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琯 编辑

唐朝大臣

崔琯(?~845),字从律,博陵安平人,唐朝大臣,同州刺史崔颋长子,宰相崔珙胞兄,“崔氏八龙”之长。出身博陵崔氏第二房。贞元十八年(802),进士擢第,又制策登科,后历任要职。会昌年间,官至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书、兴元尹,充山南西道节度使,以弟崔珙被贬之故罢归东都,会昌五年(845)去世,追赠尚书左仆射。

基本信息

编辑

本名:崔琯

字:从律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博陵安平(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

逝世日期:845年

主要成就:官至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书、兴元尹,充山南西道节度使

人物生平

编辑
崔琯,崔颋长子。贞元十八年(802),崔琯进士擢第,又制策登科,释褐进入诸侯府任职,后入朝担任尚书郎。唐文宗太和初年,多次升迁任给事中,奉命到幽州宣令抚慰,符合天子旨意。不久兴元兵作乱,杀害节度使李绛,朝廷命令崔琯前往褒中平乱,三军寂然从命。出使结束还朝,改任工部侍郎。

太和四年(830)冬,拜为京兆尹。

太和五年(831)四月,改任尚书右丞。时任宰相宋申锡被宦官诬陷,将被处以极刑,当时无人敢为其申辩。崔琯和大理卿王正雅坚决要求将此事交付外司,由执法部门一同审理,天下推重他的贤德。

太和六年(832)十二月,出任江陵尹、御史大夫、荆南节度使。

太和八年(834),入朝担任兵部侍郎,转任吏部侍郎,代行处理左丞事务。

开成二年(837),实拜左丞。当时弟弟崔珙担任京兆尹,兄弟二人都位居显列。后以本官暂代兵部西铨、吏部东铨事务。

开成三年(838),任检校户部尚书、判东都尚书省事务、东都留守、东畿汝都防御等使。后朝廷以吏部尚书一职征之,但崔琯推辞有病不去赴任。

唐武宗会昌年间,升任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书、兴元尹,充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后因弟弟崔珙罢相贬官,崔琯也离开藩镇回到东都。会昌五年(845),崔琯去世,朝廷下诏说:

“孔氏以颜、冉之行,首于四科;汉代以荀、陈之门,方之‘八凯’。乃睠时哲,得兹令名,用举饰终之恩,以抒歼良之叹。故山南西道节度使崔琯,诚明履正,粹密邻几,有子政之精忠,得公绰之不欲。礼乐二事,以为身文;仁义五常,自成家范。往以茂器,列于大僚。属贤相受诬,庙堂议法,由长孺之道,以估正人;微京兆之言,岂闻非罪?既是魏其之直,益彰王凤之邪。庄色于朝,群公耸视;谠词不挠,淑问攸归。历践名藩,皆留遗爱。居常慎独,清则畏知。爰自青衿,迄于白首,厉翼之志,始终不渝。未陟台阶,实辜公论;追荣左相,式示优崇。可赠尚书左仆射。”崔琯性格端方耿介,有才器风度,时人都觉得他应该做宰相,但最终没能到相位,因此都为之叹息。

崔琯和七个弟弟都位列要职,人们因此把他们和东汉时期的颍川荀氏家族相提并论,也把他们称为“八龙”。

主要成就

编辑
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书、兴元尹,卒赠尚书左仆射。

史料记载

编辑
《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七·列传第一百二十七》,附于崔珙的列传中。

《新唐书·卷一百八十二·列传第一百七》,附于崔珙的列传之后。

亲属成员

编辑

祖父

崔懿

父亲

崔颋,贞元初年进士登第,官至同州刺史。

弟弟

崔珙,唐朝宰相。

崔瑨,历任三郡刺史,卒于任上。

崔璪,官至刑部尚书。

崔玙,字朗士,官至兵部侍郎、河中节度使,封博陵子,食邑五百户。

崔球,字叔休,官至尚书郎。

人物评价

编辑
刘昫《旧唐书》:故山南西道节度使崔琯,诚明履正,粹密邻几,有子政之精忠,得公绰之不欲。礼乐二事,以为身文;仁义五常,自成家范。往以茂器,列于大僚······庄色于朝,群公耸视;谠词不挠,淑问攸归。历践名藩,皆留遗爱。居常慎独,清则畏知。爰自青衿,迄于白首,厉翼之志,始终不渝。

欧阳修《新唐书》:琯行方介,有器蕴。

下一篇 崔瑨

上一篇 崔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