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军 编辑

汉语词语

中军中军

中军,汉语词汇,拼音zhōng jūn,释义是一个古代军事概念结合起来理解。前军,为大部队探路;中军,就是主力大部队;后军,粮草等辎重,并为大部队提供后卫。另外还有:左军和右军,保护大部队的两翼,并策应大部队的行动。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中军

拼音:zhōng jūn

释义:主将的代称

出处:《左传·桓公五年》

解释

编辑

1、主将的代称。春秋时期,行军作战分左、右、中或上、中、下三军,主将在中军指挥,后世遂以其称主将。

2、官名。汉、晋将军中有此名,或主军事,或总宿卫,不常置。南北朝亦有此官号,用以安置权臣。明 朝鲜李民宬《敬亭先生续集·朝天录》:“午,军门(袁可立)饬蓬莱县设宴于教场,令中军梁汝霖(梁之垣弟)押宴,使臣往参。”

3、中军将军的省称。

4、京师的军队。

5、中军官的省称。

6、称主将或指挥部。

出处

编辑

1、主将的代称。

《左传·桓公五年》:“秋,王以诸侯伐郑, 郑伯御之。王为中军; 虢公林父将右军,蔡人、卫人属焉; 周公黑肩将左军,陈人属焉。”

《左传·成公十六年》:“ 欒书将中军,士燮佐之; 郤錡将上军, 荀偃佐之; 韩厥将下军,郤至佐新军。”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回:“遂发戎兵一万五千,分为三队,右先锋孛丁,左先锋满也速,戎主自将中军。”

2、官名。

吴敬梓《官场现形记》第六回:“﹝王必魁﹞不过传齐了标下大小将官,从中军、都司起,以及守备、千总、把总、外委,叫他们把手下的额子,都招招齐,免得临时忙乱。”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抚台便叫传中军来,先看管了他。”

3、中军将军的省称。

南朝梁丘迟 《与陈伯之书》:“中军临川殿下,明德茂亲,总兹戎重。”参见“ 中军将军 ”。

4、京师的军队。

《晋书·安平献王孚传》:“每诸葛亮入寇关中 ,边兵不能制敌,中军奔赴,辄不及事机。”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渠》:“ 司马懿帅中军讨太尉王凌于寿春 。”

5、中军官的省称。

汤显祖《牡丹亭·淮警》:“不免请出贱房计议。中军快请。”徐朔方等校注:“中军,中军官,即传令官。”

《明熹宗实录·卷之三十三》:“(明)天启三年四月上丁卯(初八),以防海道中军许定国平妖有功加游击职衔,管登莱廵抚(袁可立)标下中军事。”

6、称主将或指挥部。

《周礼·夏官·大司马》:“中军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 郑玄注:“中军,中军之将也。”

李贺 《贵主征行乐》:“中军留醉河阳城,娇嘶紫燕踏花行。”

宋王明清《摭青杂说》:“门者命报中军,须臾中军传令召兼资入。”

明 罗贯中 《三国演义》第十六回《吕奉先射戟辕门 曹孟德败师淯水》:辕门离中军一百五十步,吾若一箭射中戟小枝,你两家罢兵,如射不中,你各自回营,安排厮杀。

程树榛《励精图治》:“调整后的干部大军,阵容一新, 宫本言坐镇中军,运筹帷幄,经过周密部署,全厂兵分三路杀向生产、整顿、生活三条战线。”

发展历史

编辑

曹魏时期中军主要由曹魏相府亲军“虎豹骑”转变而来的武卫、中领、中护、中坚、中垒五营组成。正副统帅为中领军和中护军。后司马氏准备代魏,扩充中军。蜀中军的宿卫军主要有左、右羽林郎和虎步营、虎骑营,分别由部督、虎步监、虎骑监统率。中军以宿卫军为主,称羽林、武卫、虎骑等,首领为羽林督、武卫将军和虎骑将军。两晋中军分为宿卫军、牙门军(又称“城外诸军”)两大部分。西晋初,驻屯于京城内外的中军有36军(营),总兵力近20万人,但在西晋末年的战争中损耗殆尽。东晋时中军重建,由司马睿任都督时所领的驻扬州外军转化而来,名称一依西晋,但兵力大为缩小,编制不足,许多职位空有其名。后经八王之乱,中军兵力受到削弱,最后在洛阳被刘渊全部歼灭。十六国时期,中军一般以本部族兵为主组成,受中央统辖,由皇帝(王)亲自领导和指挥,置中军领军、中领军、都督中军事、都督禁卫诸军事统领,其兵员选自统治族和其他族部落兵中勇士,战斗力较强,平时宿卫皇帝、皇宫和驻守京城,战时充当精锐,征伐四方。北魏称中兵,有羽林、虎贲,又从拓跋氏宗族子弟中组建宗子、庶子两军。东魏、北齐时期,中兵称内骑兵,包括宫廷宿卫军、京畿地区驻军和晋阳兵。西魏、北周行府兵制,禁兵为中军的核心力量,由左右宫伯掌侍卫,宿卫宫内;左右武伯领六率军士,宿卫宫外。南朝的中央宿卫军分内军和外军(一说南朝中军又称台军,大致沿袭魏晋旧制),其中内军由领军将军统领,负责警卫皇帝和皇宫。下设领、护、左卫、右卫、骁骑、游击六军,平时驻守京城,战时出征。隋朝府兵有内军、外军之分。其中左右卫辖下的亲卫、勋卫、翊卫所统骠骑府、车骑府府兵属于内军,为禁军主力。

下一篇 带甲

上一篇 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