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陵王入阵曲 编辑
兰陵王入阵曲也叫大面,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歌舞戏。起源于北齐,盛于唐代。是为歌颂兰陵王的战功和美德而做的男子独舞。舞者表现兰陵王“指麾击刺”的英姿。东传日本,现今的日本雅乐中也有《兰陵王入阵曲》。
1986年,河北省邯郸市兰陵王墓文物人员通过日本专家找回此曲,使其重归故里。1992年9月6日,也就是该曲问世1428年后,在邯郸市组织下,日本奈良大学教授笠置侃一等人率领的雅乐团在磁县兰陵王墓前供奉演出了此曲。
中文名:兰陵王入阵曲
别名:大面、代面
创作年代:源于北齐,盛于唐代
备注:1986年,邯郸市文物人员找回此曲
兰陵王入阵曲(日本历史记载图)
《北齐书·卷十一·列传三》中记载:“突厥入晋阳,长恭尽力击之。邙山之战,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兰陵王入阵曲》是歌颂高肃英勇善战的一支综合表演型的舞曲,产生于河清三年(公元564年)。北齐重镇洛阳被北周十万大军围困,齐武成帝急诏各路大军去解洛阳之围,在三军突破周军围城打援的第一道防线后,高肃亲率五百名精骑, 乘胜冲入周军重围,直抵金墉城下。守城齐兵军心大振,内外夹攻,溃重围、败周军,解了洛阳之围。为歌颂兰陵王,将士们集体创作了《兰陵王入阵曲》,伴有吟唱和简单戏剧表演,风格悲壮浑厚,古朴悠扬,属于军队武乐,是中古文艺代表性作品之一。后传入民间,流传广泛。南宋时期又演变为乐府曲牌名,称之《兰陵王慢》,有越调和大石调之分。用越调演唱时,分三段,二十四拍,毛开在《樵隐笔录》里说“至末段,声犹激越”,还有“遗声”可寻。而大石调演唱的《兰陵王慢》,则分前后段,十六拍。按王灼《碧鸡漫志》说法,已经“殊非旧曲”了。
随着中日文化交流和佛教东传,唐朝时日本遣唐使将《兰陵王入阵曲》等传入日本。公元749年,奈良王朝女皇高野姬天皇诏令舞蹈名家尾张滨主在宫中表演后,此舞在日本民间流传更广了。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