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白酒草 编辑

菊科飞蓬属植物

苏门白酒草苏门白酒草

苏门白酒草(Erigeron sumatrensis Retz. )是菊科飞蓬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纤维状根。纺锤状,茎粗壮,直立,高可达150厘米,叶密集,基部叶花期凋落,叶片狭披针形或近线形,头状花序多数,总苞卵状短圆柱状,总苞片灰绿色,花托稍平,雌花多层,管部细长,舌片极短细,丝状,两性花,花冠淡黄色,檐部狭漏斗形,瘦果线状披针形,5-10月开花结果。

分布于中国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江西、福建、台湾。原产南美洲,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常生于山坡草地、旷野、路旁,是一种常见的杂草。

苏门白酒草的全草入药,有温肺止咳、祛风通络、温经止血之功效。

(概述图参考来:中国自然标本馆 )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苏门白酒草

拉丁学名:Erigeron sumatrensis Retz.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菊目

科:菊科

属:飞蓬属

种:苏门白酒草

命名者及年代:(Retz.) Walker,1971

形态特征

编辑

苏门白酒草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根纺锤状,直或弯,具纤维状根。茎粗壮,直立,高80-150厘米,基部径4-6毫米,具条棱,绿色或下部红紫色,中部或中部以上有长分枝,被较密灰白色上弯糙短毛,杂有开展的疏柔毛。叶密集,基部叶花期凋落,下部叶倒披针形或披针形,长6-10厘米,宽1-3厘米,顶端尖或渐尖,基部渐狭成柄,边缘上部每边常有4-8个粗齿,基部全缘,中部和上部叶渐小,狭披针形或近线形,具齿或全缘,两面特别下面被密糙短毛。

头状花序多数,径5-8毫米,在茎枝端排列成大而长的圆锥花序;花序梗长3-5毫米;总苞卵状短圆柱状,长4毫米,宽3-4毫米,总苞片3层,灰绿色,线状披针形或线形,顶端渐尖,背面被糙短毛,外层稍短或短于内层之半,内层长约4毫米,边缘干膜质;花托稍平,具明显小窝孔,径2-2.5毫米;雌花多层,长4-4.5毫米,管部细长,舌片淡黄色或淡紫色,极短细,丝状,顶端具2细裂;两性花6-11个,花冠淡黄色,长约4毫米,檐部狭漏斗形,上端具5齿裂,管部上部被疏微毛。

瘦果线状披针形,长1.2-1.5毫米,扁压,被贴微毛;冠毛1层,初时白色,后变黄褐色。花期5-10月。

花

果实果实

线稿图线稿图

产地生境

编辑

分布于中国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包括海南)、江西、福建、台湾。原产南美洲,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常生长在山坡草地、旷野、路旁。

繁殖方法

编辑

种子繁殖。苏门白酒草可以大量开花,一棵植株上有上万个种子,种子很轻,可以随风、随车轮到处传播。

主要价值

编辑

【药源】苏门白酒草的全草。

【性味】味辛;性平。

【功能主治】化痰;通络;止血。主咳嗽痰多;风湿痹痛;子宫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克。

物种危害

编辑

在新修路和施工的地方以及河沟边,苏门白酒草就会抢先发芽生长,该地植物遭到破坏。

防治方法

编辑

苏门白酒草

控制外来入侵种漫延的措施:

人工或机械防治,如人工捕捉或拔除、诱捕此方法适合外来入侵种引入和逃逸期、种群建立期;恢复当地植被防治,通过人工或人工促进天然恢复本地植物的方式,使本地植物与入侵种争夺阳光、生长空间、土壤、水分的方法来降低外来入侵种的种群数量 ;

化学防治,使用农药或除草剂来控制外来入侵种的种群数量,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扩展期,特点见效快但副作用大;生物防治是通过引入外来入侵种的天敌来控制数量,其副作用大,有可能产生新的入侵种,所以使用时应该进行风险评估;综合防治通过人工控制、恢复本地植被、生物防治等几种措施综合应用来达到控制来入侵种的蔓延。

防控对策

编辑

外来入侵种由于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所以应以人类活动为主。

1.

加强国际合作从动植物检疫.入侵预警、物种扩散信息交流、入侵物种生物学生态学研究、防控措施方面着手进行广泛交流合作,共同防控外来入侵种;2.

建立防控外来入侵种制度,从规范引种开始,建立引进外来物种风险评估、逃逸控制、扩散监测、防控组织建立、区域合作、经济责任等方面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使外来入侵物种能得到及时有效防控。并将其对生态环境破坏和影响经济发展降低到最低程度:3.

加大宣传教育,通过对民众广泛宣传和教授外来入侵种知识及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从而提升人民防制外来入侵种的意识,同时通过提高公民整体生态道德素养,对防控外来入侵种有积极意义。

苏门白酒草

2023年1月1日起,被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下一篇 金鸡菊

上一篇 小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