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献之 编辑
刘献之,博陵饶阳(今河北省饶阳县)人。北魏大儒。
家贫好学,博览群书,受业于渤海程玄。推崇儒学,精选弟子,主讲《五经》大义,时人号称“儒宗”。孝文帝时,授典内校书,拒绝征召。撰有《三礼大义》、《毛诗序议》、《三传略例》等。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博陵饶阳
本名:刘献之
性别:男
时人有从刘献之学习者,刘献之辄谓之曰:“人之立身,虽百行殊途,准之四科,要以德行为首。君若能入孝出悌,忠信仁让,不待出户,天下自知。傥不能然,虽复下帷针股,蹑屩从师,正可博闻多识,不过为土龙乞雨,眩惑将来,其于立身之道有何益乎?孔门之徒,初亦未悟,见旱鱼之叹,方归而养亲。嗟乎先达,何自觉之晚也!束脩不易,受之亦难,敢布心腹,子其图之。”由是四方学者莫不高其行义而希造其门。
刘献之善《春秋》、《毛诗》,每讲《左氏》,尽隐公八年便止,云义例己了,不复须解。由是,弟子不能究竟其说。后本郡举孝廉,非其好也,逼遗之,乃应命。至京,称疾而还。高祖元宏巡幸中山,诏征典内校书,刘献之喟然叹曰:“吾不如庄周散木远矣!一之谓甚,其可再乎。”固以疾辞。当时,中山张吾贵与刘献之齐名,海内皆曰儒宗。刘吾贵每一讲唱,门徒千数,其行业可称者寡。献之著录,数百而已,皆经通之士。于是,有识者辨其优劣。魏承丧乱之后,《五经》大义虽有师说,而海内诸生多有疑滞,咸决于刘献之。六艺之文,虽不悉注,然所标宗旨,颇异旧义,撰《三礼大义》四卷,《三传略例》三卷,《注毛诗序义》一卷,今行于世,并《章句疏》三卷。注《涅槃经》,未就而卒。
【译文】
后魏时的刘献之少年时就好学,尤其精通《诗经》、《左传》,博览群书。他见到名家、法家的著作,就合上书讥讽地笑着说:"假如使杨朱、墨翟之流不作这种书,千年之后有谁认为缺少它呢。"刘献之又对自己亲近的朋友说:"我读了屈原的《离骚》之后,认为他本来就是个精神不正常的人,死了一点也不可惜。"当时有人跟他学习,拜他为师,刘献之说:"虽然立身之业有百行各不相同,但是最根本的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这四科中要以德行为首要的。你如果能做到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关怀爱护你的兄弟姐妹、亲朋好友,能够对国家忠诚、为人办事守信誉、谦逊和蔼、礼让待人,不用你走出家门,你的名声就可以远播天下。假如你不能向上面说的那样去做人,虽然你或闭门苦读、或恭恭敬敬地拜师学业,只能做到博览群书、增加你的知识。不过是象堆个土龙乞求上天降雨一样,只是你幻想将来能功成名就。其实这样做对你寻求成就事业之道有什么益处呢?孔子和他的门生们,起初也未悟到这个道理。后来看到吾立子上荐父母下爱兄弟的行为,这才回到家里效仿吾立子去孝敬父母、抚养兄弟的啊。天那!象孔老夫子和他的门生这样贤达的圣人,怎么在立身的道理上也觉悟得这么晚呢?"由此,四面八方的学者都慕名来拜刘献之为师。刘献之对前来拜他为师的人感叹地说:"在淡泊功名这方面我比庄周老夫子还差得远啦。"坚持辞却来拜他为师的人。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