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萨蛮·宝函钿雀金鸂鶒 编辑
《菩萨蛮·宝函钿雀金鸂鶒》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此词上片写人妆饰之美与登临所见春山之美,结句回忆驿桥送别;下片接写别后,抒发了春归人不归的隐痛,自伤苦忆之情。全词由物到景,由景到情,自今忆昔,又由昔至今,看似散乱不连,实则脉络暗通,婉转绵密,情韵悠然,表现出温词在艺术上的显著特色。
作品名称:《菩萨蛮·宝函钿雀金鸂鶒》
作者:温庭筠
创作年代:晚唐
作品出处:《全唐诗》
文学体裁:词
题材:闺情词
作品注释
①菩萨蛮: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又名“菩萨篁”、“重叠金”、“花间意”、“梅花句”等。上下片各四句,均为两仄韵,两平韵。
②宝函:一说指枕函,即枕套;一说指梳妆盒。此处似以梳妆盒解更优。钿(diàn)雀:有雀鸟装饰的钗。金鸂(xī)鶒(chì):亦指钗上所饰。
③沉香阁:沉香木制的楼阁。吴山:一说泛指吴地之山;一说为屏风上所绘的吴地山川风景。
④驿桥:驿站附近的桥。
⑤画楼:即雕梁画栋之楼,也是对楼的美称。
⑥鸾(luán)镜:背上镌刻有鸾凤图案的镜子。花枝:女子对镜照见自己所簪戴的花。此处借指这位女子。(浦江清)“枝”与“知”谐音。
白话译文
华丽的香枕上装饰着漂亮的钿雀和金鸂鵣,在这个春天的早晨,女子已经起床梳妆一新。她来到了沉香楼阁上正看见远处隐隐的吴地青山,如丝的杨柳枝条又泛起青色,在春风中袅袅飘荡,而驿桥上已经开始飘起了丝丝蒙蒙的细雨。
在画楼上看见那江南岸边春草萋萋,女子暗叹心中的那个人竟一去未归,音讯全无,每天陪伴自己的只有手中的鸾镜和枝上的花朵,但她那满腹的心事又有谁知道呢?
文学赏析
《花间集》收温庭筠的《菩萨蛮》词十四首,都是写女子相思离别之情,这是其中的第十首。
这首词起句写人妆饰之美。“宝函钿雀金鸂鶒”,可以想象一幅美人晨妆图:一位女子春晨妆梳,打开妆盒,手拈金钗。映入眼帘的是一对镂金的紫鸳鸯。次句写人登临所见春山之美。“沉香阁上吴山碧”,亦“泰日凝妆上翠楼”之起法。登上自家的香阁,伊凭栏远望。江南的绿水青山,十分可爱。“杨柳”两句承上,写春水之美,仿佛画境。晓来登高骋望,触目春山春水,视线难收,于是再放眼一望——“杨柳又如丝”,一个“又”字,透露了女子内心的跃动,能传惊叹之神,且见相别之久,相忆之深。这个“又”字,还使得下一句“驿桥春雨时”,这个本非眼前之景,也能勾粘得紧密无间。这两句写柳丝拨动女子心弦,使她想起那个春雨潇潇的日子,曾经和情人在驿外桥边折柳送别,依依惜别的情景如在眼前,而此时离人不知在何处。这就利用时空的交替,创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这是温词凝炼、深密的典型笔法。
上片的结句回忆驿桥送别,下片接写别后,“画楼音信断”,说明人去无踪消息断。“芳草江南岸”,抒发了春归人不归的隐痛,但见芳草年年绿,一江春水向东流,回想人却难似,年华易老,芳魂消耗,悲自难禁。末两句,自伤苦忆之情,无人得知。“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意谓每日对鸾镜梳妆,头上插着花枝,此中情意又有谁知呢?也可解为由于心中对远游人的相思情无人理解,只有眼前的妆镜和花枝算是知音。“枝”与“知”是谐音双关。而“鸾镜”一词则出典于范泰《鸾鸟诗序》:“罽宾王获彩鸾鸟,欲其鸣而不能致。夫人曰:‘尝闻鸟见其类而后鸣,可悬镜以映之。’王从其言,鸾睹影悲鸣,哀响中宵,一奋而绝。”以后,人们就称镜子为“鸾镜”。鸾见同类影像而悲鸣,哀响中宵,一奋而绝,寓有绵绵相思之意。“鸾镜与花枝”,以花枝喻人。美艳如花之人,而独处凄寂,可见其幽怨之深。“此情谁得知”,千回百转,忧思洋溢。这个结句是全词感情分量最重的一句,也是全词的高潮。
这首词由物到景,由景到情,自今忆昔,又由昔至今,看似散乱不连,实则脉络暗通,婉转绵密,情韵悠然,这些正是温词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显著特色。
名家点评
明代文学家汤显祖:“沉香”、“芳草”句,皆诗中画。(汤显祖评本《花间集》)
清人陈廷焯评曰:只一“又”字,多少眼泪,音节凄缓(《云韶集》)。
近代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浦江清:上言钿雀,下言金鸿鹧,实只一物,盖“钿雀”但说金钗之上有鸟饰者,至“金鸿鹳”方特说此鸟饰为一对鸳鸯也。(《词的讲解》)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菩萨蛮·牡丹花谢莺声歇
上一篇 菩萨蛮·蕊黄无限当山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