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冠子·霞帔云发 编辑
《女冠子·霞帔云发》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此词描写女道士的服饰姿容及内心愿望。上片写女主人公容貌的美丽与情态的含羞带怯;下片写其对情人的相思怀念。全词通过写女道士的容貌、情态和动作来言情,真挚感人,体现了温词的美学特质和作者的审美趣味。
作品名称:女冠子·霞帔云发
作者:温庭筠
创作年代:晚唐
出处:《花间集》
作品体裁:词
霞帔云发⑵,钿镜仙容似雪⑶,画愁眉⑷。遮语回轻扇⑸,含羞下绣帷⑹。
玉楼相望久⑺,花洞恨来迟⑻。早晚乘鸾去⑼,莫相遗⑽。
词句解释
⑴女冠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双凤翘”。双调四十一字,上片五句两仄韵、两平韵,下片四句两平韵。
⑵霞帔(pèi):古代妇女的一种服饰,类似披肩,以纱罗制成。其形状如彩虹绕过头颈,披挂在胸前,下垂一颗玉坠子。因其有云霞样花纹,故名。道家常著此帔,故亦以“霞帔”称道士服。云发:像云一样的鬓发。
⑶钿镜:用金、银、玉、贝等贵重物品镶嵌的妆镜。
⑷愁眉:古代女子画眉样式的一种,此眉妆细而曲折,色较浓重,眉梢上翘。
⑸遮语:以扇子遮着脸说话,言其害羞的情态。
⑹羞:王国维辑本《金荃词》作“笑”。
⑺玉楼:传说中天帝或仙人的居所。此指女道士所居之处,一说指女道士女伴所居之处。
⑻花洞:百花遍开的仙洞,道教称神仙及道士的居处。此指女道士所居之道观。
⑼乘鸾:指成仙。鸾,仙人所乘坐的鸾凤之类。据《集仙录》载,天使降时,鸾鹤千万,众仙毕集,高者乘鸾,次乘麒麟,次乘龙。
⑽遗:遗弃。彊村本《金奁集》作“违”。
白话译文
散开秀发,披着一肩云霓,看镜中的容颜如玉。细细地描画粉黛,抹去眉间愁迹。团扇轻轻地摆,遮住欲吐的心语。垂下绣帘,难掩满脸羞意。
我曾久久地伫立楼前,希望看到你的踪迹。你为何还不来相会,叫人难忍花庵空寂。但愿有一天,我们将乘凤凰携游仙海,到那时再也不要别离。
整体赏析
这首词是借写女道士的容貌、情态与动作来言情的,表面看起来全是铺陈其外貌妆束,其实词人是用物象的错综排比手法把客观的景物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运用自己的想象把它们贯穿起来,从而理解人物。
此词上片写女主人公美丽的容貌和含羞多情之态。“霞帔”三句,写女主人公彩霞般的披肩,云一般的鬓发,镶金的镜子里,出现了她如雪洁净的容貌,她对镜正画着略带愁意的蛾眉。这里以一个“愁”字点出女主人公的心情。“遮语”二句,描写女主人公遮语、含羞、回扇、下帷等神态动作,生动地表现出她心事重重却又欲说还休,情思萦绕却又含羞掩饰的情态。下片写女主人公的相思相念与绵绵情思。“玉楼”二句,写女主人公望情人早日来到。意思是站在玉楼上盼望已久,恨情人来迟,道出其相思之切。“早晚”二句,直道心曲,写女主人公的愿望:自己迟早总要乘鸾而去,希望情人不要遗弃。
上片用的都是相当于现代电影蒙太奇小景别的手法展现景物,镜头自背后从下而上,先是让人们看到女主人公的服饰“霞帔”,然后是如云的黑发;之后镜头切换到照镜子的场景,也是一个特写,人面与镜像相映衬;之后又是另一个正面近景,女主人公轻转罗扇,遮住因窃窃私语而微微翕动的双唇,好像是怕被人听到,娇羞地走到窗前放下绣帏。下片写女主人公的期望。这里,就不是单纯的景物铺陈,而是人的服饰和外貌的客观呈现,但它也需要读者根据想象,在头脑中把这些画面串联成一个连续的情景,感受人物的心情,体会词人所要表达的感情。结尾直道心愿,其依恋之情,一往情深,相思之意,真挚感人。
名家点评
原河南大学教授华钟彦:“钿镜,谓女冠服饰之盛也。‘画愁’三句,叙女冠在凡时女伴,终日含羞倚愁也。‘玉楼’二句,言玉楼中的女伴,思念女冠,望其早归,而花洞中之女冠,怀想女伴,恨其迟来也。‘早晚’二句,女伴之愿词也。”(《花间集注》卷一)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