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坡芽情歌 编辑
坡芽情歌,又名坡芽歌书,云南省富宁县地方传统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坡芽情歌的产生源自云南省富宁县丰厚的山歌文化生态土壤和人们在交往中依赖山歌传情表意的需要 。2006年,富宁县文化普查小组在农凤妹家中发现一块画有坡芽情歌图案的土布,从此坡芽情歌才被慢慢揭开神秘面纱 。坡芽情歌由绘制在土布上的81个图画符号组成,每一个图画符号代表一首情歌,整个歌集以男女恋情为主线,委婉曲折地反映了一对青年男女从相识、相知、相恋到相约白头偕老的动人故事 。
2011年5月23日,坡芽情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I-113 。
中文名:坡芽情歌
批准时间:2011年5月23日
非遗级别:国家级
遗产类别:民间文学
申报地区:云南省富宁县
遗产编号:I-113
坡芽村
坡芽情歌也叫“坡芽歌书”,壮语称“布瓦吩”,意为“把图案画在土布上的山歌”,是以在坡芽村发现而得名。它的产生源自云南省富宁县丰厚的山歌文化生态土壤和人们在交往中依赖山歌传情表意的需要 。以图符记歌曾经是云南省富宁县右江流域一带壮族传统传歌方式,在历史的进程中近乎濒亡。但在2006年,富宁县文化普查小组在农凤妹家中发现一块画有坡芽情歌图案的土布,从此以图符记歌为别致特征的壮族民歌精华“坡芽情歌”才被慢慢揭开神秘面纱,引起世人的关注 。
内容架构
《坡芽情歌》以男女恋情为主线,委婉曲折地反映了壮族青年从结识到相爱的过程,巧遇初识时的惊喜,试探性的盘问,双方的自谦和称美,对各自“情史”真真假假的相互考察,悄悄萌生的爱慕,愈演愈烈的浓意和激情等等,直至最后山盟海誓,相约偕老,生死不离,详细地记述了一对青年男女从相识、相知、相恋到相约白头偕老的动人故事 。
基本组成
图画符号
坡芽情歌由绘制在土布上的81个图画符号组成,每一个图画符号代表一首情歌 。情歌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为探情篇、热恋篇和幸福誓言篇,探情篇由第1到15首歌组成;热恋篇由第16到69首歌组成;幸福誓言篇由第70到81首歌组成 。图画符号有月、树、稻谷、犁、禽、马、人、衣、鸟、房屋等,线条简单 。坡芽情歌字符的结构与歌的内容有一定的联系。音、形、意的联系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表形、表意,更不直接表音,每个图案代表的是一首壮族情歌。图画符号多为云南省富宁县经常见的植物、动物、建筑和生活用品,外形和情歌内容基本一致 。
艺术特征
坡芽情歌曲调以“吩打捞”、“吩标”、“吩呃哎”、“吩戈麻”等壮族山歌小调为主。句式多为五言,每首歌四句或数十句不等,以首尾韵、腰尾韵和尾韵为主要押韵方式。在表现手法上,大量采用了比兴以及叙事和抒情的手法,先言他物,再言本物。韵律严密和谐,曲调委婉动听,手法灵活多变,修辞适当,具有典型的壮族民歌特征和艺术价值 。
坡芽情歌在文学内容上呈现了一种独特的结构:既是单篇独作,在整体上又是一部结构完整的作品;既是短歌的组合,亦是长诗;既是长篇抒情诗,也是长篇叙事诗。坡芽情歌的文学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绘制坡芽情歌
1、作为民间文学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坡芽情歌中的每一首诗歌都完全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具有强烈的主观性,闪耀着浪漫主义色彩。特有的民间口语和民歌韵律也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作品中所运用的夸张、对比尤其是想象等手法,营造了追求幸福的自由氛围,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尤其是在作品的第三部分的幸福誓言篇中,男女双方都表达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与追求,使作品的浪漫主义情调达到了高潮。2、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内容不仅更加地具象,也引人联想,引发共鸣,渲染了作品浓烈的文学艺术特色。比喻、夸张、反问、对比等修辞手法大量聚集在坡芽情歌热恋篇50多首歌中,尤其在斗歌部分,夸张手法的运用,把情歌推入了一个小的高潮,把受众从前文中比喻手法的具象形象中带领出来,引发了人的丰富想象,同时表达了歌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增强了歌词的渲染力。在斗歌的后部分,反问手法与其他修辞手法的融合使情歌内容更加紧凑,引人注意,也引人共鸣。
3、作品中大量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增强了作品的形象性。在“坡芽情歌”探情篇的15首歌中,有13首歌的歌词用到或比或赋或兴的手法。例如歌书开篇第一首歌词即用“今夜明月光,月明如镜亮,四下亮汪汪”起兴,同时也用这亮汪汪的明月来“比”与之对歌的女性,称赞其犹如月亮一样美丽动人,这就使女主人公的形象显得更加具象和立体,既起兴又作比,作品第一句词就兼用了比与兴的手法。又如在热恋篇的第53首歌中,主要用了赋的表现手法,直面主题,鲜明地向男方陈述其家人应为娶亲做准备,透露出浓厚的生活气息。
4、简洁、洗练的语言。坡芽情歌以五言句为主,五言四句到几十句不等,语言简洁洗练。在第42首《茅草》中男方在受到女方追问是否已有家室时唱道:“妹说哥有妻,下地问小草,下田问稻秧,若稻秧说有,那才真的有。”这种回答就像随口说出的话,又像脱口而出的歌,简洁干练又不失诗歌的韵律。
