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黍 编辑
大黍(Panicum maximum Jacq.)是禾本科黍属多年生簇生高大草本植物。其植株较高,粗壮,光滑,节上密生柔毛;根茎肥壮;叶片宽线形,硬,上面近基部被疣基硬毛,边缘粗糙,顶端长渐尖,基部宽;圆锥花序大而开展,分枝纤细,下部的轮生,腋内疏生柔毛;小穗长圆形,顶端尖,无毛。花果期8-10月。
大黍原产非洲热带地区,现广布于全球其他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路旁、田野、荒地、农田边极常见。 大黍喜温暖,潮湿气候,耐高温干旱,不耐霜冻,喜肥沃土壤。
大黍的营养较丰富,其干草品质优良,适口性好,各类牲畜均喜采食。大黍的蛋白质含量较高,营养丰富,宜早期幼嫩时收割,既宜于青饲,又可调制干草和青贮,作放牧利用亦可理想。
中文名:大黍
拉丁学名:Panicum maximum Jacq.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属:黍属
种:大黍
亚纲:百合亚纲
超目:鸭跖草超目
命名者及年代:Jacq.,1786
禾本科黍属多年生簇生高大草本植物。簇生高大草本,根茎肥壮,秆直立,高1-3米,粗壮,光滑,节上密生柔毛。根茎肥壮。 叶片宽线形,硬,叶鞘疏生疣基毛;叶舌膜质,长约1.5毫米,顶端被长睫毛;叶片宽线形,硬,长20-60厘米,宽1-1.5厘米,上面近基部被疣基硬毛,边缘粗糙,顶端长渐尖,基部宽,向下收狭呈耳状或圆形。
大黍
圆锥花序大而开展,长20-35厘米,分枝纤细,下部的轮生,腋内疏生柔毛;小穗长圆形,长约3毫米,顶端尖,无毛;第一颖卵圆形,长约为小穗的1/3,具3脉,侧脉不甚明显,顶端尖,第二颖椭圆形,与小穗等长,具5脉,顶端喙尖;第一外稃与第二颖同形、等长,具5脉,其内稃薄膜质,与外稃等长,具2脉,有3雄蕊,花丝极短,白色,花药暗褐色,长约2毫米;第二外稃长圆形,革质,长约2.5毫米,与其内稃表面均具横皱纹。鳞被长约0.3毫米,宽约0.38毫米,具3-5脉,局部增厚,肉质,折叠。染色体2n=32(ChenetHsu,1961)。花果期8-10月。
大黍
大黍现广布于全球其他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路旁、田野、荒地、农田边极常见。
大黍原产非洲热带地区。中国广东、台湾等地有栽培。
大黍耐长期干旱,在炎热、湿润、年降水量大于1000毫米的热带地区生长良好,其喜潮湿气候,耐高温干旱,不耐霜冻,但不耐寒,喜肥沃土壤。 大黍属喜温植物;七八月份气温高,生长速度快。干物质积累量明显增加。大黍属中生植物,根系发达,抗旱性能较强。在干旱高温、地表干烈的情况下,该草约40天未灌水仍然能坚强地活下来,且生育期未见明显推迟,仅生物量略有下降。
大黍是播种繁殖,播前应对种子进行筛选,清除批壳、杂质,保证种子净度在95%以上。因其种子细小、轻,所以播前要精细整地,使土壤颗粒细碎,苗床松软,土壤层深度达到30-40厘米,并尽可能利用各种办法消除杂草滋生的条件。施适量底肥,牛粪、羊粪、鸡粪均可。一般在4月中旬播种,春天气温回升早的地方也可提前播种,播种选择在无风天进行,一般采取条播,收草田撒播也可以;行距收草田20厘米,收籽田30厘米。
大黍播后要适时镇压,以利保墒和出苗;如果播前土壤较干燥,最好灌一次水后再播。大黍苗期生长缓慢,一定要注意防除杂草。虽然大黍能耐一定的旱情,但为了提高产量应适时灌水,一般在整个生育期内每两周需灌一次水。特别是分蘖期和孕穗期,在各施一次氮肥后一定要结合施肥进行灌溉。在银川地区,收草一年可以割两次,一次在拔节期,一次在孕穗期,留茬高度以5-10厘米为宜;收籽一般在9月上旬到10月上旬进行,边成熟边收集,方法是先剪下果穗,然后晒干脱粒。
饲用价值:大黍的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明显高于湖南樱子和苏丹草水分含量也较高,而粗脂肪、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的含量低于湖南稠子和苏丹草,这是大黍草质柔软之所在。大黍的草质柔软,产草量高,品质优良,适应性强,栽培容易,各类牲畜均喜采食,是一种优良的一年生禾本科牧草。 大黍宜早期幼嫩时收割,既宜于青饲,又可调制干草和青贮,作放牧利用亦可理想。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