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当 编辑

隋末瓦岗军将领

王伯当王伯当

王伯当(?—619年1月20日),本名王勇,字伯当,魏郡内黄县人, 一说济阳郡考城县人 ,隋末瓦岗军将领。

王伯当是隋末农民起义瓦岗军中的一员大将,魏公李密的心腹。《隋唐演义》中王伯当在瓦岗寨排行第六,以箭术精准著称。公元617年(大业十三年)李密称魏公,封王伯当为琅琊公。后随李密入关(指今潼关以西)降唐,终因反唐被杀。

基本信息

编辑

全名:王伯当

别名:勇三郎

字:伯当

所处时代:隋末唐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魏郡内黄县(一说济阳郡考城县)

逝世日期:619年1月20日

本名:王勇

人物生平

编辑
有这样两个内黄人,一文一武,在隋末农民起义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一个名垂青史,尽管遭遇曲折离奇,却被誉为“千古第一谏臣”,此人名魏征;另一个则湮没无闻,以悲剧收场,此人名为王伯当。

魏征的故事,众所周知,青史有名,历史课本上书写有他的辉煌篇章,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魏征其家在内黄县城南二十里魏寨,向北距离不到30里的潭头村就是王伯当的故居所在。

邮票中的王伯当形象邮票中的王伯当形象

王伯当原名为王勇,因排行第三,又骁勇好胜,被时人冠以“勇三郎”的绰号。伯当是王勇的字,后因《隋唐演义》等小说演绎下多以王伯当称呼,原名反倒被人遗忘。内黄乡间相传“七里潭头王伯当”,意思是说王伯当曾住在内黄县城西北七里的潭头村。

王伯当生于何时,史书未有记载。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他一定比李密要小的多,因为李密是王伯当的老师。据《内黄县志》记载以及民间传说都称王伯当是李密的学生,所以王伯当终其一生才会对李密忠心耿耿,不离不弃。

李密出身名门,文武双全,少时便有才名。在追随杨玄感反隋失败后,李密逃跑后躲藏在淮阳郡,化名刘智远招收徒弟讲学,因其收徒不讲究高低贵贱,所以出身市井的王伯当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成为了李密的学生,遇见了从此改变他一生命运的贵人。但是没过几个月,李密按耐不住闷闷不乐的心情,写了一首反诗《淮阳感怀》,诗成后大哭大叫,异于常人。有人把这事报告给淮阳太守赵佗,赵佗派人大肆搜捕,李密发觉后就只身逃走,于是这段师徒之谊便匆匆结束。

几年后,隋末农民起义愈演愈烈,翟让在东郡韦城瓦岗寨(今滑县南)起义,称瓦岗军,王伯当则在老家内黄一带成为一支义军首领。恰逢李密走投无路,在投靠翟让的路上发现曾经的学生王伯当也成了义军首领,便劝说一同投靠瓦岗军。王伯当二话不说便听从了李密的建议,认李密为主一起投往瓦岗寨,从此两人的历史轨迹又交叉在了一起。

王伯当尽心辅佐李密,先后在伏杀隋军名将张须陀之战与攻打裴仁基之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沉重打击了隋军主力,壮大了瓦岗军。然而屡次的胜利使得李密飘然自得,刚愎自用,昏招频出,大好局面一朝尽毁。

