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勒比飞蓬 编辑
加勒比飞蓬(学名:Erigeron karvinskianus DC.)是菊科、飞蓬属多年生植物。纤维状或直根,根茎木质,通常单生。茎直立到蔓生或外倾,疏生具糙伏毛到无毛。叶基生和茎生;茎生叶椭圆形到倒卵形,通常沿着茎。头状花序1-5。舌状花45-80;花冠5-8毫米,叶片不卷曲或稍卷曲,白色。冠毛,外部有短刚毛,内部刚毛15-27。
分布于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 主要生于陡峭、开阔的河岸或山坡上,通常生长在悬崖或岩石缝隙中,在潮湿的潮湿的灌木丛或开阔的森林中较为茂盛。
加勒比飞蓬是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国家的重要观赏物种;印度将其列为药用植物。它也是一种吸引蜜蜂的植物。
中文名:加勒比飞蓬
拉丁学名:Erigeron karvinskianus DC.
别名:墨西哥飞蓬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菊目
科:菊科
属:飞蓬属
种:加勒比飞蓬
命名者及年代:DC.,1836
词源
种加词“karvinskianus”,是以收藏家、德国博物学家Wilhelm Friedrich Freiherr von Karwinsky(或Karwinski)von Karwin的名字命名的;de Candolle在将其命名为植物时将其拉丁化。
传播史
原产于中美洲,1827年至1832年间在墨西哥采集了第一个标本,并于1836年进行了描述。它于1856年在法国首次被记录,并在欧洲很快变成杂草丛生。它后来于1878年在葡萄牙、1900年在意大利北部、1920年在瑞士和1925年左右在海峡群岛被发现。
澳大利亚的第一个收藏是在1908年,夏威夷的第一份记录是在1911年。
斯里兰卡最早的记录来自1926年中部省份的佩拉迪尼亚植物园。在印度,它于1946年在乌堤(Ooty)引入。
该物种于1940年在新西兰被发现,1949年在日本首次被发现。
多年生植物,通常短命,高10-100厘米;纤维状或直根,根茎木质,通常单生,茎有时不定根。茎直立到蔓生或外倾(较大叶腋中的小叶簇),疏生具糙伏毛到无毛,无柄。叶基生(和近茎生因开花而枯萎)和茎生;茎生叶椭圆形到倒卵形,多数10-40(-50)毫米×5-13毫米,通常沿着茎,大小相对均匀,边缘全缘或具1-2对锐尖,短尖齿或裂片,表面稀疏且松散,具糙伏毛到具长柔毛,无柄。
加勒比飞蓬
头状花序1-5(通常从分枝远端到中干)。总苞2.5-3.5毫米×7-10毫米。叶状苞3-4串,疏生具糙伏毛到具长柔毛或无毛,有时具微小腺。舌状花45-80;花冠5-8毫米,叶片不卷曲或稍卷曲,白色,有时干燥时带粉红色。盘状花冠2-3.1毫米,连萼瘦果1-1.4毫米,2脉,表面稀疏具糙伏毛;冠毛,外部有短刚毛,内部刚毛15-27。
加勒比飞蓬在小花的大小和颜色以及叶片的形状上变化很大。它的花与雏菊(Bellis perennis L.)几乎相同,但它的叶子更宽,并且基部呈莲座状。
主要生于陡峭、开阔的河岸或山坡上,通常生长在悬崖或岩石缝隙中,在潮湿的潮湿的灌木丛或开阔的森林中较为茂盛,常见于松栎林(900-3700米),在1300-2800米较为茂盛。
它已经蔓延到整个热带地区。在西印度群岛,它生于(100-)400至900米高的旧墙和岩石峭壁上(Fournet,2002)。在科摩罗群岛、留尼旺岛和夏威夷群岛等地,它被自然化为干燥的热带灌木林和干燥、开放的矮灌木林、熔岩流。
它也已经在温带地区归化。在北美,它分布在潮湿的扰动场地、遮蔽的岩壁、水泥裂缝和海拔300-1000米的建筑物上。在欧洲,它出现在具有海洋环境的沿海栖息地,以及地中海地区潮湿、受干扰的地方,在那里它也是石墙上的先驱物种。它也存在于海拔300-2400(-3000)米的山区生态系统中。
