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茉莉 编辑
紫茉莉(学名:Mirabilis jalapa L.),别名晚饭花、晚晚花、野丁香、苦丁香等,为紫茉莉科紫茉莉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其根肥粗,倒圆锥形,黑色或黑褐色;茎直立,圆柱形;叶片卵形或卵状三角形;花常数朵簇生枝端;总苞钟形,裂片三角状卵形;花被紫红色、黄色、白色或杂色,高脚碟状;瘦果球形,革质,黑色,表面具皱纹;种子胚乳白粉质。花期6-10月,果期8-11月 。
紫茉莉原产热带美洲地区,在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等地皆有分布 ,在中国南北各地常栽培 ,其常自然栖息在森林、灌木丛和牧场的边缘,在近海平面到3000米范围内都有发现 。紫茉莉喜欢温暖的气候,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深厚、含腐殖质丰富的壤土或夹砂土;性喜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和通风良好的环境,不耐寒 。
紫茉莉花色丰富,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可在房前屋后、篱旁、路边从植等地成片栽培,也可做树桩状露根式盆栽 。紫茉莉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其果实、叶、花、根皆可入药。此外,紫茉莉还是一种耐性植物,是一种较为理想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乡土植物 ,其对有害气体具有较强抗性,能够吸收部分有害物质,适于工矿区作地被植物栽培 。紫茉莉种子中成熟胚乳干后碾成白粉,加香料可制成天然胭脂粉 ;苗期还可摘取嫩梢,作蔬菜食用 。
中文名:紫茉莉
拉丁学名:Mirabilis jalapa L.
别名:晚饭花、晚晚花、野丁香、苦丁香等
界:植物界 Plantae
门:维管植物门 Tracheophyta
纲:木兰纲 Magnoliopsida
目:石竹目 Caryophyllales
科:紫茉莉科 Nyctaginaceae
属:紫茉莉属 Mirabilis
种:紫茉莉 Mirabilis jalapa
分布区域:原产热带美洲地区,在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等地皆有分布,在中国南北各地常栽培
异名:Nyctago jalapa
命名由来
紫茉莉属的拉丁文“Mirabilis”在拉丁语中译为“美妙”,种名“alapa”则代表中美洲与墨西哥城镇的地名。紫茉莉在下午四点钟观赏效果最佳,此时花朵通常开放,故其俗称为“四点钟植物” 。
在中国,紫茉莉之名,由茉莉花而来,清朝徐珂的《清稗类钞》中言:“花状如漏斗,蓓蕾略似茉莉,有红紫白黄等色,颇美艳,晚开午收,俗名夜繁花。”盖以蓓蕾如茉莉,故名;或曰,花似茉莉也 。
清朝沈青崖《陕西通志》引《山阳县志》曰:“紫茉莉,花形似茉莉,色紫,香不及茉莉。女人取花汁匀面,子肉雪白,作粉,冬擦面不皱人,呼粉花。”明朝高濂《草花谱》记曰:“紫茉莉,草本,春间下子,早开午收,一名胭脂花,可以点唇,子有白粉,可傅面,亦有黄白二色者。”以其夜晚花开,又名夜繁花,果中白瓤可作粉,又名粉豆花、胭粉花 。
紫茉莉以紫红色花者为正。清朝梁国治等所编《热河志》记紫茉莉曰:“一名胭脂花,今所产有紫红白黄四种,并一花数色者,俗呼状元红。其红色者可渍棉为胭脂。”其色可为胭脂,故有脂花、状元红诸名 。
栽培历史
世界范围传播扩散
紫茉莉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1521年以前首先由阿兹特克人(Aztecs)在墨西哥栽培,随后被引种至欧洲,在1573年林奈命名紫茉莉之前,该种在欧洲的栽培历史已有200多年,其已广泛归化于世界热带至温带地区,在许多地区已成为一种分布广泛的杂草。1492年以后,航海家哥伦布阴差阳错地发现美洲新大陆,紫茉莉也随之被发现。紫茉莉便是在这场航海活动中传播至世界各地 。
紫茉莉于16世纪从秘鲁输入欧洲,传入欧洲之后在西班牙被作为观赏植物栽培,1700年代被带入非洲,1800年代进入美国。随后,一些世界一流植物园的种子交换名单中也出现了 紫茉莉的名字,如19世纪中期的圣彼得堡皇家植物园、1894年的邱园、1895年的柏林植物园、1913年的比利时国家植物园 。