在王伯当老家一带曾流传有“王伯当三劝李蒲山”的故事。李密父亲李宽曾为隋朝的上柱国,封蒲山郡公,李密也曾承袭父爵为蒲山公,在瓦岗寨时成立蒲山营以为精锐,所以民间又把李密称为“蒲山公”或者“李蒲山”。瓦岗军大头领翟让赞赏李密的指挥才能,一度曾打算将首领位置让与李密,但由于心腹部众反对而搁置,却导致与李密的矛盾不可调和,李密在有心人的劝进下,一门心思想夺权。然而王伯当却认为应以大局为重,不可轻杀翟让,以防瓦岗军内部破裂,一再劝诫李密不可贸然行事。李密一意孤行,设下鸿门宴,伏杀翟让,收其部众,看似一统瓦岗军,却为以后的分裂失败埋下了伏笔。李密杀翟让以后,瓦岗军四分五裂、迅速瓦解,后来在与王世充的洛阳攻防战中,曾经的翟让旧部单雄信、邴元真等叛变,导致李密大败,走投无路,几欲自杀,王伯当挺身而出,抱着李密痛哭,并劝阻说可投奔李渊,至少不失王爵之位。李密道:“将军族众,岂可舍弃与我同行?”王伯当说:“知遇之恩大于天,愿护恩师西去。”遂舍弃族众保护李密投靠李渊。归唐后李密被封为邢国公,王伯当被封为左武卫将军,但当惯了首领的李密不惯于屈人之下,无时不刻不再幻想着东山再起。恰逢李渊让李密去黎阳招抚旧部,让王伯当随行,李密觉得是一个好机会就答应了。谁知道还没走一半,李渊又改主意下旨召回。李密认为是李渊要除掉自己,于是决定叛唐。这时王伯当连连劝阻,但是李密就是不听,还以为王伯当有贰心。王伯当慷然说道:“既如此,愿随同往,生死相陪,以报知遇之恩。”于是在明知下场可悲的情况下,还是决定跟随李密走到底,誓死相随。最后在逃亡的路上被唐军盛彦师伏杀,首级也被传送于京师示众。

史料记载

编辑
相传,“七里潭头王伯当”,意思是说王伯当故居在内黄县潭头村。经考察,王伯当墓在内黄县西北七里潭头村西南半里许(一说村东半里许),1955年实行社会主义农业合作化前,墓冢犹存。1958年大跃进时期,生产队改良盐碱地,修造台田,墓被破坏,据当时社员说,村东出土×××墓志载:“潭头村乃伯当故里也,……。”又据该村百姓传说:围村寨门嵌门池曰:“伯当故里”。由此看来,王伯当实属内黄潭头村一英烈名人。

《内黄县志》评说:“伯当初从让,所谓众人畜战,众人报之耳。其后尽人于李密,可谓不以存亡易虑矣。然既从密归关中,密封邢国公,伯当亦爵左武卫将军,则固唐之臣也。稠桑之举,天命人事,明知无成,而反复党叛,骈首诛锄,其忠智之土所为哉”。伯当者,骁勇好胜,义气方刚,其侠义肝胆,为忠烈豪杰,《内黄县志》载录武勋。今考,墓虽被破坏,故乡犹存,其事迹口碑相传,仍宜入《文物志》名人墓以载之。

艺术形象

编辑

文学形象

王伯当盗马王伯当盗马

王伯当作战勇敢,箭技超群,位列瓦岗五虎将(分别是罗成、秦叔宝、单雄信、王伯当、程咬金),是有名的神箭手,据说连“门神”秦琼的射技都是王伯当所传。在《隋唐演义》中,王伯当在瓦岗寨排行第六,“隋唐十八英雄”第十七位;在《说唐演义全传》里王伯当列“隋唐十八英雄”第十四位;在《兴唐传》中,王伯当位列“隋唐十六杰”第十四位。由此不难看出,王伯当的武力是相当不俗,是不折不扣的英雄。

历史记载

编辑

资治通鉴

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时又有外黄王当仁、济阳王伯当、韦城周文举、雍丘李公逸等皆拥众为盗。李密自雍州亡命,往来诸帅间,说以取天下之策,始皆不信。久之,稍以为然,相谓曰:"斯人公卿子弟,志气若是。今人人皆云杨氏将灭,李氏将兴。吾闻王者不死。斯人再三获济,岂非其人乎!"由是渐敬密。

密察诸帅唯翟让最强,乃因王伯当以见让,为让画策,往说诸小盗,皆下之。

须陁引兵击让,让向数为须陁所败,闻其来,大惧,将避之。密曰:"须陁勇而无谋,兵又骤胜,既骄且狠,可一战擒也。公但列陈以待,密保为公破之。"让不得已,勒兵将战,密分兵千馀人伏于大海寺北林间。须陁素轻让,方陈而前,让与战,不利,须陁乘之,逐北十馀里;密发伏掩之,须陁兵败。密与让及徐世勣、王伯当合军围之,须陁溃围出;左右不能尽出,须陁跃马复入救之,来往数四,遂战死。

