里一度成为明末清初中国东南的文化活动中心。此园林的设计,别具匠心,达到园林艺术的新境界,是中国徽派园林的孤本代表。
全名:冒襄
别名:冒辟疆、冒巢民、冒朴巢、冒朴庵、朴庵先生、潜孝先生
字:辟疆
号:巢民、朴庵、朴巢
所处时代:明末清初
出生地:南直隶如皋(今江苏如皋)
出生日期:1611年4月27日
逝世日期:1693年12月31日
主要成就:明末四公子之一开创忆语体文字
主要作品:影梅庵忆语、岕茶汇抄、朴巢诗选、朴巢文选、水绘园诗文集、六十年师友诗文同人集
早年经历
冒襄肖像图轴
冒襄出自如皋冒氏,是忽必烈第九个儿子镇南王脱欢的后代。明万历三十九年三月十五日(1611年4月27日),冒襄出生在一个世代仕宦之家,幼年随祖父在任职的处所读书,14岁就刊刻诗集《香俪园偶存》。冒襄十岁即能诗,董其昌为他作序 ,少负才名,喜交游。 董其昌把他比作初唐的王勃,期望他“点缀盛明一代诗文之景运”。当时的明王朝已成溃乱之势,而江浙一带的士大夫依然过着宴安鸩毒、骄奢淫逸的生活。冒襄也沾染了一般豪贵子弟的习气。一方面,他年少气盛,主持清议,矫激抗俗,喜谈经世大务,怀抱着报效国家的壮志;另一方面,他留恋青溪白石之胜,名姬骏马之游,过着世家公子哥儿的生活。怀才不遇
冒襄坐像
冒襄在1627年到1642年间,六次去南京乡试,六次落第,仅两次中副榜,连举人也未捞到,他深感怀才不遇。但冒襄作为崇祯壬午副榜贡生,当授推官,他知晓当时的混乱,所以不做官 。1636年,冒襄与张明弼结盟,参加复社,同陈贞慧、方以智、侯朝宗过从甚密,人称“四公子”。同年夏,冒襄设酒金陵淮清桥桃叶渡寓所,集阉祸中受害的九家子弟为大会。一时名士咸集,发狂悲歌,抨击避乱于金陵的阉党余孽,名震东南。
1639年,由吴应箕起草、冒襄等复社140余人具名的《留都防乱公揭》 ,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得阮大铖之流如过街老鼠。
逃难生活
1644年,李自成的农民军攻入北京,明亡。随后,清兵入关,建立大清国。南京的明朝旧臣建立了弘光政权。阉党余孽阮大铖投靠马士英,当上了南明的兵部尚书兼副都御史,他要报复复社诸君子。正巧冒襄因风闻高杰将驻防如皋,举家逃往南京。
在南京,阮大铖对冒襄游说不成后,便派遣锦衣卫逮捕了他,直至第二年,马、阮逃离南京,始得冒襄脱离牢狱之灾。还有一种说法是:他连夜逃往扬州,靠了史可法的荫庇,才躲掉了这场灾难。
1645年6月,如城抗清英雄陈君悦组织义兵抗拒清廷官吏。冒襄再次举家逃往浙江盐官,颠沛流离,饥寒劳瘁。其间冒襄身染痢疾,食不入口者二十余日。董小宛不辞辛劳,尽心服侍,冒襄得以康复。 在马鞍山时,“遇大兵,杀掠奇惨”,“仆婢杀掠者几二十口,生平所蓄玩物及衣具,靡孑遗矣”。这一切使他思想上产生了激烈的变化,第二年他从盐官回归故里隐居。
不仕清廷
冒襄立像
清兵平定全国后,降清的复社成员陈名夏曾从京师写信给冒襄,想借他的才名,拉拢江南读书人, 信中转达了当权人物夸他是“天际朱霞,人中白鹤”,要举荐他为官,但冒襄以痼疾为由坚辞不受。顺治年间,如皋遭遇大旱,土地颗粒无收,百姓陷入饥荒。目睹家乡惨状,冒襄挺身而出。他拿出家中积蓄,与地方官府合力开办粥厂,赈济灾民。积蓄用光了,他就变卖田产,最后甚至拿出了给长子娶亲用的银子。 康熙九年,如皋大灾,冒襄已无钱可捐,但是他依然挥毫写下四张精品书法,卖字救灾。