中国范围传播扩散
紫茉莉进入中国是在1533年之后,或是1554年之后。关于紫茉莉传入中国的故事大概有两个版本。一是认为早在明初兰茂(1397—1476)所著的《滇南本草》卷二就有记载:“苦丁香,即野丁香,花开五色。”将苦丁香考证为紫茉莉,《中华大典·生物大典》即持此说。
二是《草花谱》之说,康熙间汪灏等辑《广群芳谱》(成书于1708年)卷四十三《茉莉》附录《紫茉莉》条中引《草花谱》曰:“紫茉莉,草本。春间下子,早开午收。一名胭脂花,可以点唇。子有白粉,可傅面。”
结合史实推测约于于1621(天启元年)至1639(崇祯十二年)年之间,紫茉莉在中国南部沿海随海外贸易进入中国,此推测的前提就是假设它早已来到中国则《本草纲目》《群芳谱》等必有收录。此外,保守一点的推测也应在明万历至天启年间,即明朝末年(1644年风云际会,明朝灭亡,满清入关),随后在中国传播开来 。
紫茉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米 。
根
根肥粗,倒圆锥形,黑色或黑褐色 。
紫茉莉的根
茎
茎直立,圆柱形,多分枝,无毛或疏生细柔毛,节稍膨大 。
紫茉莉的茎
叶
叶片卵形或卵状三角形,长3-15厘米,宽2-9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截形或心形,全缘,两面均无毛,脉隆起;叶柄长1-4厘米,上部叶几无柄 。
紫茉莉的叶
花
花常数朵簇生枝端;花梗长1-2毫米;总苞钟形,长约1厘米,5裂,裂片三角状卵形,顶端渐尖,无毛,具脉纹,果时宿存;花被紫红色、黄色、白色或杂色,高脚碟状,筒部长2-6厘米,檐部直径2.5-3厘米,5浅裂;花午后开放,有香气,次日午前凋萎;雄蕊5枚,花丝细长,常伸出花外,花药球形;花柱单生,线形,伸出花外,柱头头状 。
紫茉莉的花
果实和种子
瘦果球形,直径5-8毫米,革质,黑色,表面具皱纹;种子胚乳白粉质 。
紫茉莉的果实
紫茉莉的种子
紫茉莉原产热带美洲地区,在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等地皆有分布 ,在中国南北各地常栽培 。
紫茉莉常存在于荒地、受干扰的场地、路边、废弃的田野和铁路上,其常自然栖息在森林、灌木丛和牧场的边缘,在近海平面到3000米范围内都有发现 。
紫茉莉喜欢温暖的气候,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深厚、含腐殖质丰富的壤土或夹砂土;性喜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和通风良好的环境,不耐寒,冬季地上部分枯死,在中国江南地区地下部分可安全越冬而成为宿根草花,来年春季续发长出新的植株,在略有蔽荫处生长更佳,花朵在傍晚至清晨开放,在强光下闭合,夏季能有树荫则生长开花良好,酷烈日下往往有脱叶现象 。
自然繁殖
紫茉莉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其独特的花部特征和繁育系统以及多样化的繁殖方式,可以有效地授粉受精,大量地繁殖后代,迅速扩大种群数量。紫茉莉的繁育系统属兼性自交,且传粉后会将很多的柱头留在花冠内,是其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对不利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进化对策,这种对策可保证其受粉的需要,有利于提高花粉的萌发率和花粉管的生长提高其结实率 。
紫茉莉不仅可以通过根,而且可以通过茎进行营养繁殖。此外,紫茉莉开花繁盛,产生的种子量大,可进行有性生殖。繁殖方式主要为自交,其花朵闭合时雄蕊会向柱头靠近以进行自花授粉。温度和花蜜产量会影响紫茉莉的授粉效率,当环境超过13℃且花蜜产量较高时,紫茉莉可通过狮身人面蛾、天蛾、飞蛾等进行授粉 。
人工繁殖
种子繁殖
一般在4月中旬左右露地直播,播前用温水浸种1天,然后播种,播后约10天出苗。当小苗长出2片真叶时,即可移栽定植。也可在深秋挖取肥大的块根进行贮藏,到第二年春天再定植 。
块根繁殖
老株块根可重复繁殖利用10年左右。在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块根可安全越冬成为宿根花卉;北方地区可将根挖出贮藏,翌年定植后重新发出新株 。
