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果麻黄 编辑

麻黄科麻黄属植物

膜果麻黄膜果麻黄

膜果麻黄(学名: Ephedra przewalskii Stapf)是麻黄科、麻黄属植物灌木。木质茎明显,茎皮灰黄色或灰白色,细纤维状,纵裂成窄椭圆形网眼;茎的上部具多数绿色分枝,老枝黄绿色,纵槽纹不甚明显,球花通常无梗,常多数密集成团状的复穗花序;雄球花淡褐色或褐黄色,近圆球形;雌球花淡绿褐色或淡红褐色,近圆球形,干燥膜质,仅中央有较厚的绿色部分,雌球花成熟时苞片增大成千燥半透明的薄膜状,淡棕色;种子包于干燥膜质苞片内,暗褐红色,长卵圆形,顶端细窄成尖突状,表面常有细密纵皱纹。

膜果麻黄产于中国内蒙古、宁夏、甘肃北部、青海北部、新疆天山南北麓,常生于干燥沙漠地区及干旱山麓,多砂石的盐碱土上也能生长,在水分稍充足的地区常组成大面积的群落,或与梭梭、怪柳、沙拐枣等旱生植物混生,蒙古也有分布。 膜果麻黄采用播种繁殖。

膜果麻黄是良好的固沙造林树种树形奇特,可供观应赏;全草可入药。 膜果麻黄常单独或与梭梭、怪柳、沙拐枣等旱生植物组成群落,对于荒漠地区的固沙有重要作用。 膜果麻黄燃烧值大,火力旺,是荒漠区优质薪材。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膜果麻黄

拉丁学名:Ephedra przewalskii Stapf

别名:蛇麻黄

界:植物界

门:裸子植物门

纲:松纲

目:麻黄目

科:麻黄科

属:麻黄属

种:膜果麻黄

命名者及年代:Stapf ,1889

形态特征

编辑

膜果麻黄

麻黄科麻黄属植物灌木 。高50-240厘米;木质茎明显,为植株高度的1/2或更高,基部径约1厘米或更粗,茎皮灰黄色或灰白色,细纤维状,纵裂成窄椭圆形网眼;茎的上部具多数绿色分枝,老枝黄绿色,纵槽纹不甚明显,小枝绿色,2-3枝生于节上,分枝基部再生小枝,形成假轮生状,每节常有假轮生小枝9-20或更多,小枝节间粗长,长2.5-5厘米,径2-3毫米。叶通常3裂并有少数2裂混生,下部1/2-2/3合生,裂片三角形、或长三角形,先端急尖或具渐尖的尖头。球花通常无梗,常多数密集成团状的复穗花序,对生或轮生于节上;雄球花淡褐色或褐黄色,近圆球形;径2-3毫米,苞片3-4轮, 每轮3片,稀2片对生,膜质,黄色或淡黄绿色,中央有绿色草质肋,三角状宽卵形或宽倒卵形,仅基部合生,假花被宽扁而拱凸似蚌壳状,雄蕊7-8,花丝大部合生,先端分离,花药有短梗;雌球花淡绿褐色或淡红褐色,近圆球形,径3-4毫米,苞片4-5轮,每轮3片,稀2片对生,干燥膜质,仅中央有较厚的绿色部分,扁圆形或三角状扁卵形,几全部离生,基部窄缩成短柄状或具明显的爪,最上一轮或一对苞片各生一雌花,胚珠窄卵圆形,顶端1/4处常窄缩成颈状,珠被管长1.5-2毫米,伸于苞片之外,直立、弯曲或卷曲,裂口约占全长的1/2。雌球花成熟时苞片增大成千燥半透明的薄膜状,淡棕色。种子通常3粒,稀2粒,包于干燥膜质苞片内,暗褐红色,长卵圆形,长约4毫米,径2-2.5毫米,顶端细窄成尖突状,表面常有细密纵皱纹。

近种区别

编辑

喀什膜果麻黄(Ephedra przewalskii Stapf var. kaschgarica (Fedtsch. et Bobr.) C. Y. Cheng):该变种与膜果麻黄的区别为雌雄球花均有梗,常3-4个(或稍多)轮生节上或集生于节上一点而形成伞形花丛。分布于新疆西部喀什一带。模式标本采自喀什附近。

生长环境

编辑

膜果麻黄为适中温超旱生常绿灌木 ,常生于干燥沙漠地区及干旱山麓,多砂石的盐碱土上也能生长,在水分稍充足的地区常组成大面积的群落,或与梭梭、怪柳、沙拐枣等旱生植物混生 。多生长在暂时地表径流形成的小冲沟内,而且十分稀疏,在100平方内往往只有1-2或少数几株。有时在植丛基部有少量积沙,说明有一定固沙能力。 膜果麻黄强旱生植物,具有抗寒、耐热、耐旱、耐盐碱及耐土壤瘠薄的特点。