它在印度的松树种植园中发现。在日本,它生于河边的悬崖上和石墙的裂缝中。在新西兰,它分布在各种栖息地,如完整和紊乱的灌木丛、灌木林、草丛、蕨类植物地、草本植物地、裸露的土地、河岸、悬崖和悬崖、近海和近海岛屿、口香糖地、固结沙丘、大多数沿海地区、河床和通常会发现附生植物的地方。在其范围内的部分地区,如澳大利亚,它几乎可以生长在任何开放的栖息地,包括水道。
分布于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 中国香港有逸生。
原产地: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墨西哥(中部、墨西哥湾、东北部、南部、西南部)、巴拿马、委内瑞拉。
引种地:阿尔及利亚、奥地利、亚速尔群岛、巴利阿里群岛、比利时、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夏威夷、)、加那利群岛、查塔姆群岛、中国、科西嘉岛、多米尼加共和国、东喜马拉雅山、厄瓜多尔、斐济、法国、德国、英国、几内亚、海地、印度、爱尔兰、意大利、牙买加、爪哇岛、克里米亚、背风群岛、马德拉群岛、马来亚、毛里求斯、摩洛哥、缅甸、尼泊尔、荷兰、新喀里多尼亚、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南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维多利亚、西澳大利亚)、新西兰(北部、南部)、诺福克岛、南非(北方省)、巴基斯坦、秘鲁、葡萄牙、留尼汪岛、西西里岛、西班牙、斯里兰卡、斯威士兰、瑞典、瑞士、突尼斯、西喜马拉雅、向风群岛、南斯拉夫、扎伊尔、津巴布韦。
在大多数热带国家,几乎全年在野外开花;在温带,它往往在温暖的月份开花,直到第一次霜冻。
栽培在25/20℃下的加勒比飞蓬植株地上部生长情形最好,根部的发育适中,到花天数最短,总花朵数最多,显示在此温度处理下有利生长及开花。栽培在15/13℃者花下节数最少,显示凉温有利于花芽分化,促进产生较多分枝数,花径较大;但凉温到开花的天数最长,明显花芽发育延缓。
相较于未经春化处理的植株,春化处理可促进花芽分化,尤以春化处理42天者效果最好,有利于提早开花,且开花枝条长度较短,分枝数也较多。
适当提高温度(25/20-30/25°C)可以使经自然冬季凉温的加勒比飞蓬提早开花,而低于或高于适温(25/20-30/25℃)均会延迟开花。然开花品质方面,仍以15/13°C处理之植株有最多分枝数和花朵数,开花品质较佳。
加勒比飞蓬是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国家的重要观赏物种;印度梅加拉亚邦将其列为药用植物。它也是一种吸引蜜蜂的植物。
加勒比飞蓬侵入热带和亚热带高山植被以及温带区域的海洋环境,特别是特有率非常高的岛屿上。它迅速繁殖和蔓延,在许多开放的栖息地形成密集的垫子,排挤和取代地面植物,并有可能侵占和窒息栖息地。
根据IUCN SSC入侵物种专家组的数据,它被认为是夏威夷和留尼汪岛的主要入侵植物之一(Global Invasive Species Database, 2008)。太平洋岛屿生态系统风险评估也将其视为高风险杂草,得分为11(PIER, 2012)。它被列为印度洋和太平洋热带岛屿、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的300种主要入侵植物之一(Meyer et al., 2006)。在葡萄牙、新西兰(被列为120种主要入侵植物之一)和新喀里多尼亚等几个国家,它被视为入侵植物,法律禁止引入。
它生长迅速,传播迅速。虽然杀死它很容易,但是想要将它拒之门外却是非常困难的。只有尽早发现并在可到达的地点对其进行管理,才能将其根除。从入侵地区消除它似乎并不现实,但可以通过使用以下建议的方法来管理它:
1.喷雾剂:二氯吡啶酸。2.
喷雾:草甘膦(+渗透剂,在冬季)或甲磺隆(+渗透剂)。3.
挖出小块:避免任何不必要的土壤扰动;留在现场腐烂;小心处理植物材料(如果有种子,将所有植物材料扔到垃圾转运中心或焚烧)。
清除后,需要对站点进行监控,以防其重生;可以通过种植低矮、茂密的植物来预防。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