康熙年间,清廷开“博学鸿儒科”,下诏征“山林隐逸”。冒襄也属应征之列,但他视之如敝履,坚辞不赴。这些都充分表现了他以明朝遗民自居,淡泊明志,决不仕清的心态和节操。与此同时,他缅怀亡友,收养东林、复社和江南抗清志士的遗孤。在如皋水绘园内增建碧落庐,以纪念明亡时绝食而死的好友戴建。
据《清史稿》载,入清后冒辟疆隐居不出,著述甚富,“督抚以监军荐,御史以人才荐,皆以亲老辞。康熙中复以山林隐逸及博学鸿词荐,亦不就”。
晚年生活
冯超然《临禹之鼎画冒辟疆像》(局部)
冒襄晚年家道中落,他不肯屈服于南明奸臣,又不肯降清,妻妾相继病故,晚年手足不合,亲人以仇报德。加之两次毁家纾难,在逃亡中家产被清兵洗劫,家庭故园又被豪强所占,导致冒襄年届八十仍需卖字为生,贫病交加。 但仍然救济灾民,并接济故旧子弟和友人。他自述道:“献岁八十,十年来火焚刃接,惨极古今!墓田丙舍,豪豪尽踞,以致四世一家,不能团聚。两子罄竭,亦不能供犬马之养;乃鬻宅移居,陋巷独处,仍手不释卷,笑傲自娱。每夜灯下写蝇头小楷数千,朝易米酒”。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冒襄去世,年八十三岁。
吴伟业:辟疆举止蕴藉,吐纳风流。视之虽若不同,其好名节,持议论一也。以此深相结,义所不可,抗言排之,品核执政,裁量公卿,虽甚强梗,不能有所屈挠。(《梅村文集·卷三十六·冒辟疆五十寿序》)
余怀:巢民以兀傲豪华,睥睨一世。(《板桥杂记·冒巢民先生七十寿序》)
陈名夏:时辟疆以终军弱冠之年,擅羽猎长杨之誉,岳峙渊停,玉映霞举。南中自三事以下,皆式庐倒屣,即吾党称辟疆与密之、子一鼎足文苑,亦咸目其为天下才也。(《冒辟疆重订朴巢诗文集序》)
陈瑚评价:“冒子饰车骑、鲜衣裳、珠树琼枝,光动左右,予尝惊叹以为神仙中人。”
据中央文献出版社《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一书载,1942年1月8日,田家英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从侯方域说起》的文章,毛泽东阅后很是赏识,特地找田谈话说:“所谓明末四公子中,真正具在民族气节的要算冒辟疆,冒辟疆是比较着重实际的,清兵入关后,他就隐居山林,不事清朝,全节而终。”
文学作品
诗文集有《朴巢诗选》《朴巢文选》《巢民诗集》《巢民文集》等,《朴巢诗选》《朴巢文选》都是冒辟疆请他的好友诗人杜浚为其选定并点评。冒辟疆撰写的《巢民诗集》共8卷,《巢民文集》共6卷。
单行诗集有《寒碧孤吟》《香俪园偶存》《泛雪小草》《集美人名诗》。
抒情类小品文有《影梅庵忆语》。冒辟疆的小品文还有《兰言》《岕茶汇抄》《宣炉歌注》等,涉及到兰、茶、香、饮食、宣德炉等方面。
晚年辑《六十年师友诗文同人集》(简称《同人集》)十二卷。收录了明末清初四百五十多位文人的大量诗文,并真实记录了冒辟疆的交游情况。
冒辟疆一生著述颇丰,传世的作品还有《先世前征录》《水绘园诗文集》《寒碧孤吟》等。
书画作品
冒襄《湖北归来图》《樵唱惊开图》《山光水色图》《松寿图》,现为金陵天渡楼收藏。
