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叶水苋菜 编辑

千屈菜科水苋菜属植物

长叶水苋菜长叶水苋菜

长叶水苋菜(学名:Ammannia coccinea Rott.)是千屈菜科、水苋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成株直立,上部茎4棱,淡绿色,无毛,分枝多且较长,主茎在叶腋处常有明显火焰状紫色斑。叶对生,无柄,狭披针形或线形,基部明显扩大,呈戟状耳形,半抱茎。花单生或2-7朵簇生于叶腋,无总花梗;花瓣4-5,紫色、淡紫色或粉红色,近圆形,早落。蒴果球形,成熟时近1/3伸出萼筒之外,深紫色,不规则开裂;种子卵状三角形,一面直角状,另一面圆形,棕黄色,表面有疣状突起。

分布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中国,分布于安徽、北京、山东、台湾、浙江。喜湿喜温,生于湿地、池塘、湖泊。

长叶水苋菜是农田危害性杂草,在某些稻田已成为优势种,对水稻生长构成了潜在威胁。 需要加强检疫、监测,并进行防治。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长叶水苋菜

拉丁学名:Ammannia coccinea Rott.

别名:红花水苋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桃金娘目

科:千屈菜科

属:水苋菜属

种:长叶水苋菜

命名者及年代:Rottboll,1773

植物学史

编辑

1773年,哥本哈根植物园的一名园艺工作者对该杂草进行了分类命名。

中国扩散史

1987年出版的《中华林学季刊》记载该草在中国台湾台南地区有分布,1993年出版的《Flora of Taiwan(第二版)》第三卷已予以记载。

1992年和2004年分别在北京市昌平、朝阳等地的水稻田和沟渠发现其逸生。

2005年,在安徽阜阳等地浅水处发现其分布,危害程度较轻。

2015年,在浙江省绍兴地区水稻田有分布,对水稻生产具有较大潜在危害。

形态特征

编辑

一年生草本,成株高20-110厘米,直立,上部茎4棱,淡绿色,无毛,分枝多且较长,主茎在叶腋处常有明显火焰状紫色斑。叶对生,无柄,狭披针形或线形,基部明显扩大,呈戟状耳形,半抱茎,长35-130毫米,宽7-20毫米,顶端渐尖或稍急尖,一条叶脉从基部直达叶尖。

花单生或2-7朵簇生于叶腋,无总花梗,花梗长约1毫米;小苞片2枚,线型,长约1毫米;萼筒钟形,长约3-4毫米,最初基部狭,结实时近半球形,有略明显的棱6-8条,裂片4,三角形;花瓣4-5,紫色、淡紫色或粉红色,近圆形,早落,雄蕊4,花药黄色,稍伸出萼筒之外;子房球形,花柱与子房等长或更长,长约3毫米,明显伸出萼筒之外。蒴果球形,成熟时近1/3伸出萼筒之外,深紫色,直径3.5-5毫米,不规则开裂;种子卵状三角形,一面直角状,另一面圆形,棕黄色,表面有疣状突起,长3-4毫米。

幼苗子叶刚萌发时椭圆形,逐渐呈梨形,具1条叶脉;初生叶2,对生,初为长椭圆形,后呈匙形。

长叶水苋菜

近种区别

编辑

长叶水苋菜与耳基水苋菜(Ammannia auriculata Willdenow)相似。长叶水苋菜叶片狭披针形或线形,无花梗,蒴果直径3.5-5毫米,花柱长约3毫米。而耳基水苋菜叶片披针形,有明显的总花梗,长3-5毫米,蒴果直径2-3.5毫米,花柱长约2毫米。

生长环境

编辑

喜湿喜温,是一种常生长在湿地的草本植物,在池塘与湖泊周边更是多见。耐荫性强。温度28℃以上有利于该草生长。

分布范围

编辑

世界分布:美国、波多黎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墨西哥、牙买加、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秘鲁、葡萄牙、西班牙、土耳其、苏丹、莫桑比克、摩洛哥、伊朗、印度、柬埔寨、越南、菲律宾、日本、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分布:安徽(阜阳、颍上)、北京(昌平、海淀、朝阳)、山东(微山)、台湾、浙江(绍兴)。

生长习性

编辑

5-6月屡见幼苗,花果期7-12月,后期一边开花,一边种子成熟。种子具有休眠性,在温室干燥土壤中的种子从11月到次年5月经过不同时间淹水处理后萌发率显著高于对照。长叶水苋菜对遮荫环境适应性强,幼苗从全光照转移到透光率18%的条件下培养30天干重仍接近对照,在遮荫条件下植株能通过增加冠根比和茎节长度,减少茎干直径、分枝数、茎节数来适应环境。

繁殖方式

编辑

种子繁殖。种子量多,每个蒴果约有270颗种子,每株种子数可超过50万颗。种子细小,极易随粮食或种子调运,或通过农机具、包装材料等携带传播,也可随水流扩散。

物种危害

编辑

长叶水苋菜在美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家是农田危害性杂草,尤其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等地区稻田。该草是两种分布最广泛的杂草之一,生长速度惊人。播种后45天株高即可超过水稻,密度110株/平方米,可导致水稻减产39%,是当地水稻田阔叶杂草中竞争力最强、危害严重的优势杂草。不仅如此,长叶水苋菜易产生抗药性,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等地使用苄嘧磺隆4-5年后,长叶水苋菜就对该药剂产生了抗性。

20世纪80至90年代,长叶水苋菜在中国北京地区曾危害水稻,之后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几近灭绝。在淮北地区,长叶水苋菜已开始形成稳定的种群,分布的区域和面积不断扩展。在浙江等地,长叶水苋菜植株可高于水稻,竞争力很强,在某些稻田已成为优势种,对水稻生长构成了潜在威胁。

防治方法

编辑

加强进口的稻谷等粮食的检疫,开展全面监测,及时掌握其蔓延态势。在已发生危害的地区采取水旱轮作等栽培管理措施可有效抑制其生长,在稻田可用苄嘧磺隆、五氟磺草胺、灭草松、二甲四氯等除草剂进行防治。因该草种子小但数量极多,在水稻生长后期应结合人工拔除等方法,防止其结实和进一步蔓延。

下一篇 香膏萼距花

上一篇 蓝猪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