分布范围

编辑

膜果麻黄产于中国内蒙古、宁夏、甘肃北部、青海北部、新疆天山南北麓,蒙古也有分布。

繁殖方法

编辑

膜果麻黄采用播种繁殖。

采种

膜果麻黄种子成熟后易脱落,应及时采收。7月上旬当肉质苞片由绿色变为红色即可采集。种子具肉质苞片,呈浆果状,采后经处理分离出种子,置通风处阴干,贮藏在阴干燥处备用。

播种

当春季地温达20℃,气温达15℃(4月中下旬)即可播种。先用温水浸种后沙藏催芽,有部分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播种以沙质土壤为好,开沟穴播,沟深0.5-0.8厘米,覆沙0.5-0.8厘米,播后灌水,保持覆沙层湿润,10天左右出苗。地膜覆盖宜早(4月上中旬),不覆盖宜迟(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量为每亩1.5-2千克。

苗期管理

膜果麻黄种子比中麻黄、草麻黄种子小,饱满程度亦低,出苗后苗木非常纤细柔弱,生存力差,应加强管理,保持床面湿润。苗木出齐后应控制灌水,及时除草。苗生长期浇水4-5次,在浇2-3次(7月上旬)时,每次每亩追施肥尿素或其它氮肥10-15千克,施肥以沟施为宜。施肥后要及时浇水松土,促其苗木生长。麻黄苗木易受兔、鼠刨根啃食和病虫危害,应加强防治。

栽培技术

编辑

选地

膜果麻黄的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其栽培地应选择在绿洲外围的沙区、戈壁、绿洲内不宜耕作的荒地及交通道路、城镇周边绿化区域。栽植前需整好栽培地。

种植

膜果麻黄萌发时间早,苗木移植时间应早。当土地解冻后的4月中下旬,即可进行苗木移植。株行距以30×40厘米为宜。一般情况下中麻黄、草麻黄一年生苗木移栽成活率高,2年生或多年生苗木移栽成活率降低,而膜果麻黄苗木生长缓慢,一年生或多年生苗木移栽成活率均高,挖掘的野生苗也能成活,但缓苗期较中麻黄、草麻黄长。

造林

膜果麻黄与其他沙旱生植物种搭配营造防风固沙林,可在沙地及戈壁上穴栽,栽后灌水。成活后有灌溉时,生长良好,无灌溉亦可自然生长发育。膜果麻黄生长缓慢,不宜在重流沙区种植,以免风沙埋压。膜果麻黄一旦成活成林,即可长期生存。

病虫防治

编辑

毛白蚜:在毛白蚜大量迁飞以前,用50%乐果乳油4000-5000倍液进行全植株喷杀;用3%的呋喃丹或铁灭克颗粒剂根部施药,并及时灌水。要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特别是瓢虫大量迁入时,应禁止施药。早春采集瓢虫集中释放,用提高瓢虫虫口数量可以达到控制毛白蚜的效果。

柳蛎盾蚧防治方法:①生物防治:天敌有瓢虫、小蜂和螨类,其寄生率高,扑食量大,应注意保护;②化学防治:先做好发生期和发生量的预测预报,选择初孵若虫期,使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800-1000倍液,防治初孵若虫,均有良好效果,化学防治时应避免天敌高峰期;③结合管理,清除有虫害植株,集中烧毁。

膜果麻黄比其他麻黄具有较强抗病虫害能力,个别植株发生病虫害,一般对膜果麻黄生长不会产生大的危害。

主要价值

编辑

膜果麻黄是良好的固沙造林树种树形奇特,可供观应赏;全草可入药, 麻黄碱含量低,药效较差。 膜果麻黄燃烧值大,火力旺,是荒漠区优质薪材。

膜果麻黄常单独或与梭梭、怪柳、沙拐枣等旱生植物组成群落,对于荒漠地区的固沙有重要作用。 是干旱荒漠区植被的主要建群种,常生长于固定和半固定沙丘、戈壁、山前平原、干河床上。 是极端干旱荒漠区保护荒地资,降低沙尘暴为害,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生态建群植物,是这一带防风固沙林营造的优良灌木植物种。

荒漠区植被盖度极低,膜果麻黄不仅是荒漠区野生动植物生存的庇护所,也是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食物资源,家畜中仅骆驼食用,其他少见。

下一篇 喀什膜果麻黄

上一篇 单子麻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