义宁元年(公元617年),十一月,王世充自洛北之败,坚壁不出;越王侗遣使劳之,世充惭惧,请战于密。丙辰,世充与密夹石子河而陈,密布陈南北十馀里,翟让先与世充战,不利而退;世充逐之,王伯当、裴仁基从旁横断其后,密勒中军击之,世充大败,西走。

翟让司马王儒信劝让自为大冢宰,总统众务,以夺密权,让不从。让兄柱国荥阳公弘,粗愚人也,谓让曰:"天子汝当自为,奈何与人!汝不为者,我当为之!"让但大笑,不以为意,密闻而恶之。总管崔世枢自鄢陵初附于密,让囚之私府,责其货,世枢营求未办,遽欲加刑。让召元帅府记室邢义期博,逡巡未就,杖之八十。让谓左长史房彦藻曰:"君前破汝南,大得宝货,独与魏公,全不与我!魏公我之所立,事未可知。"彦藻惧,以状告密,因与左司马郑颋共说密曰:"让贪愎不仁,有无君之心,宜早图之。"密曰:"今安危未定,遽相诛杀,何以示远!"颋曰:"毒蛇螫手,壮士解腕,所全者大故也。彼先得志,悔无所及。"密乃从之,置酒召让。戊午,让与兄弘及兄子司徒府长史摩侯同诣密,密与让、弘、裴仁基、郝孝德共坐,单雄信等皆立侍,房彦藻、郑颋往来检校。密曰:"今日与达官饮,不须多人,左右止留数人给使而已。"密左右皆引去,让左右犹在。彦藻白密曰:"今方为乐,天时甚寒,司徒左右,请给酒食。"密曰:"听司徒进止。"让应曰:"甚佳。"乃引让左右尽出,独密下壮士蔡建德持刀立侍。食未进,密出良弓,与让习射,让方引满,建德自后斫之,踣于床前,声若牛吼,并弘、摩侯、儒信皆杀之。徐世勣走出,门者斫之伤颈,王伯当遥诃止之。单雄信叩头请命,密释之。左右惊扰,莫知所为,密大言曰:"与君等同起义兵,本除暴乱。司徒专行贪虐,陵辱群僚,无复上下;今所诛止其一家,诸君无预也。"命扶徐世勣置幕下,亲为傅创。让麾下欲散,密使单雄信前往宣慰,密寻独骑入其营,历加抚谕,令世勣、雄信、伯当分领其众,中外遂定。

十二月,庚子,王世充军士有亡降李密者,密问:"世充军中何所为?"军士曰:"比见益募兵,再飨将士,不知其故。"密谓裴仁基曰:"吾几落奴度中,光禄知之乎?吾久不出兵,世充刍粮将竭,求战不得,故募兵飨士,欲乘月晦以袭仓城耳,宜速备之。"乃命平原公郝孝德、琅邪公王伯当、齐郡公孟让勒兵分屯仓城之侧以待之。其夕三鼓,世充兵果至,伯当先遇之,与战,不利。世充兵即陵城,总管鲁儒拒却之,伯当更收兵击之,世充大败,斩其骁将费青奴,士卒战溺死者千馀人。世充屡与密战,不胜,越王侗遣使劳之,世充诉以兵少,数战疲弊;侗以兵七万益之。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九月,密破宇文化及还,其劲卒良马多死,士卒疲病。世充欲乘其弊击之,恐人心不壹,乃诈称左军卫士张永通三梦周公,令宣意于世充,当勒兵相助击贼。乃为周公立庙,每出兵,辄先祈祷。世充令巫宣言周公欲令仆射急讨李密,当有大功,不即兵皆疫死。世充兵多楚人,信妖言,皆请战。世充简练精锐得二万馀人,马二千馀匹,壬子,出师击密,旗幡之上皆书永通字,军容甚盛。癸丑,至偃师,营于通济渠南,作三桥于渠上。密留王伯当守金墉,自引精兵出偃师北,阻邙山以待之。

