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 编辑

词语

汶上汶上

汶上,汉语词语,拼音是wèn shàng,意思是汶水之北,出处《论语·雍也》。

目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汶上

拼音:wèn shàng

释义:汶水之北

出处:《论语·雍也》

解释

编辑
1、汶水之北。泛指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之地。后以“汶上”指归隐之地。

2、汶上县。即今山东省济宁市辖县。金贞元元年(1153年)更名汶阳县。金泰和八年(1208年),改汶阳县为汶上县,因汶水得名。属东平府。元属东平路。明属兖州府东平州。清属兖州府。1914年属济宁道,1925年属兖济道,1928年直属省。

出处

编辑
《论语·雍也》:“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何晏集解:“去之汶水上,欲北如齐。”

杨伯峻注:“桂馥《札朴》云:‘水以阳为北,凡言某水上者,皆谓水北。’”

三国·魏·应璩《与从弟君苗君胄书》:“营宅滨洛,困於嚣尘;思乐汶上,发於寤寐。”

唐·杜甫《奉寄高常侍》诗:“汶上相逢年颇多,飞腾无那故人何。”

宋·曾巩《贺熙宁四年明堂礼毕大赦表》:“臣心系北辰,身縻东土。永怀故事,难求汶上之图;独运清尘,方叹《周南》之滞。”

下一篇 罗国

上一篇 永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