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崖柏 编辑
崖柏(学名:Thuja sutchuenensis Franch.),别名四川侧柏、崖柏树,为柏科崖柏属的灌木或乔木植物 。其枝条密,开展,生鳞叶的小枝扁;叶鳞形,生于小枝中央之叶斜方状倒卵形;雄球花近椭圆形;幼小球果,种鳞8片,交叉对生,最外面的种鳞倒卵状椭圆形,顶部下方有一鳞状尖头 。
崖柏分布范围狭窄,是中国特有的狭域独有种,分布在中国重庆市城口县、开县以及四川省宣汉县 ,多分布于山地的南坡或西坡光照时间较长的地方 ,在海拔800米至2100米的陡峭的石灰岩山坡和山脊上生长 。其为阳性树种,稍耐阴,耐瘠薄干燥土壤,不耐酸性土和盐土,忌积水,喜空气湿润和富含钙质的土壤,喜气温适中 。
崖柏宜孤植或丛植,或用作绿篱,因其对称优美的树冠而成为极受欢迎的观赏树种,亦可做盆栽 。其木材柔软、轻便、易于加工且耐用 。此外,崖柏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通过研究可确定对崖柏种群延续影响的因素,改善崖柏生存现状,扩大崖柏种群和个体数量 。
由于崖柏种子大小年十分明显,野生种子结实率极低,败育度极高 ,且分布范围狭窄,生长环境恶劣,因此随着崖柏繁育研究和生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崖柏数量有所增长,种群现状有所好转 。在2010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名录》中,为濒危(EN)物种 。2021年,其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为一级保护植物 。中国对其已开展相关保护工作,武汉植物园已对崖柏进行迁地保护 。
中文名:崖柏
拉丁学名:Thuja sutchuenensis Franch.
别名:四川侧柏、崖柏树
界:植物界 Plantae
门:裸子植物门 Tracheophyta
纲:松杉纲 Magnoliopsida
目:松杉目 Pinales
科:柏科 Cupressaceae
属:崖柏属 Thuja
种:崖柏 Thuja sutchuenensis
分布区域:分布范围狭窄,是中国特有的狭域独有种,分布在中国重庆市城口县、开县以及四川省宣汉县
崖柏为第三纪孑遗植物,古稀有种 。1899年法国植物学家保罗·纪尧姆·法格斯(Paul Guillaume Farges)首次从其在1892年和1900年收集的标本中对该物种进行了描述,但此后尽管进行了多次搜寻,在之后近100年时间里都未再发现崖柏的踪迹。人们推测是由于崖柏作为珍贵的香味木材被过度砍伐致使其已经灭绝。直到1999年,少数崖柏标本被人们重新发现,这些树木生长在法格斯首次发现崖柏的地方附近,位于非常难以接近的陡峭山脊上 。
崖柏为灌木或乔木 。
茎和叶
枝条密,开展,生鳞叶的小枝扁。叶鳞形,生于小枝中央之叶斜方状倒卵形,有隆起的纵脊,有的纵脊有条形凹槽,长1.5-3毫米,宽1.2-1.5毫米,先端钝,下方无腺点,侧面之叶船形,宽披针形,较中央之叶稍短,宽0.8-1毫米,先端钝,尖头内弯,两面均为绿色,无白粉 。
崖柏的茎
崖柏的叶
花
雄球花小孢子叶3-8对,小孢子叶早期内凹,中期稍外展,基部肉质膨大,绿色,后期内凹,每小孢子叶具4枚小孢子囊,偶见3(-2)枚;雌球花卵形,长约4mm,宽约3mm,绿色,基部珠鳞宽卵形,上部珠鳞倒卵形或条形,鳞背隆起,背面近顶部具反曲的钩状尖头,基部1对及上部1-2对珠鳞无胚珠发育,中部每珠鳞着生2(-1)枚直生胚珠,胚珠扁,背面凸起,腹面微凹,珠孔端浅裂 。
球果
幼小球果长约5.5毫米,椭圆形,种鳞8片,交叉对生,最外面的种鳞倒卵状椭圆形,顶部下方有一鳞状尖头 。
崖柏的果实
种子
种子长3-7mm,宽1.5-3mm,扁,两侧有翅,背面凸起,腹面微凹,先端浅裂 。
崖柏是中国特有的狭域独有种,其分布范围狭窄,仅分布在中国重庆市城口县、开县以及四川省宣汉县,重庆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崖柏集中分布地 。
崖柏在野外生境中能够扎根于裸露在外的岩石上面,多分布于山地的南坡或西坡光照时间较长的地方 ,在海拔800米至2100米的陡峭的石灰岩山坡和山脊上生长 。
崖柏为阳性树种,稍耐阴,耐瘠薄干燥土壤,不耐酸性土和盐土,忌积水,喜空气湿润和富含钙质的土壤,喜气温适中,超过32℃生长停滞,在-10℃低温下持续10天即受冻害 。