密将如黎阳,或曰:"杀翟让之际,徐世勣几死,今失利而就之,安可保乎!"时王伯当弃金墉保河阳,密自虎牢归之,引诸将共议。密欲南阻河,北守太行,东连黎阳,以图进取。诸将皆曰:"今兵新失利,众心危惧,若更停留,恐叛亡不日而尽。又人情不愿,难以成功。"密曰:"孤所恃者众也,众既不愿,孤道穷矣。"欲自刎以谢众。伯当抱密号绝,众皆悲泣,密复曰:"诸君幸不相弃,当共归关中;密身虽无功,诸君必保富贵。"府掾柳燮曰:"明公与唐公同族,兼有畴昔之好;虽不陪起兵,然阻东都,断隋归路,使唐公不战而据长安,此亦公之功也。"众咸曰:"然。"密又谓王伯当曰:"将军室家重大,岂复与孤俱行哉!"伯当曰:"昔萧何尽帅子弟以从汉王,伯当恨不兄弟俱从,岂以公今日失利遂轻去就乎!纵身分原野,亦所甘心!"左右莫不感激,从密入关者凡二万人。于是密之将帅、州县多降于隋。

十一月,李密骄贵日久,又自负归国之功,朝廷待之不副本望,郁郁不乐。尝遇大朝会,密为光禄卿,当进食,深以为耻;退,以告左武卫大将军王伯当。伯当心亦怏怏,因谓密曰:"天下事在公度内耳。今东海公在黎阳,襄阳公在罗口,河南兵马,屈指可计,岂得久如此也!"密大喜,乃献策于上曰:"臣虚蒙荣宠,安坐京师,曾无报效;山东之众皆臣故时麾下,请往收而抚之。凭藉国威,取王世充如拾地芥耳!"上闻密故将士多不附世充,亦欲遣密往收之。群臣多谏曰:"李密狡猾好反,今遣之,如投鱼于泉,放虎于山,必不返矣!"上曰:"帝王自有天命,非小子所能取。借使叛去,如以蒿箭射蒿中耳!今使二贼交斗,吾可以坐收其弊。"辛未,遣密诣山东,收其馀众之未下者。密请与贾闰甫偕行,上许之,命密及闰甫同升御榻,赐食,传饮卮酒曰:"吾三人同饮是酒,以明同心;善建功名,以副朕意。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有人确执不欲弟行,朕推赤心于弟,非他人所能间也。"密、闰甫再拜受命。上又以王伯当为密副而遣之。

十二月,密至稠桑,得敕,谓贾闰甫曰:"敕遣我去,无故复召我还,天子向云,'有人确执不许',此谮行矣。吾今若还,无复生理,不若破桃林县,收其兵粮,北走渡河。比信达熊州,吾已远矣。苟得至黎阳,大事必成。公意如何?"闰甫曰:"主上待明公甚厚;况国家姓名,著在图谶,天下终当一统。明公既已委质,复生异图,任瑰、史万宝据熊、穀二州,此事朝举,彼兵夕至,虽克桃林,兵岂暇集,一称叛逆,谁复容人!为明公计,不若且应朝命,以明元无异心,自然浸润不行;更欲出就山东,徐思其便可也。"密怒曰:"唐使吾与绛、灌同列,何以堪之!且谶文之应,彼我所共。今不杀我,听使东行,足明王者不死;纵使唐遂定关中,山东终为我有。天与不取,乃欲束手投人!公,吾之心腹,何意如是!若不同心,当斩而后行!"闰甫泣曰:"明公虽云应谶,近察天人,稍已相违。今海内分崩,人思自擅,强者为雄;明公奔亡甫尔,谁相听受!且自翟让受戮之后,人皆谓明公弃恩忘本,今日谁肯复以所有之兵束手委公乎!彼必虑公见夺,逆相拒抗,一朝失势,岂有容足之地哉!自非荷恩殊厚者,讵能深言不讳乎!愿明公熟思之,但恐大福不再。苟明公有所措身,闰甫亦何辞就戮!"密大怒,挥刃欲击之;王伯当等固请,乃释之。闰甫奔熊州。伯当亦止密,以为未可,密不从。伯当乃曰:"义士之志,不以存亡易心。公必不听,伯当与公同死耳,然终恐无益也。"