冒襄松寿图-金陵天渡楼收藏
冒襄樵唱惊开图-金陵天渡楼收藏
冒襄山光水色图-金陵天渡楼收藏
感情经历
冒襄半身像
冒辟疆个性风流倜傥,不拘小节,时有“东南秀影”和“人如好女”之名,其婚姻和感情生活也是极具传奇色彩的。据考证,冒辟疆一生有文献可考的就有10多位女性与他有过情感关系。王节:崇祯三年秋,冒辟疆首次到南京秦淮河畔的国子监参加乡试。他结交了名噪秦淮的“王家三胞胎”中的二妹王节。据余怀《板桥杂记》载,王节后来嫁给扬州的顾不盈和王恒之。
李湘真:据载冒辟疆在金陵时,在歌妓李湘真的“寒秀斋”淹留最久,她是“冒公子的红颜知己”。李湘真平日自重声价,常常称病,不自妆饰。养母怜惜她,顺从她的意愿,亦时常婉言谢客。而对冒辟疆这样的知己,她则是欢情自接,嬉怡忘倦。自崇祯三年至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冒辟疆先后6次赴金陵乡试,都与她有交往,还向她学唱昆腔。崇祯十二年(1639年)乡试之前,学使倪三兰出了30道时文题,让考生在入闱前交稿。冒辟疆白天忙于应酬,利用午夜与李湘真同寝之时,每日打一腹稿,一个月间竟完成了30篇时文,社友们交口称赞,李湘真也非常欣赏。
陈圆圆:据冒辟疆的词友陈维崧在《妇人集》中记载,崇祯十四年春,冒辟疆途经苏州,经同乡许直推荐慕名去阊门外的横塘寓所寻访名伶陈圆圆。陈圆圆为之演唱弋腔曲剧《红梅》,冒辟疆在《影梅庵忆语》中赞道“咿呀啁哳之调,乃出之陈姬身回,如云出岫,如珠在盘,令人欲仙欲死”。离别时他牵陈圆圆之衣,订下当年八月再见之约。当年八月,冒辟疆移舟苏州再会圆圆,时圆圆遭豪家劫夺,幸脱身虎口,遂有许嫁冒辟疆之意。 后至阊门,失而复得再见陈圆圆,当面与圆圆订下了“嫁娶之约”,并相约来年择日迎娶。此后冒襄因丧乱屡失约期,崇祯十五年(1642)仲春,冒辟疆再去访圆圆时,发现她十日前被外戚田弘遇劫夺入京。 冒辟疆怅惘无极,因为急父母之难而辜负陈圆圆,随后返乡。
吴琪:字蕊仙,别字佛眉,明末长洲(苏州)人,世居花岸。其祖父吴挺庵在明朝位居布政使,父亲吴健侯官至孝廉。她的丈夫管勋,是冒辟疆的复社好友,因反清事败遇难。她只身渡江投靠冒辟疆,冒辟疆将她安置在“洗钵池边的深翠山房”。吴琪来到水绘园的时候,恰巧小宛刚刚去世,冒吴二人同病相怜,日久生情。但后来她面对冒辟疆已纳婢女吴扣扣这一事实,不愿插足其中。为回避矛盾,她在给冒辟疆的诗中写到“自许空门降虎豹,岂容弱水置鸳鸯。绮罗自谢花前影,笠钵聊为云中人”,表示自己愿意遁入空门的想法。冒辟疆不好强留,便由吴琪自己选择,在城南杨花桥旁盖了一座小庙,名号“别离庙”。吴琪自号辉中,从此告别红尘。
另据文献载,冒辟疆与歌妓顾横波和南曲画姬范珏亦交好。崇祯十二年(1639年)冒氏乡试再次落第,途经苏州半塘,每天往来于歌妓沙九畹、杨漪炤之间。据近人《影梅庵之悲》一文称,冒辟疆直到75岁时还打算纳妾。他的好友张明弼在《冒姬董小宛传》中说冒氏“所居凡女子见之,有不乐为贵人妇,愿为夫子妾者无数”。
冒襄书画好石如酒