崖柏进入生殖期的年龄较小,7年生苗即开始进入生殖期。初期,结种量较小,但可连续2年结种,百年树龄以上的植株仍处于生殖旺期,而生殖盛期的崖柏结种间隔年达3-5年。8月初,大、小孢子叶球开始形成,单生于枝条顶端。次年3月开始传粉,传粉期持续15-20天 。
自然繁殖
在自然生长状态下,崖柏可通过种子进行有性繁殖 。
人工繁殖
播种繁殖
崖柏播种采用开沟点播法。播种前1天,应将芽苗床浇透水。播种后,用细土覆盖。苗床上需及时搭建拱棚,温度控制在25℃左右,相对湿度控制在70%-80% 。
扦插繁殖
崖柏硬枝插穗在早春采集,嫩枝插穗在夏季或秋季采集。硬枝插穗应选用1年生以上生长健壮的营养枝,嫩枝插穗应选用当年生旺盛生长的半木质化新梢,长度10~12厘米,插穗基部直径在1.5毫米以上。崖柏扦插工作宜在光照较弱的晴天早晚或阴天进行,做到随时采集、随时截断、随时扞插。扦插前,需要用竹签等工具在容器的基质上插孔 。
整地
崖柏播种育苗需制作芽苗床,床面高出地面15cm-20cm,床面宽1m-1.2m,长度根据地形而定。步道宽不小于40cm。床上用草炭土、蛭石和珍珠岩按体积比1:1:1配制的基质覆盖。床面整平后,覆盖2cm厚的粗沙 。
水肥管理
在种子萌发期间,采用喷雾方式淋水,使基质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当鳞叶出现后,每半月喷施1次稀释人粪尿或含N、P、K复合肥溶液,8月中下旬停止喷施。浇水量和浇水次数根据幼苗木质化程度而定。在木质化之前,少量多次,保持基质处于湿润状态;木质化之后,多量少次,只要基质不特别干燥,可不浇水 。
病虫防治
在种子萌发出土后,每隔10-15天喷施1次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百菌清可湿性粉剂,以防治芽苗猝倒病或立枯病。发现病株后,要及时拔除,并对周边土壤进行消毒 。
保护级别
2010年,崖柏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名录》中,为濒危(EN)物种 。
2021年,崖柏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
种群现状
崖柏过去三代种群数量的下降约为80%,总的种群数量约在5000至7000名成年个体之间,其已知的占地面积不到100平方公里 。
重庆开州境内野生崖柏超7000株、占全国总量70%以上、数量居全国第1。
濒危因素
自身因素
崖柏自从1999年被人们重新发现,在后来科研人员的研究以及持续调查过程中发现,崖柏种子的收集十分艰难,崖柏种子大小年十分明显,此外野生种子结实率极低,败育度又极高 。
人为因素
除分布在海拔较高的陡峭山坡和山脊上的崖柏,其他距离人类居住地较近的崖柏大多被砍伐用于家庭建筑和制造各种家居用品 。
生境改变
在持续的野外调查过程中发现,崖柏仅出现在中国重庆的城口县、开县以及四川省宣汉县,分布范围极其狭窄,是中国特有的狭域独有种,数量有限,而且其分布不连续。在2015年的宣汉县调查过程中发现崖柏仅分布在海拔1250-1960m的石灰岩上,分布区域坡度较大,生长环境恶劣,因此崖柏种群的自然扩张遭到了严重的阻碍 。
保护措施
崖柏分布在中国大巴山自然保护区和雪宝山自然保护区两个自然保护区的边界内。在大巴山自然保护区,当地已经重新安置了居民,来帮助保护该物种。为了实现更好的保护,在英格兰肯特郡的英国林业委员会(Bedgebury National Pinetum)的帮助下,正在开展相关保护工作。此外,武汉植物园正在进行迁地保护 。
2024年10月,在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开州专场上获悉,该区已建成全国最大崖柏繁育基地。
园艺价值
崖柏宜孤植或丛植,或用作绿篱,因其对称优美的树冠而成为极受欢迎的观赏树种,亦可做盆栽 。
经济价值
崖柏的木材柔软、轻便、易于加工且耐用,且具有耐腐蚀的性能,因此其常被当地人用于房屋建筑、木瓦制造、殡仪服务等 。
研究价值
对崖柏生物学特征、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种群大小级结构及动态、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可为该濒危物种的有效保护提供科学的参考 。此外,崖柏起源古老,是研究裸子植物系统发育、古植物区系、古地理、古生物以及第四纪冰川影响的绝佳的植物素材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