扦插繁殖
用脚芽、顶芽、腋芽等作插穗,用砂土、炉渣、园土等作基质,扦插后控温20℃左右,10天即可生根,生根后移人容器中培育成苗 。
整地
紫茉莉对土壤要求不严,稍荫蔽处可生长更好。秋季翻地,深50cm。结合翻地施足基肥,耙平,作高畦或50cm宽的垄 。
水肥管理
紫茉莉的栽培管理比较粗放。栽植前施足基肥,在生长期可以不施追肥或少施追肥,尤其不要施用氮肥,以避免造成茎叶徒长而影响开花。夏季高温期间,要注意灌溉抗旱 。
病虫防治
紫茉莉的病虫害较少,叶斑病是紫茉莉上的常见病害,各种植区普遍发生,危害严重。防治方法是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适时灌溉,严禁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入冬前认真清园,集中把病残体烧毁。发病初期及时喷洒多霉灵可湿性粉剂或百菌清可湿性粉剂,连续防治2-3次。天气干易长蚜虫,可喷施新高脂膜,以增强药效 。
园艺价值
紫茉莉花色丰富,夜开日闭,开花有芳香,在傍晚或夜间纳凉的地方布置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可在房前屋后、篱旁、路边从植,或于林缘周围成片栽培;也可利用其块根多年生的特性,做树桩状露根式盆栽 。
药用价值
紫茉莉的果实、叶、花、根皆可入药。其果实为中药材紫茉莉子的来源,药性微甘、凉,具有清热化斑、利湿解毒的功效,主治面生斑痣,脓疱疮 。
紫茉莉的叶为中药材紫茉莉叶的来源,药性甘、淡、凉,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活血的功效,主治痈肿疮毒,疥癣,跌打损伤 。
紫茉莉的花为中药材紫茉莉花的来源,药性微甘、凉,具有润肺,凉血功效,主治咯血 。
紫茉莉的根为中药材紫茉莉根的来源,药性甘、淡、微寒,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活血的功效,主治热淋,白浊,水肿,赤白带下,关节肿痛,痈疮肿毒,跌打损伤 。
生态价值
紫茉莉是一种耐性植物,具有生长迅速、生物量大的特点,是一种较为理想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乡土植物,其具有极强的铅耐性, 可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 。紫茉莉对氯气、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具有较强抗性,对铝、汞蒸气等有害物质能部分吸收,在复合污染区生长良好,适于工矿区作地被植物栽培 。
其他价值
紫茉莉种子中成熟胚乳干后碾成白粉,加香料可制成天然胭脂粉 ;苗期还可摘取嫩梢,作蔬菜食用 。
物种入侵
入侵机制
紫茉莉作为草本植物,种子量大,在自然界中容易建立自我繁殖的种群;根和茎可以进行无性繁殖,且繁殖能力强,较难人工去除;此外,其根、茎、叶中含有能抑制其他植物生长的化感物质 。其环境适应性强,生长迅速,与其他植物竞争养分,形成大面积单优群落,对区城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 。
入侵等级
2013年,紫茉莉被列入《中国入侵物种名录》中,入侵等级为4级(一般入侵) 。
2016年,紫茉莉被列为南非入侵物种,收录于南非《国家入侵陆地和淡水植物物种名录》中,类别为1b 。
防治措施
紫茉莉可进行物理防治,人工拔除能够有效降低其种群数量。在小区域内清除紫茉莉时,可以在其花期以前铲除幼苗,由种子形成的实生苗要连根拔除,而由肉质根形成的苗,由于根较深,除拔除地上部分外,还应深挖并使挖出的肉质根远离绿化地带。由于拔除的植株茎段具有繁殖能力,应将其在日光下曝晒后弃去,确保新鲜茎段不接触湿润土壤,以免其在新的环境中复活并再次扩散。此外,其还可以进行化学防治,用化学除草剂进行防治。
毒性
物种毒性
据中国《毒药本草》记载,紫茉莉的根、茎及种子由于含树脂成分,食之都可引起吐泻,服用过量可引起呕吐、腹泻、腹痛 。
防治措施
据《毒药本草》记载,防治紫茉莉中毒需控制使用剂量,合理服用。误食紫茉莉时可用稀释的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或及时静脉输液,补充身体流失的体液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