冒襄是博物君子,富收藏,精鉴赏,有石癖。西泠印社收藏有一方灵璧古石“水绘灵石”,景观山形,气势不凡,为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所旧藏。据吴昌硕1897年在石上刻铭,这方古石原来是冒襄的遗物,所谓“山岳精,千年结。前归巢民后苦铁。丁酉八月铭。”冒襄写有一篇《英石解愚》,提到在清顺治二年(1645年)避难到盐官,百念俱灭,“此外更无堪系恋,英山朴树古巢云。”英石山、结巢如云的朴树,这两物是他割舍不下的心头好。“生平无他嗜,嗜在奇石奇树。”他取号巢民、朴庵、朴巢,都与这棵朴树有关。至于英石山,是他父亲从岭南带回的一方英石巨峰,“瘦长九尺,峰如玉女,不愧廉吏传家一片云也。”
《冒襄肖像图轴》中的砚山冒襄自诩“余之好石如酒”。在《赠云记》中他记录了一位好友佘公佑,将自己庭院中的“绿螺”“苍雪”“员峤”“飞来”诸石峰相赠。冒襄喜出望外,名其一室为“赠云轩”。至于他构筑的被誉为“江东名胜”的水绘园,其中也是奇峰怪石林立,有悬雷峰等景点。他作有《水绘园六忆歌》,其中提到明末乱世,“是时人家苦兵燹,古石迸落随人輦。况复吾家有石仓,好为无益成绝巘。不特移石兼移松,九鬣苍鳞蟠老龙。”云云。可见,当时因为战乱,许多园林老宅败落,古石四散,冒襄的水绘园乘此大量收纳,“石仓”多多益善。
冒襄也有山水癖,他在《评柳柳州山水文序》一文中提到:“若余生居海陬,恨无片石可分云气。每一望平原,惟见荒荒,白日增其凄冷。披览所至,间有古木林苇稍堪荫缛者,徘徊不能去。”他周游各地,十分留意奇峰怪石。如《袁州诸山水记》中有一篇《果老石》,记录了一方在水中的奇石,“孤岛负双溪而坐,高十余丈,横倍之,四面玲珑,吐欱云气,稜稜吐崿,类古铁,英山、灵壁不足喻也。土人云,昔张仙人所遗,故名。”一路上,他还令童仆搜集美石。在《南岳省亲日记》中,冒襄记录了在江西新喻附近溪流中捡到若干枚美石,“有五色光者,有峰峦层起者,有苔色绣错者。设供于篷窗,不减米颠袖中物。”
观剧骂阮
崇祯十二年(1639年),根据陈定生的遗孤、长期住在水绘园的陈其年的回忆,这一年,二十九岁的冒辟疆,以一种近乎招摇的姿态,来到歌舞升平、不知大乱之将至的南京:“时先人与冒先生来金陵,饰车骑,通宾客,尤喜与桐城嘉善诸孤儿游,游则必置酒,召歌舞”。
阮大铖精于戏曲创作,《燕子笺》一剧是传世的佳作。他的家班也是远近驰名,曾在阮家里看过阮氏家班演出的张岱,就对之赞颂不已。在南京与东林党人遗孤交游的冒辟疆,在置酒筵、召歌舞的场合,无巧不成书地观赏了阮大铖刻意派遣家班演出的《燕子笺》,而上演了一出醉骂奸臣的戏中戏。阮大铖经此羞辱,怀恨在心。日后福王在南京建立南明政权后,阮大铖乘机报复,大兴党人之狱,冒辟疆几乎因此而蹈不测。
水绘园中冒辟疆塑像
冒家是拥有水绘园及冒家巷、东府和西府的豪门大户。冒家始祖是世袭两淮盐运司丞的元朝皇族,封为镇南王。明朝取代了元朝,最后一位镇南王改姓名为冒致中,隐居如皋东陈,五世不仕。到明朝中期,冒政、冒鸾先后中进士,冒政官至宁夏巡抚。冒鸾官兵部武库主事、福建布政使、左参议。由此迁居城里集贤街。冒鸾之侄孙承祥曾任南京光禄寺监事,他的六个儿子在集贤街东西砌建了六所府第,朱门华堂,冠盖如云,极一时之盛,由此集贤街改名为“冒家巷”,集贤桥改名“冒家桥”。冒承祥的三子士拔曾任参军。士拔之子梦龄即冒襄的祖父,官至云南宁州知州,冒襄的父亲起宗是崇祯元年进士,任山东兖西道、粤东高要道佥事,升山东按察使,督理七省漕储道。
