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春藤婆婆纳 编辑
常春藤婆婆纳(学名:Veronica hederifolia L.)是车前科、婆婆纳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茎高10-20厘米,自基部分枝,下部伏生地面,上部斜上。叶在基部或下部的对生,上部的互生;叶片宽心形或扁圆形。花单生叶状苞片的叶腋,苞片互生,与叶同形;花萼4深裂,裂片膜质,卵形或卵状三角形;花冠青紫色,4深裂。蒴果扁球形,无毛。种子4粒,长圆形,黑褐色,背面圆,有横皱纹,腹面凹入。花果期2-5月。
原产欧亚大陆;中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四川、台湾、广西有逸生。生于路旁、园地、旷野。
常春藤婆婆纳是欧洲麦田中的一种重要杂草,在明治维新时期传入日本后,在日本西部的麦田中已造成了严重危害。在中国入侵区的植株产生化感物质抑制邻近土著植物的生长。 可以通过加强田间管理,使用除草剂等方法进行防治。
中文名:常春藤婆婆纳
拉丁学名:Veronica hederifolia L.
别名:睫毛婆婆纳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唇形目
科:车前科
属:婆婆纳属
种:常春藤婆婆纳
命名者及年代:L.,1753
分类史
陈守良等首先报道了该分类群在中国的分布 ,将其中文名译成睫毛婆婆纳,学名为Veronica hederaegolia L.,而在《Weed Abstract》中,有相当多的文献将它的学名报道成Veronica hed erifolia L.。郭水良、李扬汉查阅林奈(1753)的《植物种志》,发现正确的学名应该为Veronica hederaefolia L.,根据种加词的中文意思,应将其汉译成常春藤叶婆婆纳为宜。
关于常春藤叶婆婆纳的分类归属,长期以来存在着争议。Fabricius(1759,1763)发表了Veronicella属,在属下提到了Veronica hederaefolia。Reichenbach(1826)也将此分类群作为属处理,但是取名为Cochlid iosp etma。可是支持上述观点的学者不多,例如,Pennel(1921)将常春藤叶婆婆纳放入婆婆纳属中的Veronicella亚属中,Reichenbach(1830—1832)早先曾将此分类群作为婆婆纳属中的一个组处理,取名为Chlidiosp erma。Walpers(1844—1845)也持相同的观点。Bentham(1846)等将此类群给予更低的等级,作为一个亚组处理。中国洪德元先生(1983)根据花粉学资料,建议恢复Cochlidiosp erma Reichenb.。但是植物学分类学家C.A、斯特斯在其《植物分类学与生物学(第二版)》以及1983年以来的《Weed abstract》文献,仍然将常春藤叶婆婆纳作为婆婆纳属中的一个分类群。
Fischer(1975)认为、常春藤叶婆婆纳是个复合群,根据染色体倍性的不同,分成三个半隐性种(Semi-cryptic species),即三裂婆婆纳(Veronica triloba)(2n=18),浅裂婆婆纳(Veronica sublobata)(2n=36)以及常春藤叶婆婆纳(Veronica hederifolia)(2n=54),欧洲植物志则分别将它们定为三个亚种,并指出,不同倍性的亚种,在其杂草特性上有明显的差异(例如生境的要求等)。
扩散史
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明治维新时期传入日本。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 茎高10-20厘米,自基部分枝,下部伏生地面,上部斜上,全体被多节长柔毛。叶在基部或下部的对生,上部的互生;叶片宽心形或扁圆形,长7-10毫米,宽8-12毫米,先端钝圆而微凸,基部宽楔形、浅心形或截形,边缘有1-2对粗钝锯齿,两面疏生柔毛;有叶柄或上部者无柄。
花单生叶状苞片的叶腋,苞片互生,与叶同形,花梗长约1厘米,比苞叶长或等长;花萼4深裂,长4-5毫米,裂片膜质,卵形或卵状三角形,具多节长睫毛;花冠青紫色,直径2-4毫米,4深裂,裂片比花冠简短;雄蕊2,短于花冠。蒴果扁球形,无毛,宿存的花柱长约1毫米。种子4粒,长圆形,长2.5-3毫米,黑褐色,背面圆,有横皱纹,腹面凹入。
常春藤婆婆纳
该种与阿拉伯婆婆纳(Veronica persica Poir.)接近,区别在于叶片长与宽近相等;花梗较短,花较小;萼片具睫毛;种子4粒,大。
原产欧亚大陆; 中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四川、台湾、广西有逸生。 生于路旁、园地、旷野。
花果期2-5月。
生育期约5-6个月。在中国南京市郊,从10月开始有种子发芽,11月是发芽盛期,发芽期可以持续到翌年1月中旬,长达3个多月。2月中旬开始开花,3月是开花盛期。常春藤婆婆纳种子从3月底开始成熟,4月中旬进入成熟盛期,同时叶变黄枯萎。从现蕾到种子成熟大约40天,5月植株死亡。种子落在植株四周,进入休眠。
常春藤婆婆纳可通过种子休眠度过不良生长季节,到适合萌发的季节才萌发生长,种子的生命力较强。在土耳其,麦田中的常春藤婆婆纳种子在10月底开始发芽,翌年1月开始开花,6月成熟。
常春藤婆婆纳是欧洲麦田中的一种重要杂草。 在英国是夏熟作物田的习见杂草,其幼苗也见于冬季播种的作物田中,在西班牙、法国,常春藤婆婆纳的发生频率相当高。在土耳其,农田和温室中的常春藤婆婆纳能降低小麦的植株高度,减少产量、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
在明治维新时期传入日本后,在日本西部的麦田中已造成了严重危害。
在中国入侵区的植株产生化感物质抑制邻近土著植物的生长。
物理防治1.
加强田间管理,勤拔除。 2.
在欧洲,同一农田中连年种植冬小麦,长期使用绿麦隆等会导致常春藤婆婆纳的迅速上升。土壤水分对种子的存活率影响明显,而田间积水一年,能使田间常春藤婆婆纳完全丧失萌发能力,因此,将早旱轮作改为水旱轮作可有效控制常春藤婆婆纳的危害。 3.
在冬小麦田中播种苜蓿类植物来控制常春藤婆婆纳等田间杂草。
化学防治
50%的去草净在小麦和杂草出苗后使用,能有效地防除麦田中的常春藤婆婆纳。噻磺隆在45克/667平方米使用量下,能杀灭包括常春藤婆婆纳等一些阔叶杂草,与2甲4氯混用,能提高对常春藤婆婆纳的防效。180克/公顷的clomazone能有效防除胡椒田里的常春藤婆婆纳。50-200克/公顷的dithiopyr对麦田中常春藤婆婆纳防效好。
生物防治
真菌Peronospora arvensis能危害常春藤婆婆纳的花,使其不产生种子。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