右翊卫将军史万宝镇熊州,谓行军总管盛彦师曰:"李密,骁贼也,又辅以王伯当,今决策而叛,殆不可当也。"彦师笑曰:"请以数千之众邀之,必枭其首。"万宝曰:"公以何策能尔?"彦师曰:"兵法尚诈,不可为公言之。"即帅众逾熊耳山南,据要道,令弓弩夹路乘高,刀楯伏于溪谷,令之曰:"俟贼半渡,一时俱发。"或问曰:"闻李密欲向洛州,而公入山,何也?"彦师曰:"密声言向洛,实欲出人不意,走襄城,就张善相耳。若贼入谷口,我自后追之,山路险隘,无所施力,一夫殿后,必不能制。今吾先得入谷,擒之必矣。"

李密既渡陕,以为馀不足虑,遂拥众徐行,果逾山南出。彦师击之,密众首尾断绝,不得相救。遂斩密及伯当,俱传首长安。

人际关系

编辑
兄:王要汉

影视形象

编辑
1987年香港电视剧《大运河》何贵林饰演王伯当

1996年大陆电视剧《隋唐演义》 刘家成 饰演王伯当

2000年大陆电视剧《乱世桃花》张群饰演王伯当

2001年大陆电视剧《程咬金》承森饰演王伯当

2003年大陆电视剧《隋唐英雄传》卓凡饰演王伯当

2006年大陆电视剧《开创盛世》郭常辉饰演王伯当

2012年大陆电视剧《隋唐英雄》陈昌旷 饰演王伯当

2013年大陆电视剧《隋唐演义》张昊翔饰演王伯当

影视作品中的王伯当

2017年大陆电视剧 《天下长安》白海涛饰演王伯当

人物评价

编辑
王伯当选择以忠义待人,完美的诠释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壮烈与忠贞。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总是以成败论英雄,由于李密的失败,王伯当也被连累的不显于史,被史家刻画的很是不堪,认为其识人不明却忠贞不二乃愚忠也,缺乏识时务为俊杰的意识,缺少永远跟着强者走的觉悟。以至于王伯当的老家人也深以为耻,提及唐朝内黄俊杰多以魏征代表。

直到明朝时,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变。明朝嘉靖年间编修的《内黄县志》,称赞隋唐英雄王伯当为内黄忠义之冠、义薄云天。其中记载“伯当初从翟让,所谓众人畜(欺负、压迫)我众人报之耳。其后尽心于李密,可谓不以存亡易虑矣。然既从密归关中密封邢国公,伯当亦爵为左武卫将军,则固唐之臣也。稠桑之举,天命人事,明知无成,而反复党叛,骈首诛锄,岂忠志之士所为哉?为传失其伦矣,今改编杂记之内,亦不没其遗事焉尔。”从上文中可以看出,王伯当的内黄老乡也对他这种“义薄云天”的行为持有异议,视为不可为而为之。所以不愿意为王伯当这样有名的人单独立传,认为那样有失伦常,最后只好把他编入杂记之内,以免后人忘掉他的往事。

王伯当死后葬于何处,史书无相关记载。但在王伯当的故乡潭头村西南半里曾建有王伯当墓,1955年农业合作化前墓冢犹存,1958年大跃进时期,生产队为改良盐碱地,墓冢才被破坏。据当时的社员说,出土的墓志记载:“潭头村乃伯当故里也”。又据该村老人回忆,围村寨门曾嵌牌匾“伯当故里”。由此可见,王伯当故里为内黄县马上乡潭头村当是不争的事实,“勇三郎”王伯当不愧为内黄史上忠义之人。

下一篇 朱粲

上一篇 裴仁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