5、融抒情与叙事于一体。坡芽情歌由81首诗歌组成,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由最初的双方探情到中间的热恋再到最后的各自表白幸福誓言,其中的每首诗歌都强烈地表达出主人公的思想情感。而再回头看整部作品,又会发现这81首诗歌整体地呈现了一个委婉曲折的爱情故事,把一段爱情的心路历程展示得淋漓尽致,也使抒情与叙事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
传承方式
据村民农凤妹介绍,小时候学唱山歌时,老人便手把手在地上教她画这些图案以帮助记忆,久而久之,这些图案符号便深入心中,每唱一首歌,脑子里就会有一幅图案,这种记录山歌的方法代代相传 。
坡芽情歌仅限于口传心授的辅助手段,在历史的进程中近乎濒亡 。由于坡芽情歌以“非遗”传承人的口传、身授的模式得以延续,因而在传承的手段上显得格外单一与无助,其效果亦不大明显 。
对唱
坡芽情歌以壮族语北部方言演唱,男女相对,一唱一和 。情歌一共有81首,其中男唱41首,女唱39首,合唱1首,一共运用了12个曲调。与此同时,每次在唱一首歌之前,村民们通常会先念一遍,这个“念”的音调既不同于他们平时说话的音调,也不同于歌唱的音调,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种类似“吟诵”的调子,这也是“坡芽情歌”演唱方式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传承价值
坡芽情歌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具有连续性和完整性,是壮族人民千锤百炼而流传下来的集体创作的结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民间传承性,是富宁壮族民歌中的经典爱情绝唱。情歌中所涉及的壮族古代农耕生产方式、民俗礼仪、服饰文化等,对研究壮族历史、民俗、民间音乐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坡芽情歌所采用的图画符号被有关文字学专家称之为“文字之芽”,为研究文字的起源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线索 。
坡芽情歌大量涉及到壮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进程,其中几乎每一首歌都隐含着壮族特有的文化,如衣食住行、商贸交通、农耕民俗、自然地理、音乐艺术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坡芽情歌”是一部了解壮族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 。
传承现状
农凤妹和村里的传承人
农凤妹珍藏着绘有81个情歌符号的土布,是坡芽情歌的资料保存者,也是云南省富宁县唯一一位能完整绘制情歌符号的人。截至2017年5月,坡芽村有20多人能够通过图形符号认读山歌。在以坡芽村为中心方圆100公里的壮族村寨范围内,多数老歌手特别是女歌手都曾经普遍使用图画符号记录山歌,但保留不完整 。传承人物
农凤妹,女,1965年4月出生。2007年3月,农凤妹被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同年4月被列为州级非遗传承人;2010年6月,入选省级第五批代表性传承人名录;2012年12月,农凤妹入选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坡芽情歌 。
保护措施
专家考察
坡芽情歌被发现以后得到县委政府的重视和打造:修建坡芽传习馆,出版发行壮汉互译版《坡芽歌书》,组建坡芽山歌队,打造坡芽民族生态文化村,坡芽山歌队后来更名为坡芽合唱团 。富宁县通过面向社会举办坡芽歌书传承培训班等方式,使其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支持,自觉参与到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承中来 。
2009年,由刘冰山主编,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首次系统全面介绍了坡芽情歌 。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富宁县文化馆获得“坡芽情歌”保护单位资格 。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坡芽情歌项目保护单位富宁县文化馆评估合格。
重要演出
2017年9月20日晚,《爱情密码·坡芽歌书——坡芽情歌合唱音乐会》全国巡演在云南省大剧院正式拉开帷幕,该次巡演是由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 。
2018年3月31日晚,《坡芽情歌》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迎宾晚会“锦绣文山——壮乡苗岭请你来”中上演 。
荣誉表彰
文山建州60周年迎宾晚会
2009年7月,坡芽情歌队参加文山州第三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得原生态唱法金奖;同年8月,参加云南省第三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得原生态唱法金奖 。
2010年3月,赴北京参加“蓝色经典·天之蓝杯”第十四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得原生态组优秀奖、团体三等奖 。
2016年7月,坡芽歌书合唱团参加俄罗斯索契举办的第九届世界合唱比赛夺得冠军赛组别民谣无伴奏比赛金奖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