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柱 编辑

德国考古研究院通讯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学家、郑州大学终身荣誉教授

刘庆柱刘庆柱

刘庆柱,1943年8月9日出生于天津 ,河南南乐人,中共党员 ,考古学家 ,德国考古研究院通讯院士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郑州大学考古学科特聘教授,郑州大学终身荣誉教授,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中原历史与文化研究院院长,黄河考古研究院院长。

刘庆柱于1962年—1967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 ;1972年在咸阳地区文教部门工作 ;1993年—199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1998年—2006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 ;1999年当选为德国考古研究院通讯院士 ;2006年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2016年8月任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院长 ;2020年7月任黄河考古研究院院长。

刘庆柱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学、古代帝王陵墓考古学和秦汉考古学。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刘庆柱

国籍:中国

出生地:天津

出生日期:1943年8月9日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汉长安城未央宫骨签》、《长安春秋》、《汉长安城》

主要成就:1999年当选为德国考古研究院通讯院士2006年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籍贯:河南南乐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人物经历

编辑
1943年8月9日,刘庆柱出生于天津。

1962年—1967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

1972年,在咸阳地区文教部门工作。

1993年—199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1998年—2006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

1999年,当选为德国考古研究院通讯院士。

2006年,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2016年8月,任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院长。

2020年7月,任黄河考古研究院院长。

刘庆柱

主要成就

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刘庆柱的研究专长为秦汉考古;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国古代帝王陵寝考古研究,汉长安城骨签研究 。

20世纪70年代,刘庆柱主持秦都咸阳城的考古发掘研究工作,揭示了秦咸阳城遗址中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居民区、葬区的分布范围,初步证明了中国历史上每一个统一的封建帝国的首都—秦咸阳城的平面布局与形制结构,对于中国古代都城的考古学研究具有重大学术意义。

刘庆柱在汉唐皇帝陵幕的研究上也取得了成果。他通过对西汉十一座帝陵和唐代十八座帝陵的实地勘察,利用考古资料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汉唐两大王朝的皇帝陵寝礼仪制度;1982年—1985 年,刘庆柱主持了对汉宣帝杜陵的考古发掘工作,揭示了汉代皇帝陵寝中的陵园门阙、寝园、寝殿、便殿等主要陵寝建筑的布局情况,解决了汉朝礼制研究的许多问题。

1985年一1993年,刘庆柱主持了汉长安城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通过对汉长安城遗址的考古勘探和未央官官城、手工业作坊遗址的发掘,确认了汉长安城形制结构;究明了未央宫、长乐官和桂宫的平面布局,东市和西市的地望;弄清了西汉首都官办手工业的分布情况。

刘庆柱还在秦汉时期的造币冶铸、制陶等手工业生产的专题研究上,以及秦汉钱币、瓦当等遗物的分期断代研究方面取得了成果。

学术论著

截至2019年11月,刘庆柱已发表涉及古代宫城考古学、古代都城考古学、古代都城建筑思想理念、古代都城遗址布局形制等主题的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 ,其主要论文有“中原历史文化演进的考古学观察”“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断裂特点的考古学阐释”等,主要著作有《西汉十一陵》《中国考古学·秦汉卷》《古代都城与帝陵考古学研究》《不断裂的文明史:对中国国家认同的五千年考古学解读》《中国古代都城发现与研究》《汉长安城未央宫骨签》《长安春秋》《汉杜陵陵园遗址》《汉长安城未央宫》《汉长安城》《汉长安城骨签书法》等。

考古勘探

截至2016年9月,刘庆柱已参加并主持西汉十一陵、关中唐十八陵、汉长安城遗址、秦阿房宫遗址等城址和帝陵遗址的考古勘探、发掘。

科研奖励

时间

获奖项目

奖励名称

2000年

《汉长安城未央宫》

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2002年

《汉杜陵陵园遗址》

第二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

《中国考古发现与研究(1949—2009)》

第四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提名奖

人才培养

寄语后辈

刘庆柱寄语青年考古学者:在未来考古研究中,要保持自己的长处,辨别吸收国外考古学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提升考古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考古学者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做学问要享受其中的乐趣,还要意识到身上肩负的使命。要运用考古学的方法、理论,探索历史,以真实面目还原历史,从而吸收历史经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更好服务国家的发展,深化国家认同。

科研态度

刘庆柱在学术研究方面严谨求实,就发掘所得的考古资料处理与研究,他既注重真实准确编写,又重视方法创新。他时常说,发掘报告的编写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全面、准确、客观地公布发掘资料是编写发掘报告的第一原则,及时地将所得考古成果准确的公布,是为学科构架发展的基石;考古学科方法论要与时俱进,不能单纯的做描述科学,更应该向叙述科学发展,更多地探讨考古现象背后所反映出的古代社会发展变化机理问题,这才是考古学可以对社会、对历史研究真正做出贡献的地方。

学科建设

刘庆柱带领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专业和历史学专业在2019年度分别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

课程建设

刘庆柱为研究生开设“中国考古学通论”“汉唐考古学”“考古学史”“中国古代都城史”“历代帝王陵寝制度研究”“田野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等课程。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92年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96年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国家人事部

1999年

德国考古研究院通讯院士

德国考古研究院

2006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6年11月

人类学终身成就奖

上海人类学学会

社会任职

编辑

时间

担任职务

2003年3月—2008年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08年3月—2013年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23年3月

咸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研究员、名誉院长

中国古都学会名誉会长

亚洲史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圆明园学会会长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古都学会顾问

中国考古学会秘书长

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钱币学会常务理事

个人生活

编辑

婚姻家庭

刘庆柱的妻子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毓芳

人物评价

编辑
“刘庆柱不辞劳苦、心怀华夏,钩深中原,身体力行,带领郑州大学中原历史文化学科取得新的成绩,迈向新的高度,堪称中原历史文化学科的领航者。作为享誉海内外的考古学家,葆有对中原历史文化的热爱和作为一名考古学家的情怀,先生胸怀之宽广、仁心之至诚,让后学敬仰与感佩。”(郑州大学社会科学处评)

“其(刘庆柱)卓尔不凡的学术造诣,潜心敬业的优良学风、奉献社会的突出贡献、修身治学的精神风范,以精彩故事传递大师风范。”(中央电视台《人物》栏目组评)

下一篇 柳肃

上一篇 刘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