如皋冒氏始祖:冒致中
二世祖:冒思中
三世祖:冒基
族高祖:冒政
高祖:冒承祥
祖父:冒梦龄
父:冒起宗
母:马恭人
元配:苏元芳。明崇祯二年(1629年),19岁的冒辟疆娶苏文韩的三女儿苏元芳(“芳”亦作“贞”)为妻,后生二男一女。苏元芳为荆(湖北)人,是苏愚的曾孙女,她的祖父学海曾任绍兴府通判,父文韩是中书舍人。据传苏元芳长冒辟疆两岁,为冒辟疆的祖父冒梦龄任江西会昌县令时与苏文韩订下的“娃娃亲”。苏元芳能画,有画作存世。
妾室:董小宛。名白,字小宛,又字青莲,“秦淮八艳”之一。十五岁时为歌妓,在南都秦淮卖艺。其后随母返归吴门,居于姑苏城外半塘。 崇祯十五年(1642年)腊月,董小宛抵达如皋,时年十九,小冒辟疆十三岁。董小宛初到如皋,由冒辟疆的夫人苏元芳为其置办了一处别院。崇祯十六年(1643年)初夏,由正室苏氏迎归冒家,居住在水绘园艳月楼中。 她与冒辟疆相伴九年,一生无嗣。清顺治八年正月初二日去世,享年28岁,葬于如城南郊“影梅庵”侧。
妾室:蔡含、金玥。蔡含,字女罗,号罗敷云;金玥,字晓珠,号圆玉、玉山。俩人均为苏州吴县人,蔡工画,金治印,时称“冒氏双画史”,现有少量与冒氏合璧的画作存世。董小宛在世时,二人难得宠,赋闲于“染香阁”作《水绘园图》等,艺术成就颇高。董小宛死后,康熙四年(1665年)和六年,冒辟疆分别在55和57岁时将二人正式纳为妾,蔡享年40岁,金死于其后,传二女亦先后葬于“冒家龙圹”,世称“蔡夫人”和“金夫人”。
妾室:吴扣扣。名湄兰,字湘逸,小字扣扣。崇祯十六年生,原籍真州(江苏仪征)人,随父亲流寓如皋,英慧异于常人,且眉眼之间呈浅黛色。顺治六年,已嫁给冒辟疆数年的董小宛一见就将其买作婢女。清顺治十八年,51岁的冒辟疆择定当年中秋节后的第二天(八月十六日)正式将贴身丫环吴扣扣升格为妾,不料吴女在六月间突然患病,于中秋节后二天病亡,年方19岁,葬入城南郊影梅庵侧“冒家龙圹”。
妾室:张氏。生年不详,康熙十七年,冒辟疆68岁时续纳张氏为妾,后来张氏还为冒辟疆生了一个女儿。传死后亦葬于“冒家龙圹”。
冒辟疆一生有名份的妻妾共有7人。
《清史稿》 冒襄传
冒辟疆小像
冒襄,字辟疆,别号巢民,如皋人。父起宗,明副使。襄十岁能诗,董其昌为作序。崇祯壬午副榜贡生,当授推官,会乱作,遂不出。与桐城方以智、宜兴陈贞慧、商丘侯方域,并称“四公子”。襄少年负盛气,才特高,尤能倾动人。尝置酒桃叶渡,会六君子诸孤,一时名士咸集。酒酣,辄发狂悲歌,訾詈怀宁阮大铖,大铖故奄党也。时金陵歌舞诸部,以怀宁为冠,歌词皆出大铖。大铖欲自结诸社人,令歌者来,襄与客且骂且称善,大铖闻之益恨。甲申党狱兴,襄赖救仅免。家故有园池亭馆之胜,归益喜客,招致无虚日,家自此中落,怡然不悔也。襄既隐居不出,名益盛。督抚以监军荐,御史以人才荐,皆以亲老辞。康熙中,复以山林隐逸及博学鸿词荐,亦不就。著述甚富,行世者,有先世前徽录,六十年师友诗文同人集,朴巢诗文集,水绘园诗文集。书法绝妙,喜作擘“白大”字,人皆藏弆珍之。康熙三十二年十二月五日(1693年12月31日),卒,年八十有三。私谥潜孝先生。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